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艳梅 书写自己的精彩

2013-08-10

北京观察 2013年8期
关键词:党派主委管理学

文/本刊记者 张 涛

其实徐艳梅的梦想本是成为一名作家的,以至于高考的时候,所有志愿都报了中文系,但命运弄人,她的文学梦最终没能实现,却机缘巧合地与管理学产生了联系。

如果不是我之前看过徐艳梅的简历,我不会相信她已经年近五十了。她看起来很年轻,清秀的面庞上,一双乌黑闪亮的眼睛流露出智慧和儒雅。她的嘴角始终挂着灿烂的笑,而这种笑容则像磁场一样吸引着我。我与她虽属初见,但我坚信,在她的身上一定有着与众不同之处。

徐艳梅的管理学情缘

徐艳梅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你打开百度,搜索她名字的时候,会轻易地找到各种关于她主讲管理学课程的信息。她的课件,更是超越了学校的范围,被广大的管理学学子和企业管理者奉为至宝。然而,人们或许不会想到,这样一位大名鼎鼎的徐老师原本对管理学竟也没有什么兴趣。

其实徐艳梅的梦想本是成为一名作家的,以至于高考的时候,所有志愿都报了中文系,甚至不惜报到了遥远的兰州。但命运弄人,她的文学梦最终没能实现,却机缘巧合地与管理学产生了联系。

“说来或许你都不信,我刚开始学管理那会儿别提多不喜欢了,上课一直是老师在上边讲课,我在底下偷偷看别的书,上了四年都没找到感觉,现在回头想想,大学那些年真是没学到什么东西。”一位教管理学的老师竟会这样评价她的大学生活,的确很让我出乎意料。

有人将命运比作一个拿着放大镜的坏小孩,我以为对于徐艳梅来说,这句话颇为贴切。毕业的时候,徐艳梅偏对教师情有独钟,在到企业、到机关与留学校做教师之间,徐艳梅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做教师,且态度坚定,一连三个志愿,全部是教师。

八十年代中期的中国,改革初启,百废待兴,管理学领域正是引进、消化、吸收的时期,管理实践也是以经验为主。如何快速实现由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变?是他们那一批人面临的共同课题。

毕业之后,学校没有将刚毕业的徐艳梅直接派去授课,而是将她派去企业挂职,做了一名厂长助理,让她从实践中体味管理学的奥义。事实证明,这次挂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机,徐艳梅对管理学的兴趣也由此被诱发出来。

“在当厂长助理的这一年里,由于具体接触到了管理学的应用,我对管理学的兴趣也在不知不觉中被激发了出来。可是我也发现,我懂的实在太少了。于是在挂职的一年中,我除了在企业工作的时间外,剩下时间就去北京图书大厦阅读文献。这一年的学习和实践使我对管理学的认识上升了一个高度,这种认识是我先前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的。”徐艳梅解释说。

也许是职业秉赋使然,相较于具体的管理活动,徐艳梅更感兴趣的依然是管理现象背后的机理和逻辑,一年挂职工作结束后,徐艳梅便快速恢复到管理学理论的研究和探索之中,并且兴趣越来越浓烈。

八十年代,西方管理理论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企业文化管理,1986年,该理念渐入中国。初识此词,文学情节深藏于心的徐艳梅即刻兴奋不已。企业文化?物质、效益、刚性的企业,可以与文化相关联?为什么经过传统管理、科学管理、现代管理等一系列发展阶段后,美国会于八十年代进入企业文化管理阶段?一系列思考和问题将徐艳梅重新带入管理学的理论框架和逻辑体系之中,在由企业文化而引发的对管理学理论的前掘后探中,理论的精妙日益强烈地吸引着徐艳梅,至此,管理学的兴趣之门被隆重开启并一发不止。

