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非金融投资演化规律研究

2013-08-06姚萌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4期
关键词:非金融住户金融资产

姚萌

(兰州商学院 统计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我国非金融投资演化规律研究

姚萌

(兰州商学院 统计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本文利用我国1992年至2008年资金流量核算资料,探讨我国非金融投资的演化规律,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发现我国非金融投资的发展方向.

资金流量;非金融投资;演化规律

1 引言

我国资金流量核算[1]主要用于描述经济总体和其机构部门的收入分配、储蓄、非金融投资和金融投资情况.它把我国所有常住单位构成的总体称为经济总体,把经济总体划分为四个国内机构部门,分别称为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机构部门、政府部门和住户部门.其中非金融企业部门由不从事金融媒介活动的所有常住法人企业组成,金融机构部门由从事金融媒介活动的所有常住法人单位组成,政府部门由各种类型具备法人资格的常住行政单位和非盈利性事业单位组成,住户部门主要由常住居民住户组成.它还把所有与我国发生经济往来的非常住单位放在一起,称作国外部门.

本文利用我国1992年至2008年的资金流量核算资料,对我国非金融投资的演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

2 非金融投资概述[2]

资本交易就是非金融的积累交易,包括资本筹集和非金融投资两个方面.“资本筹集”旨在为各种积累活动提供资金来源,而“非金融投资”则是对筹集到的资金的一种运用.从资本运用的角度看,资本交易就是各种非金融投资,包括“资本形成”和“其他非金融投资(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净获得)”,其中,资本形成是主要部分,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存货变动以及贵重物品净获得.

2.1 固定资本形成

“固定资本形成”是指核算期内通过经济交易在固定资产上发生的积累.“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等于生产者在核算期内获得的固定资产价值减处置的固定资产价值,再加上生产活动实现的非生产资产价值的某些增加部分.

2.2 存货变动

存货变动所反映的只是存货资产的获得与处置的差额,也即由于核算期内的各种经济交易所引起的存货资产的净增加值(流量),它并不是存货资产在期初、期末之间的全部变动差额(因为这一变动差额还受到其他非交易因素的影响).

2.3 贵重物品净获得

贵重物品,是指作为价值贮藏手段而获得和持有的资产,它既非用于生产也非用于消费.获得的贵重物品价值减去处置的贵重物品价值,就是贵重物品净获得.

以上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变动与贵重物品净获得三者之和,就是“资本形成总额”,减去固定资本消耗就得到“资本形成净额”.

2.4 土地和其他非生产资产的净购买

2.4.1 土地净购买.土地的净购买即土地获得与处置之差额.从国民经济总体来看,购买土地的总额必然等于出售土地的总额,土地的净购买恒为零. 2.4.2其他非生产资产的净购买.这里的其他非生产资产主要包括原煤、石油、天然气、金属和非金属矿藏等各种地下资源,以及专利权和商誉等无形非生产资产.其他非生产资产的净购买也即获得与处置的差额.

以上的资本形成总额与土地和其他非生产资产的净购买两者之和,就是完整的“非金融总投资”,减去固定资本消耗就得到“非金融净投资”.

3 非金融投资实证分析

根据1992年至2008年资金流量表中相关数据[3],可以将我国非金融投资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进行研究,并发现其演化规律:

第一阶段(1992年—1996年):该阶段的非金融投资由资本形成总额、其他非金融资产净获得以及统计误差构成,由于受资料来源方面的限制,到目前为止,我国资金流量表中关于其他非金融资产净获得一项还是个空白,即均为0,从而我们只能假定本阶段非金融投资=资本形成总额-统计误差.

第二阶段(1997年—2003年):该阶段的非金融投资由资本形成总额、其他非金融资产净获得以及统计误差构成,其中资本形成总额由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构成,由于受资料来源方面的限制,到目前为止,我国资金流量表中关于其他非金融资产净获得一项仍是个空白,即均为0,从而我们只能假定本阶段非金融投资=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统计误差.

第三阶段(2004年—2008年):该阶段的非金融投资由资本形成总额和其他非金融资产净获得构成,其中资本形成总额由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构成,其他非金融资产净获得不全为0,由于资料来源方面的原因,该阶段均忽略统计误差,从而我们只能假定本阶段非金融投资=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其他非金融资产净获得.

现将1992年至2008年的非金融投资总和表示如下:

图1 1992年—2008年非金融投资总和演化规律

从图1可以看出,1992年至1996年,非金融投资总和逐年平稳递增,1997年至2003年呈现平稳逐步上升的趋势,而2004年至2008年,上升趋势幅度明显.从而将该数据分成三段进行讨论是合理的,下面将从这三个阶段来讨论我国非金融投资的演化规律.

