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文课堂遍开“美”之花

2013-07-29李雪

新课程学习·中 2013年5期
关键词:人性美阿长山海经

李雪

最近在和另一位老师交流时,这位老师告诉我,她在上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她让学生想象自己的父亲什么时候最让自己感动,有一位平时表现还不错、家境也挺好的学生站起来说,他觉得他父亲拿钱给他花的时候最让他感动。此话一出,语惊四座,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这位同学和父亲相处就没有比父亲给他钱花更让他印象深刻、感動的事吗?对此这位老师感到愤怒,更多的是一种悲哀。我看到她生气的样子,不由想到前几天布置的一篇作文《这一刻我感到很幸福》,许多孩子写自己遇到困难时,别人给予自己帮助,让自己感到幸福,没有一个孩子写自己去帮助别人,为别人付出而感到幸福。我不由地想:对于这些孩子而言,得到是一种幸福,难道给予不是一种幸福吗?这些孩子怎么了,越来越没有人情味了。

我们平时上课时想的是如何在课堂上讲授更多的知识,让学生学习更多的文本阅读分析技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是否应该想象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的感情更加丰富,让他们的内心更加充实,让他们的人格更健全。我认为语文课堂不应该仅仅是一个教授知识的地方,更应该是一个丰富内心、塑造灵魂的地方。

其实,在我们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章,流露出人性之美、人情之美。我们在语文课堂中应该抓住这些美点,让学生去品味、去感受这些美。

例如,在学习《散步》这篇课文时,讲到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中年人身上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不仅要赡养老人,还要抚养子女时,可以让学生想象,他们的父母也是人到中年,是不是也肩负着同样的责任?由此引导他们要懂得父母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要体谅父母,多为他们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语文课堂还应该有“善”之“美”。人性是向善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可以不利己的,是可以相互扶持的。例如,《老王》一课,作者杨绛与老王之间的交往就是不带任何功利性质的。作者杨绛对老王的关心和帮助是出自于“善”,而老王对作者的回报则是对“善心”“善行”的回应。我们在分析作者与老王交往时的几件事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与老王的地位悬殊,却能平等地对待老王,对他的帮助是建立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那么,我们在给予别人帮助时也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给予对方足够的尊重,而不应该是一副高高在上施舍的样子,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通过这节课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善”——相互扶持是一种善,平等待人是一种善。语文课堂中一篇篇课文的讲解,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人性中的“善”,让他们的心灵受到洗礼。

语文课堂中处处有“美”可寻,文字的美、语言的美自然是语文课上的美点,人情的美又何尝不是美呢?很多选入语文课本的文章都有浓浓的人情美,在课堂上我们要把学生带入这种美中。像鲁迅先生写的《阿长与〈山海经〉》中,目不识丁的阿长仅凭着迅哥儿说过一次,甚至连书名都没弄清楚,弄成了《三哼经》,读到这个细节时,可以让学生试想一下阿长买《山海经》时的场景,想想她所遇到的困难,想想是什么力量让她克服了这些困难,给她的迅哥儿买了他梦寐以求的《山海经》。在学生进行思考后,会明白是爱的力量让她做到这一切的。这是一位平凡而质朴的保姆对她所带孩子的爱。这种爱是人性美的一部分,也是这种爱才使这个看上去举止粗鲁,又没文化的女人变得十分可亲、可爱起来。当学生理解到这种爱以后,也会深受感动,也会受到一次熏陶。

涓涓细流能汇成大海,如果我们能利用好每一堂课,让学生去领会课文中的人性美、人情美,他们情感会更丰富、内心会更充实,这样的充满“美”的语文课也会更吸引人。

(作者单位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一中俊波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人性美阿长山海经
高铁阿长过生日
山海经里说了什么
山海经夫诸
浅谈《项脊轩志》的人性美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案例
《云中记》的人性美与灾难文学的美学意蕴
阿长买《山海经》
人性美的“价值”最大化
论三毛作品中的人性美
怪力乱神才是《山海经》的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