有了明确的研究方向,一系列工作便自然地开展起来了。此时,企业文化在国内还是新鲜事物,但徐艳梅已经上路有一段时间了。她开始撰写论文,发表见解,总结中国近现代企业的历史和优秀企业的文化,一系列著名的老字号企业的店训、理念、文化被梳理出来。同时,她与中国社科院的几位专家一起,联合当时的一家民营研究机构,编辑出版了一份对开版的《企业文化学报》,每月一期,她亲自做记者、做编辑、甚至做版式设计……国内企业文化研究领域的学者,大多了解这份报纸在推进中国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发展建设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1988年,她撰写出版了《企业文化——管理之魂》一书,这是国内企业文化的早期学术作品。从学生时代开始涉足管理学,到为人师后教育的学生遍及天下。可以说,如今的徐艳梅与管理学感情已经颇为深厚了。在她看来,管理学更像是她的一位挚友,几十年来一直陪伴着她,与她共同成长。许多年中,她先后编写、翻译了《合营企业稳定性与寿命周期》、《企业仿生学》、《组织生态变迁研究》、《健康高碑店》、《日美企业经营比较》等多部著作,并在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同时,依据管理理论和管理原则,她在教学、行政和党派工作中践行管理实践,效果显著。她的人生已经与管理学紧密连在一起,分也分不开了。

彰显党派的力量

除去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老师与北京市政协委员的身份之外,徐艳梅还有另外一重身份——民建朝阳区委主委。这项工作虽然属于兼职,但做起来同样并不轻松,但好在徐艳梅天性开朗,易于与人相处,因此许多年来,徐艳梅主持下的党派工作也是有声有色。

“我的前任是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王永庆,他在党政机关工作多年,行政能力和主持工作能力都很强,主持党派工作更是驾轻就熟。而我来自高校,各方面都很欠缺,所以他卸任之后,我独自带队,压力还是相当大的。”徐艳梅如是说。

的确,民建朝阳区委会一千三百余人,且来自各行各业,性格各异,要把这样许多人聚拢在一起,使他们各显神通,朝着一个方向使劲,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多年来,徐艳梅一直本着边干边学习的态度认真地履行主委职责,她一面积极学习前任的经验,一面总结自己的工作,几年做下来,逐渐也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徐艳梅认为,做好主委一定要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凝聚力。对于会员中个性很强的人,要尽量安抚,让其服从大局,对于低调的人,也要把他们的工作成绩看在眼里,不能让老实人吃亏。要让所有人发挥所长,在这个大的集体中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这几年党派工作做下来,我总结最重要的就是客观公正,不能带有个人情感去处理问题,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去评判事物的好坏。正因为我力求这样做,所以做主委这些年,也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和帮助,各项活动才能有秩序地开展。”徐艳梅谦虚地说。

据了解,自徐艳梅接任主委以来,民建朝阳区委员会组织了许多有影响力的活动,体现出了民建党派的界别优势,彰显了党派工作的活力。

“记得国家出台《劳动合同法》之初,社会反响强烈。由于考虑到这部法律的出台将影响到企业用工与企业效益,进而影响企业人员的流动及社会诸多方面,于是我们就组织了一次论坛,邀请国家商务、司法部门的有关领导,企业高管和我们党派成员中从事法律工作的专业人员,专门就这部法律的解释进行研讨,现场气氛活跃,效果显著。类似的活动我们是没有经费支持的,全凭自己组织,非常不容易,但每一次都异常成功,这些活动不单将民建界别的优势很好地体现了出来,也极大地增加了会员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徐艳梅举例说。

李开复曾说,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然而对于徐艳梅而言,最难的问题则是无法真正地顾及自己。我问起过徐艳梅今年有什么规划,徐艳梅先是一怔,随即努力思索了半天,才缓缓地说道:“去年党派刚刚换届,正急需建章立制,梳理工作,组织活动。学校这边除了给学生上课之外还有两个大课题需要完成,去日本做三个月的高访项目要挤出时间,再有政协这边的调研也要参加。对了,今年还要指导两个在国外的博士生(德国一个、荷兰一个)完成研究项目,指导两个在国内的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要答辩,我还得多费点心思……”她说了许多,只是这许多的计划中,偏偏漏掉了她自己。

在采访的过程中,徐艳梅说得最多的话就是道歉,她总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的采访对象,不像其他人那样拥有丰富的经历和精彩的故事可以拿来宣传。但我觉得,这丝毫不影响她人格魅力的光辉。许多年中,她已经用忘我的工作、认真的态度和坦荡的为人书写出了她自己的精彩,难道不是吗?

猜你喜欢

党派主委管理学
党派之争与颜之推的历史书写
科研仪器平台管理现状与建议——基于管理学理论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党派我来的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大乱斗
履行职责当好“四员”
视频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案例教学中的应用
诗人结社与党派分流
三大特别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