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赏读札记 悲情篇
2013-08-10文/李
文/李
作者系文史学者
1936年1月19日,陈季略写信给五女戊双,述说最近“有极不快意者二事”:一是长婿方遥(德公)病故;二是“翁松禅浮爽横额忽然失去”(指翁同 ,字松禅,书写有“浮爽”二字横额),但“究竟失去与否尚在待考中,不若德公之不可复生也,伤哉!”此前,戊双还接到了母亲庄曜孚的来信,也述说了方遥病逝给自己和丈夫陈季略带来的伤痛:“方处之事出得太快了,我先忙了数日,……我真不曾受伤,因一切看一个空字,还可帮帮他们,否则病倒累人累己,于心也不安。想到难受即念佛。唯父(先还瞒了半天)与老婆婆一样,我反要劝他!”看来,这位老岳母比老岳父对方德公病逝要想得开多了。
陈季略对长婿病逝,为什么如此悲痛?原来,方陈两家本是亲戚。方遥才貌双全,与陈季略是年轻时代的好友。方比陈小三岁,比陈妻庄曜孚小两岁。在方遥28岁时,其妻病故。方为此悲痛至极。有一天,陈季略为了宽慰好友,就劝他说,你年纪轻轻的,要才有才,要貌有貌,还怕讨不到个好老婆?我女儿是年岁太小,不然我就会把她嫁给你!陈出此言,主要是为安慰好友,而方遥却牢牢地把这话记在了心里。三年后,陈的长女陈鸿已长成十六七岁的大姑娘。方德公就写信给陈季略,旧事重提。陈季略见信,却已不记得三年前说过的话了,便向妻子求证。庄曜孚毫不迟疑地说,你当时确有此言!于是,很快成就了方遥和陈鸿的美满婚姻。
方遥(1872—1936),字德公,早年随父去广东从事教育工作,后由他创立了“随宦学堂”,并自任总监(即校长)兼教数学。据称“广东之有高等学堂乃自斯人始”。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最早打造的大型社区“方庄”,其用地就曾是方家几辈人经营起来的庄园和祖茔。上世纪20年代,清末民初女画家庄曜孚,即方遥的岳母,曾在方家庄园里多日对花写生,在女婿的悉心照顾服侍下,创作了上百幅花卉作品。
方陈伉俪婚后生活幸福美满,育有二男三女。除次子早夭外,几位子女都继承了父亲的聪明才智和对事业的忠诚执著。长子方俊(1904—1998)是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大地测量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球测绘研究所所长。长女方菁(1909—2007),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一直在上海联华电影公司等从事电影美术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在人民美术出版社从事年画、宣传画创作和编辑工作,并有美术专著出版。次女方 毕业于清华大学,读书时就是一名思想活跃的进步学生。解放后一直在外交部门工作,是一位出色的女外交工作者。三女方烨,现今已是九十三岁的耄耋老人,但身体健朗,精神矍铄,思维敏捷,是对我国航空事业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这一切都说明,陈季略庄曜孚夫妇对爱婿的病逝,表现得那么沉痛,是很有情由并完全是发自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