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心理干预在中重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3-07-26叶小兰
叶小兰 叶 雯 杨 芳
叶小兰:女,本科,护师
烧伤对患者来说是一种突发的躯体创伤,在其愈合过程中经历的痛苦体验、瘢痕所致的毁容和功能障碍等各种问题,均可引起烧伤患者明显的心理应激障碍,同时也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冲击和精神创伤。有研究显示[1],烧伤治疗的成功与否和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密切关系,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我院通过制定心理干预路径、阶段性对烧伤患者开展心理干预,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10年6月~2012年5月期间入住我院烧伤科的216 例烧伤患者,入选标准: (1) 临床诊断为中重度烧伤。(2)年龄18~65 岁。(3) 有基本阅读和理解力、视力、听力正常、意识清醒。(4) 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既往有痴呆或精神疾病史。其中男124 例,女92 例。年龄4~65岁。根据黎鏊烧伤学烧伤严重程度分类标准分类[2]: 中度101 例,重度76 例,特重度39 例。将216 例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及对照组各108 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抑郁状况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具有可比性。
2 方 法
对照组由护理人员进行常规的心理护理,干预组由心理干预小组根据阶段性心理干预路径针对性开展心理干预。
2.1 成立心理干预指导小组 心理干预指导小组由6 名具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护师组成,其中组长1 名,组员5 名。组员负责收集资料、评估心理状态、初拟和实施干预措施,组长负责审核干预措施是否合理,并制定切实可行的个性化的干预计划。
2.2 制定阶段性心理干预路径(表1)
表1 阶段性心理干预路径表
2.3 干预措施
2.3.1 加强心理支持,降低心理应激反应 烧伤作为一种突发性的、不可预测的意外事件,是一种很强烈的心理应激。烧伤合并有气道损伤时需要进行气管切开,患者无法表述,加上隔离、肢体活动障碍、疼痛更加重了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因此,在烧伤早期,心理干预指导小组成员主要采取支持性的心理护理,运用专业理论知识,指导患者采用放松技术及宣泄技术,减轻患者因应激而引起的负性情绪和生理反应。对患者的过激行为表示理解,进行适度地劝说与安慰,个性化地进行心理疏导,有效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2.3.2 通过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患者树立积极治疗的态度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需求和情绪,如对烧伤治疗效果的疑虑、担心瘢痕带来容貌的改变、肢体功能等,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其情绪反应,帮助患者找出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及不合理信念。向患者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ABC 理论[3],帮助患者明确其不合理信念,共同探讨这些不合理信念与不良情绪之间的关系,使患者领悟到情绪问题是由于不合理信念造成的,认识到是信念引起了情绪及行为反应,而不是烧伤的本身。帮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转变思维方式,进而纠正或放弃这些不合理信念,并代之以合理的观念,缓解或消除其不良情绪开始,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3.3 充分运用社会支持系统,促进患者功能康复 社会支持是个体来自社会各方面包括家庭、社会等所给予的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援。有效的社会支持能增强个体耐受、应付和摆脱紧张处境的能力,对应激起缓冲作用,对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有重要意义。心理干预指导小组通过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正面引导,安排患者家属、朋友及时探访,鼓励家属多倾听患者的诉说,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同时给患者家属讲解疾病知识,让他们共同参与心理干预过程,从而提高家庭、社会整体支持水平。
2.4 评价指标
2.4.1 自评抑郁、焦虑量表(SDS,SAS) 两个量表分别由20 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设1~4 级评分,时间范围在最近1周内,患者自行评定,自评结束后,把20 个项目分数相加,得到总分,总分乘以1.25 得到标准分。总分低于50 分为正常,50~60 分为轻度,61~70 分为中度,70 分以上为重度。
2.4.2 生活质量评定表 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 I274) 是生活质量的综合性问卷,共有74 个条目,分为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4 个维度,每个维度又含4 个或5 个因子,共有20 个因子、74 个条目,每个因子包括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两类,每个因子的主观指标以累计得分计分,因子最高分为20 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2.4.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及住院45 d 时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评分。
2.5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用SPSS 13.0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重复测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3 结 果(表2)
表2 两组患者入院时、住院45 d SAS,SDS 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
表2 两组患者入院时、住院45 d SAS,SDS 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
组别例数 SAS 评分入院时 住院45 d SDS 评分入院时 住院45 d生活质量评分入院时 住院45 d 108 64.21 ±8.11 59.21 ±6.02 61.20 ±8.16 51.24 ±对照组干预组6.86 151.47 ±17.18 218.30 ±21.50 108 65.63 ±8.05 47.84 ±9.98 62.69 ±8.35 43.12 ±7.46 148.12 ±15.36 241.20 ±24.30
表2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入科时SAS、SDS 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住院45 d 时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但干预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均P <0.05。
4 讨 论
4.1 阶段性心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烧伤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烧伤给患者带来精神和肉体的刺激,使患者产生的焦虑、抑郁症状是持久存在的。直接伤害、治疗代价、严重畸形、费用消耗、功能障碍等,对患者、家庭、社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和负担,患者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4]。阶段性心干预通过心理咨询师有效的介入,针对不同时期心理干预的重点,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降低心理应激反应,帮助患者全面提高适应能力,调整好心理状态,能够减轻和减少患者的焦虑、抑郁以及其他心理生理应激反应的发生[5],帮助患者建立合理信念,树立积极的治疗态度。
4.2 阶段性心理干预可提高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 烧伤患者的康复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配合。在阶段性心理干预中通过心理干预指导小组全面评估收集资料,掌握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及社会支持力度,及时评估患者的社会支持利用情况及其变化,有效地调动社会支持,明显地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改善负性心理[6],使患者摆脱无助、绝望、悲观等不良情绪,使患者能够积极面对现实,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7],有规律地进行功能锻炼,保证康复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入院时与入院后45 d观察结果分析发现,心理干预有利于烧伤患者提高对疾病的接受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4.3 心理咨询师专业指导是保证心理干预有效的前提 心理干预是一项专业的技术,必须由经过统一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的护理人员进行,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本研究通过成立心理干预指导小组,根据心理干预的步骤、方法,运用专业的心理干预理论和措施,达到降低中重度烧伤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心理咨询师专业指导是保证心理干预有效的前提。
[1] 赵晓燕.严重烧伤患者心理应激的循证护理[J].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5) :2738 -2739.
[2] 黎 鳌主编. 黎鳌烧伤学[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2 -14.
[3] 陆 明.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与实践[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20(6) :118 -120.
[4] 何小莺.烧伤患者出院前心理压力源、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调查[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8) :25 -27.
[5] 刘 静.心理干预对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前焦虑及术后疼痛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9) :134 -135.
[6] 曾春容,冉启蓉,常 涛,等.心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术前焦虑的疗效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8) :78 -80.
[7] 付英秀,米爱芬.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5) :109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