3.1 第一阶段(1992年—1996年)

图2 1992年—1996年非金融投资演化规律

从上图可以看出,非金融企业部门的非金融投资逐渐增加,从7615.8亿元增加至22571.28亿元;金融机构部门由于受统计误差的影响较大,其非金融投资没有明显的趋势,但其资本形成总额呈现出明显的递增趋势,从42.57亿元增加至181.12亿元;政府部门的非金融投资在前四年中基本保持稳定,在1996年中出现较大的增幅,但其资本形成总额呈现出明显的递增趋势,从595.98亿元增加至1851.49亿元;住户部门的非金融投资逐渐增加,从1339.37亿元增加至3388.26亿元;国外部门中,资本形成总额均为0,故此时非金融投资均取决于统计误差,从而不存在明显的趋势特征.考虑到上述五个机构部门,总的来说,非金融投资数目逐渐增加,从10410.51亿元增加到26421.44亿元.

3.2 第二阶段(1997年—2003年)

对于资本形成总额来说:

图3 1997年—2003年资本形成总额演化规律

从图3可以看出,非金融企业部门的资本形成总额逐渐增加,其中前四年增幅较小,从21458.47亿元增加至24315.77亿元,后三年增幅较大,从28064.38亿元增加至36980.04亿元;金融机构部门的资本形成总额在前四年呈现出逐年递减的趋势,而后两年又呈现出较大的递增趋势,最终大幅度减少;政府部门的资本形成总额逐渐增加,从2324.56亿元增加至6775.9亿元;住户部门的资本形成总额逐渐增加,其中前四年增幅较小,从4479.09亿元增加至4903.36亿元,后三年增幅较大,从5560.67亿元增加至7727.7亿元;根据上面四个机构部门的资本形成总额数目,可以得出国内合计的资本形成总额仍然是逐年递增,其中前四年增幅较小,从28457.63亿元增加至32499.84亿元,后三年增幅较大,从37460.8亿元增加至51554.7亿元;国外部门中,资本形成总额均为0.考虑到国内和国外两方面,资本形成总额数目逐渐增加,从28457.6亿元增加到51554.7亿元.

图4 1997年—2003年非金融投资演化规律

2000年以后,我国GDP、进口额、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及外商直接投资额较之前都有大幅度的增加,从而导致2000年以后我国资本形成总额大幅增加.

对于非金融投资来说:

从图4可以看出,非金融企业部门的非金融投资逐年增加,其中前四年增幅较小,从21046.23亿元增加至23195.01亿元,后三年增幅较大,从26086.9亿元增加至35681.89亿元;金融机构部门的非金融投资从1997年-537.49亿元增加到1999年的1442.77亿元,2000年下降到461.38亿元,在2001年又增加到2674.92亿元,达到最大值,之后又大幅下降,直至2003年减少到-56.57亿元;政府部门的非金融投资前三年逐年增加,在2000年出现大幅下降,之后又大幅增加,直至2003年达到最大值6079.13亿元;住户部门的非金融投资在前三年逐年小幅度减少,在2000年直线增加,并达到最大值6749.37亿元,之后两年又逐年下降,于2003年再次增加,达到5280.31亿元;根据上面四个机构部门的非金融投资数目,可以得出国内合计的非金融投资数目仍然是逐年递增,其中前四年增幅较小,从27515.79亿元增加至32494.82亿元,后三年增幅较大,从36063.04亿元增加至51554.7亿元;国外部门中,非金融投资仅受统计误差的影响,其变化规律不显著.考虑到国内和国外两方面,非金融投资数目逐渐增加,从28026亿元增加到51786.9亿元.

3.3 第三阶段(2004年—2008年)

此阶段的资本形成总额均可分成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两部分,故可分开讨论以观察其变动规律.

对于资本形成总额来说:

图5 2004年—2008年资本形成总额演化规律

从图5可以看出,非金融企业部门的资本形成总额逐渐增加,从47269.37亿元逐渐增加到95647.70亿元;金融机构部门的资本形成总额在前三年基本保持稳定,而后两年呈现出较大幅度递增趋势,最终达到180.69亿元;政府部门的资本形成总额逐渐增加,前四年增幅较稳定,最后一年大幅度增加,达到最大值15064.77亿元;住户部门的资本形成总额前两年逐渐增加,从13583亿元增加至17367.59亿元,而后有一个较小幅度的下降,继而又大幅增加,从16397.1亿元增加至27432.04亿元;根据上面四个机构部门的资本形成总额数目,可以得出国内合计的资本形成总额仍然是逐年递增,从69168.37亿元增加至138325.2亿元;国外部门中,资本形成总额均为0.考虑到国内和国外两方面,资本形成总额数目逐渐增加,从69168.37亿元增加至138325.2亿元.

