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越鞠汤加减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气滞痰阻型糖耐量减低75例

2013-07-28杜秋霞

中国药业 2013年4期
关键词:糖耐量波糖阿卡

杜秋霞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乔司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 杭州 311101)

糖耐量受损阶段即糖尿病患者由从糖耐量正常(NGT)到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状态[1]。出现 IGT 的患者发生糖尿病的几率显著增高,并发大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较NGT者显著增加。近年来,药物防治 IGT,减少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已成为预防心血管疾病病死率的重要措施。笔者应用越鞠汤加减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气滞痰阻型糖耐量减低患者,取得了较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IGT患者146例,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与国际糖尿病联盟(IDF)诊断标准。空腹血糖均为 6.1~7.0 mmol/L,均给予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干预1个月后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或试验后2 h后血糖依然在 7.8~11.1 mmol/L水平。临床表现均为少腹胀痛,胁肋胀满疼痛,善太息,痰浊郁阻,或痰白胃脘满闷;咽部异物感,女性伴有乳房胀痛、月经不调。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气滞痰阻型糖耐量减低者。均排除继发性血糖升高,心、肝、肾脏器质性疾病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妊娠、哺乳期妇女。其中男 75 例,女 69 例;年龄 20~47 岁,平均(34.6±3.5)岁。随机分成治疗组44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病程、病情、性别、年龄等各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50 mg/次,3次/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越鞠汤,组方为香附(醋制)15 g,焦神曲15 g,栀子(炒制)15 g,白芨 30 g,川芎(炒制)15 g,白术(炒制)15 g,延胡索(醋制)20 g,炒白芍 15 g,乌贼骨 20 g,川楝子 15 g,甘草 10 g,大枣3枚,生姜3片。肝胆气郁重者,重用方中川芎、香附;湿阻中焦重者,重用方中苍术、神曲;肝胆湿热者,加黄芩、黄连。每日1剂,煎煮两次浓缩至500 mL,1日4次,每次服125 mL。服药期间忌酒、辛、辣、生冷以及质硬难消化的食物。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 2 h血糖、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餐后2 h胰岛素(P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腰臀比(WHR)、体质量指数(BMI)等指标。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组别比较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见表1和表2。

3 讨论

IGT是糖尿病发生发展的中间状态,是指患者的血糖值介于正常人与糖尿病者之间,存在着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的缺陷。IGT阶段可通过高血糖毒性作用继续损伤胰岛β细胞,最终发展为糖尿病。IGT阶段属于一个可逆阶段,是人体糖代谢紊乱的代偿阶段[2-3]。IGT患者早筛查、早预防、早治疗,可延缓向糖尿病的转变,甚至逆转为正常。一旦转化为糖尿病,预示患者的胰岛细胞有了进一步损害,疾病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4],防止IGT发展为糖尿病,使其恢复到正常糖耐量,是糖尿病防治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表1 两组治疗后 FPG,FINS,2 hPG,PINS,TC,TG水平比较(mmol/L,)

表1 两组治疗后 FPG,FINS,2 hPG,PINS,TC,TG水平比较(mmol/L,)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5。下表同。

组别治疗组(n=44)对照组(n=40)FPG 6.1 ±0.3*6.9 ±0.3 FINS 10.0 ±6.4*16.5 ±8.22 hPG 7.5 ± 0.8*10.2 ±1.1 PINS 56.5 ± 15.3*84.2 ± 13.5 TC 5.4 ±0.6*6.8 ±0.8 TG 1.1 ± 0.3*1.8 ± 0.4

表2 两组治疗后 IRI,ISI,WHR,BMI水平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后 IRI,ISI,WHR,BMI水平比较()

组别治疗组(n=44)对照组(n=40)IRI 1.21 ± 0.73*2.49 ± 0.93 ISI 3.32 ± 0.62*4.65 ± 0.34 WHR 0.663 ± 0.032*0.884 ± 0.015 BMI 23.35 ± 5.32*26.24 ± 4.15

中医理论认为,糖尿病其病因起于肺、肾、脾,并与肝相关。清代《医学真传》云:“消症生于厥阴下而上火,风火相煽,故生消渴诸症。”《灵枢·本脏》述:“肝脆则善病消瘅。”糖尿病为长期消耗性疾病,故长期疾病过程会导致患者情志抑郁,大怒或后天失调均可伤肝,致肝气郁滞,久治不愈,久病人络,久病必瘀,瘀则不通,疼痛难忍,而生气滞。同时,糖尿病患者脾气失调,表现为脾阴虚[5],而脾虚也会导致痰瘀内阻和津液代谢失调,是导致糖耐量减低病变发生的主要机制。糖耐量减低患者体内的痰瘀内阻程度影响了糖脂的正常代谢。

对糖耐量异常患者进行西药干预疗效显著。阿卡波糖可使糖耐量减低者向临床糖尿病转变的风险降低[6-7]。阿卡波糖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餐后游离脂肪酸和残留样颗粒胆固醇水平,其改善血脂作用独立于所取得的血糖控制。阿卡波糖调节脂代谢的能力,可降低患者的总体用药负担[8]。但是其在临床应用时,有轻度胃肠道反应,甚至会导致肝肾功能的损害。越鞠汤源自于《丹溪心法》,具有行气解郁功效,治气、痰、血、火、湿、食诸郁。越鞠汤方中,柴白术具有健脾益气之功,燥湿健脾,以治湿郁;香附行气解郁,以治气郁;川芎、川楝子、延胡索疏肝解郁,理气并和行血,气血双解,从而肝气得舒,减轻气滞;白芍、甘草养肝祛痰,鸡内金助气血生化,乌贼骨止血、制酸,川楝子活血、利气、止痛;栀子清热除烦,加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共助疏肝解郁祛痰之效。

本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越鞠汤加减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气滞痰阻型糖耐量减低,可以舒肝解郁,缓解气滞,健脾解郁,促进气血运气,养肝祛痰,从而达到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正常的代谢功能,避免胰岛损害,而减缓糖尿病的进程。与单独应用阿卡波糖相比较,联用越鞠汤效果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1]陈弼沧,吴秋英.糖耐量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中药干预研究进展[J].甘肃中医,2006,19(1):7.

[2]Pimentel GD,Portero- McLellan KC,Oliveira EP,et al.Long- term nutrition education reduces several risk factors for type diabetes mellitus in Brazilians with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J].Nutr Res, 2010, 30(3):186-190.

[3]陈 超,叶镇鹏,谢日文,等.参芪降糖胶囊在糖耐量低减人群向2型糖尿病发展中的干预作用[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16(1):58.

[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1.

[5]陈家鑫,戚振红.对气阴两虚型糖耐量低减患者干预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2(11):845 -846.

[6]孙 晔.益气养阴补肾法治疗糖耐量减低40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5,19(6):567 - 568.

[7]刘 琳,张 凯.阿卡波糖对糖耐量减低人群干预治疗的临床观察[J].天津药学,2012,24(1):22 - 24.

[8]吴道爱,王长江,王 春,等.2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谢异常的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09,18(12):1286 -1287.

猜你喜欢

糖耐量波糖阿卡
对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实施产科门诊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山脉是怎样形成的?
CT冠状动脉造影在不同糖耐量冠心病病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阿卡波糖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其溶出度测定*
阿卡波糖用药的五个注意事项
冬天来了!
大自然的一年四季
发喜糖
糖尿康颗粒对糖尿病模型大小鼠血糖的影响
阿卡波糖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