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二维码在农产品溯源中的应用研究
2013-07-18古银花
◇古银花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同时,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手机二维码的广泛应用成为必然,手机二维码农产品溯源系统的建立将带动全民食品监督,优化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环境。
二、手机二维码概述
1.手机二维码的定义
手机二维码是二维码技术在手机上的应用,就是将手机需要访问、使用的信息编码到二维码中,利用手机的摄像头来识读。
手机二维码可以印刷在报纸、杂志、广告等多种载体上,用户只要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或输入二维码下面的号码、关键字即可实现快速手机一键上网。具有运用成本低、技术门槛低、应用范围广、信息量大的特点。
2.手机二维码的应用模式
手机二维码的应用模式有两种,即条形码识读方式及条形码被读方式。
条形码识读方式,消费者利用内建二维条形码解读软件的手机,将印刷在商品包装、营销型录、旅游手册等平面刊物上的二维条形码拍下来,再通过网络传回二维条形码平台,即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
条形码被读方式,消费者可以通过有上网兼照相功能的手机,订购票券并完成付费后,由店家平台直接呼叫二维条形码平台,经二维条形码平台验证后,将发送一个可供认证的二维条形码图文件,以多媒体简讯(MMS)方式传送到消费者手机上,消费者只要将手机上的二维条形码提供给该店家验票即可完成消费程序。
3.手机二维码的应用现状
手机二维码已成为很多国家(地区)民众日常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日本东京,便利店、地铁等地,随处都可以看见黑白方格的二维码。在韩国和中国台湾,手机条码也随处可见。在我国,支持二维码技术的移动终端,也已经成为市场主流,手机二维码的应用拥有广阔的前景。
三、农产品溯源特性
农产品从产地到消费者通常需要经历生产、加工、运输、分销、零售等众多流通环节。农产品质量溯源是识别农产品来自何方、经过哪些环节、送往何处及其质量信息能够被追踪和回溯的能力。
由于农产品形式多种多样,农产品加工环节组合复杂,导致了农产品流通环节的多样化。农产品流通环节的诸多不确定性为农产品质量溯源系统的研发与推广带来了困难。
四、手机二维码在农产品溯源中的应用
1.手机二维码溯源原理
手机二维码如个人身份证一样,具有唯一性,一品一码,产品的唯一二维码关联该产品的后台数据。根据农产品的“身份证”,及时将产品生产追溯到源头。
被称之为“身份证”的是一张印有二维码和信息溯源码的标签贴纸,类似于商品的条形码。只要用智能手机对着这些农产品包装上的条形码拍照,就可以了解到该产品的产品名称、种植标准、种植日期、采收日期等基本信息。甚至还可以进一步了解产品的虫害记录、田间作业等情况,真正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监控,提高监管效率和能力,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2.手机二维码溯源的优势
当前智能手机应用越来越普及,使用手机即可通过移动网络,随时随地对产品质量认证信息进行准确查询,方便快捷。消费者可以及时核对产品信息并反馈,帮助政府、企业做好信息防伪,促进有效沟通。同时,手机二维码信息性强,查询范围广,交互及时,应用便利,而且其码型信息量更大、识别局限更小、可识别率更高。
3.手机二维码在农产品溯源中的应用
手机二维码技术可以帮助消费者快速、准确地了解到自己需要的产品信息,在国际上是一项成熟的溯源及防伪技术。消费者只需手机扫码或发短信,即可随时随地查询产品有关信息及企业信息。
手机二维码的农产品溯源系统要满足对产地、生产加工、储运、手机终端等各个环节进行溯源管理的功能需求。既可以为农产品的生产商提供商品溯源信息、物流管理资料的存储,又可以为监管部门所用,成为职能部门行使监管职权、交换监管信息的重要平台,同时,还可以为数以亿计的智能手机用户提供与商品一一对应的二维码溯源服务,使普通消费者使用自己的手机能准确获取产品各种信息。
五、结束语
据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其中手机网民达到3.88亿。随着4G 时代的到来,带摄像头的手机越来越普及,手机通信的速度越来越快,手机二维码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同时,随着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越来越强,基于手机二维码技术的农产品溯源系统必将为广大消费者所认可。
[1]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条码技术与应用[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7.
[2]王理斌,陈福,迟晓玲,孙涛.手机二维码在食品溯源中的应用[J].应用科学,2010(21):88-89.
[3]刘俊华,王岩峰,姜平,程昌秀.以企业为最小责任主体的农产品溯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农业网络信息,2009(6):9-12.
[4]马懿,林靖,李晨,谢宗庭,邱希斌.国内外农产品溯源系统研究现状综述[J].科技资讯,2011(27):158.
[5]侯春生,夏宁.RFID 技术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3):296-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