316例RhD阴性献血者Del血清学检测分析
2013-08-12林杰陈荣仓温州市中心血站浙江温州325001
林杰 陈荣仓(1.温州市中心血站,浙江 温州 325001)
Rh血型系统是除ABO血型系统外最复杂、最重要的血型系统,其Rh抗原与自身免疫性溶血病有关,同时它的不相容还能够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HDN)[1]。Del表型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是1种变异的极弱RhD阳性血型。Del表型红细胞会引起Rh阴性受血者产生抗-D,继而引起严重的后果。为提高临床安全输血,减少输血反应,正确检定RhD阴性,我们随机抽取316名已确认为RhD阴性献血者采用血清学方法检测Del,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采取整体抽样的原则,随机收集温州地区2004年1月~2009年5月的165041名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重复献血者只收集1次,4℃保存。随机选择其中316名确认为RhD阴性献血者的血液标本(已排除弱D型)。
1.2 仪器和试剂 细胞洗涤离心机(KA-2200,日本KUBOTA公司生产),开口浴槽循环器(MB-19,优莱博北京公司生产)。IgG 抗-D血清、IgM 抗-D、C、c、E、e血清和多抗球蛋白试剂均为上海血液生物医药公司产品;2个不同厂家的IgG+IgM的抗-D血清分别为法国Diagast公司和德国Biotest公司产品;聚乙二醇(PEG)试剂为长春博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乙醚为常熟市杨园化工有限公司生产;5%“0”型RhD阳性(阴性)红细胞悬液(本室自配)。
1.3 Del检测 用乙醚放散法检测Del,吸收放散方法参见文献[2]:1)将RhD阴性的压积红细胞与IgG抗-D血清等量混合,37℃水浴1~2h(期间摇匀1~2次),并用生理盐水充分洗涤,彻底去除未与细胞结合的抗-D血清。2)制备成的压积红细胞加入生理盐水和乙醚(体积比为1∶1∶2),颠倒混匀,离心,取红色放散液。3)放散液、标准5%“O”型RhD阳性红细胞和PEG按2∶1∶4的比例混合,做IAT试验,同时用5%“O”型RhD阴性红细胞做阴性对照,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有凝集者判为Del型。
1.4 Rh因子筛选[2]采用单克隆的 IgM 抗-c、c、E和 e血清试管法进行筛选,凝集者为阳性,不凝集者为阴性。按试剂说明书操作,用单克隆的IgM 类抗-C、c、E和e血清,盐水试管法检测Rh抗原。
2 结果
2.1 RhD阴性献血者中检测出Del表型情况 从316名确认RhD阴性献血者中检测出71例Del型,占RhD阴性献血者的 22.47%,其表现型主要以 Ccee(81.69%)和 CCee(14.08%)为主,其余为 CcEe(1.41%)、ccEe(1.41%)和ccee(1.41%)(表1)。
2.2 温州和其他地区Del型分布的比较[3~6]重庆地区Del型检出的百分率最高,其次为长春、海南、香港、温州、云南、日本。通过χ2检验,将其他各地区与温州进行比较,可见长春、重庆、日本3地P<0.05,与温州地区Del型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2)。
表1 RhD阴性献血者中检测出Del表型情况
表2 温州和其他地区Del分布的比较
3 讨论
Rh血型系统中最重要的抗原有5种,分别是:C、c、D、E、e抗原。其中以D抗原的免疫原性最为强烈。D放散型(Del)是自1984年被日本学者Okubo等[7]在RhD阴性献血者中发现以来逐渐受到人们重视的弱D抗原。这种非常弱的RhD抗原无法用敏感的间接抗球蛋白试验检出,而只能通过吸收放散试验才可检测出来。通常对经盐水法和IAT确认为RhD阴性者,都未再进一步检测。虽然Del是弱D抗原,并只能用吸收放散方法才能检测出来,但与其他D抗原一样具有免疫原性,如果将这些弱D抗原的血液输给RhD阴性患者,便会产生免疫应答,再次输血将会导致输血反应或可能引起新生儿溶血病。
我们从316名确认RhD阴性献血者中检测出71例Del型,占 RhD阴性献血者的 22.47%,检出比率与长春(43.02%)、重庆(62.67%)、日本(10.23%)比较有明显的不同(表2),说明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有作者用PCR-RRP方法分析76名常规血清学RhD阴性的汉族献血者RHD基因,结果表明基因存在多态性,提示中国汉族RhD阴性特征有多种遗传机制,特别是RhCC和RhCc的个体中广泛存在RHD基因[8],与本文的结果相符。检测的316名献血者中,含C基因的有117名(表1),吸收放散试验阳性的69名,占58.97%。
对Del的研究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指导临床输血,它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温州地区Del检出率不低,让我们不得不对Rh阴性血液的输注引起重视。在临床输血试验中,经盐水法和IAT确认为RhD阴性者很有必要进行Del检测,只要检出Del,一定要作为RhD阳性血液,这样才能保证RhD阴性受血者的输血安全。
[1]邵超鹏.RHD研究进展和中国人RHD研究现状分析.中国输血杂志,2003,16(5):354.
[2]刘达庄.免疫血液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社,2002:194-231.
[3]叶健中,林向萍,蔡于旭,等.海南地区RhD阴性个体RhD基因研究.中国输血杂志,2005,18(2):97-100.
[4]蔡玲君,丁 权,陈文仙,等.云南地区RhD阴性个体RhD基因研究.中国输血杂志,2006,19(6):452-453.
[5]于晓丽,刘玉洁,门小菲,等.长春地区献血者RH Del血清学检测.中国实验诊断学,2008,12(10):1310-1311.
[6]肖瑞抑,林武存,曾杰,等.献血者Rh(D)阴性DEL表型调查研究.重庆医学,2007,36(24):2473-2474.
[7]Okubo Y,Yamaguchi H,Tomita T,et al.A D variant,Del.Transfusion,1984,24(6):542-546.
[8]邹望远,郭曲练.Rh血型与输血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2004,27(5):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