对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来说:

图6 2004年—2008年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演化规律

从图6可以看出,非金融企业部门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逐渐增加,从43638.397亿元逐渐增加到88272.21亿元;对于金融机构部门来说,其存货增加均为0,此时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等于资本形成总额,即在前三年基本保持稳定,而后两年呈现出较大幅度递增趋势,最终达到180.67亿元;政府部门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逐渐增加,前四年增幅较稳定,最后一年大幅度增加,达到最大值14713.13亿元;住户部门的资本形成总额前两年逐渐增加,从13163.3亿元增加至17021.37亿元,而后有一个较小幅度的下降,而后又大幅增加,从15956.64亿元增加至24918.39亿元;根据上面四个机构部门的资本形成总额数目,可以得出国内合计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仍然是逐年递增,从65117.7亿元增加至128084.4亿元;国外部门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均为0.考虑到国内和国外两方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数目逐渐增加,从65117.7亿元增加至128084.4亿元.

对于存货增加来说:

图7 2004年—2008年存货增加演化规律

从图7可以看出,非金融企业部门的存货增加额先呈现小幅度的下降,之后逐年增加,从2995.28亿元逐渐增加到7375.49亿元;对于金融机构部门来说,其存货增加均为0;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其存货增加额在前四年中均为0,最后一年也即2008年为351.64亿元;住户部门的存货增加额先呈现小幅度的下降,之后逐年增加,从346.22亿元逐渐增加到2513.65亿元;根据上面四个机构部门的存货增加额,可以得出国内合计的存货增加额先呈现小幅度的下降,之后逐年增加,从3341.5亿元逐渐增加到10240.78亿元;国外部门中,存货增加额均为0.考虑到国内和国外两方面,存货增加额先呈现小幅度的下降,之后逐年增加,从3341.5亿元逐渐增加到10240.78亿元.

对于其他非金融资产净获得来说:

图8 2004年—2008年其他非金融资产净获得演化规律

从图8可以看出,非金融企业部门的其他非金融资产净获得于2004年为0,其后三年逐年增加,从5883.82亿元逐渐增加到12216.72亿元,最后又下降至7685.10亿元;对于金融机构部门来说,其他非金融资产净获得均为0;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其他非金融资产净获得在前两年中均为0,之后三年依次为-6111.14亿元、-9242.56亿元和-3611..5亿元;住户部门的其他非金融资产净获得在前两年中均为0,之后三年依次递减,从-1966.5亿元逐渐减为-4073.15亿元;根据上面四个机构部门的其他非金融资产净获得,可以得出国内合计的其他非金融资产净获得于2005年为5883.82亿元,其余四年均为0;国外部门中,其他非金融资产净获得均为0.考虑到国内和国外两方面,其他非金融资产净获得于2005年为5883.82亿元,其余四年均为0.

对于非金融投资来说:

图9 2004年—2008年非金融投资演化规律

从图9可以看出,非金融企业部门的非金融投资逐年增加,从47269.37亿元逐渐增加到103332.81亿元;金融机构部门的非金融投资在前三年基本保持稳定,而后两年呈现出较大幅度递增趋势,最终达到180.67亿元;政府部门的非金融投资前两年逐渐增加,而后两年持续减少,最后一年大幅度增加,达到最大值11452.82亿元;住户部门的非金融投资前两年逐渐增加,从13583亿元增加至17367.59亿元,而后有一个较小幅度的下降,继而又大幅增加,从14430.6亿元增加至23358.89亿元;根据上面四个机构部门的非金融投资数,可以得出国内合计的非金融投资呈逐年递增的规律,从69168.37亿元增加至138325.2亿元;国外部门中,非金融投资均为0.考虑到国内和国外两方面,非金融投资逐年增加,从69168.37亿元增加至138325.2亿元.

4 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知,我国非金融投资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为了保持这种趋势,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4.1 加强政府支持力度,从而使资本形成总额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进而非金融投资得到大幅增加.这便要求政府要大力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对盈利性良好的优势行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其快速成长.

4.2 加大对外经济发展,扩大进口,从而使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快速增加,进而使得非金融投资大幅增加.

4.3 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着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调整需求结构的关键在扩大内需,而扩大内需的根本在扩大消费.

〔1〕许宪春.中国资金流量分析[J].金融研究,2002 (09):18-33.

〔2〕杨灿,周国富.国民经济核算教程(国民经济统计学)[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198-203.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2008.82-225.

F 832.3

A

1673-260X(2013)02-0044-04

猜你喜欢

非金融住户金融资产
前10 个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0.3%
顶层住户的无奈——渗漏篇
简单的高招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住户调查样本轮换工作的通知
今年前2个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71.8%
论金融资产转移的相关问题探析
国家金融体系差异与海外金融资产投资组合选择
非金融专业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以呼伦贝尔学院为例
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几点思考
射频感应电子门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