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险公司发展养老社区的策略研究

2013-07-13崔浩雄

上海保险 2013年3期
关键词:保险公司养老社区

崔浩雄

自2009 年泰康人寿养老社区投资计划首先获得保监会批准以来,已有多家大型保险公司公布其养生养老社区投资计划(具体见下表)。近日,平安集团又宣布投资170 亿元开发浙江桐乡养生养老综合服务社区。保险资金为何如此热衷养老社区?投资养老社区面临怎样的风险?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

表:保险机构养老社区计划概览

一、保险公司投资养老社区的原因

(一)中国社会老龄化加剧,养老产业是朝阳产业

中国正在迅速进入老龄化社会。据统计,中国现有老年人口已超过1.6 亿,且每年以近800万的速度增加。到2030 年,中国60 岁以上的人口将达到3.1 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20%。到2050 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随着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等需求日益凸显,养老问题日趋严峻,老年人群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需求将迅速增大。

(二)政府放松保险资金运用限制,政策鼓励险资参与养老社区建设

2009 年,保监会出台《险资投资不动产办法》和《险资投资股权办法》,允许保险公司直接投资不动产和企业股权。2011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注重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同年,保监会发布的《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再次明确支持保险资金投资保障房建设和养老项目,进一步降低了保险企业投资养老社区的门槛。

(三)养老社区项目有利于缓解保险资金“长短错配”的压力

长期以来,中国保险业迅速发展,保险公司积聚了大量可投资资产,但大量的保险资金进入了银行存款、国债等短期投资渠道,造成了资产负债期限的不匹配。而养老社区的建设具有投资大、周期长等特点,需要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投资养老社区作为拓展寿险资金运用的重要途径,可以缓解保险资金“长短错配”的压力,解决保险公司资产负债不匹配的问题。

(四)养老社区项目有利于保险公司的稳定经营

商业保险的到期续保问题一直影响着保险公司业务的稳定经营。保险公司可以将保险产品与养老社区服务的会员资格相联系,增加保险产品的吸引力,提高顾客粘性,提升保险公司的议价能力。

(五)养老社区项目有利于拓展寿险产业链,提高保险公司的综合收益

保险公司投资这种将保险、地产、养老产业融合在一起的新型产业,可以将寿险产业链拉长20 到30 年。保险公司不仅可以扩展投资渠道,而且可以通过养老社区建设,向上衔接工程保险,向下衔接医疗保险、护理保险和养老保险,继而带动公司的整体发展,提高公司的综合收益。

二、保险公司投资养老社区的风险

养老社区并非新鲜事物。多年来,社会养老问题一直困扰着政府,保险公司投资养老产业尚处探索阶段,在政策、监管、经营、发展前景等方面仍面临诸多风险,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政府相关政策措施未能细化,险资参与养老社区建设存在诸多障碍

尽管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对险企发展养老地产给予了较大的政策肯定,但政策仍停留在原则阶段。保险公司发展养老地产,获得的政策支持较少。这对目前的保险公司而言是个考验。并且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的政策不够细化,土地政策和金融政策尚不明确,税收政策还需落实,养老社区建设规划标准缺位,社保、医保相关政策壁垒并未完全突破,这些都是保险资金投资养老社区的障碍。

(二)保险市场监管体系尚不健全,保险公司市场行为易触犯法律红线

目前中国保险市场监管体系尚处初级阶段,险企面对大量的市场空白和管理盲点,选择“野蛮生长”不足为奇。如按照“险企不得直接从事房地产开发建设,投资不动产的账面余额不高于本公司上季度末总资产10%”的规定,那某保险公司在武汉的“中国健康谷”项目投资便有违规之嫌,而某险企利用消费者对“养老社区”的模糊认识夸大产品功能,则直接触犯了保监会严禁“销售误导”的红线。

(三)养老产业为新兴产业,险企面临人才队伍建设和专业化管理两大考验

保险公司几乎没有养老社区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方面的人才,而且市场上护理人才也奇缺。我国目前持有养老护理资格证书的人员数量仅有3 万人,且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大多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人才素质也较低,不能满足我国至少1000 万名专业老年护理人才的需求。人才队伍建设是摆在保险公司面前的重大难题。

(四)老龄化趋势加剧,但养老地产需求是否会同比例增加尚有待观察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中国自古就以孝道立国,老人居家养老是中国人养老的传统方式,是子女表达孝心的重要途径。“儿孙满堂,其乐融融”是家庭和睦、幸福的标志,而将老年人送入养老社区养老有违中国儒家传统的“孝悌”观念。养老社区是否能为中国人所接受,有待接受市场的考验。

三、保险公司投资养老社区的策

(一)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获取土地、资金、税收等政策优惠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养老的投入必将越来越多,政府承担的压力也越来越重。保险公司进入养老产业,不仅可以缓解政府的资金压力,同时也能带动养老的上下游产业,整合产业链资源,利用市场化的手段提供高效高质的养老产品。但是养老社区项目,投资额大,回收期长,社会性强,必须获得政府的政策支持,这样才能将风险控制在合理水平。保险公司在规划投资阶段,要积极与政府沟通,利用政府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养老社区建设的大好形势,争取土地开发、资金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优惠,降低养老社区建设的投资风险。

(二)加强养老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养老社区建设,必须有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为提高养老服务水平提供人才支撑。一是要扩大人才规模。吸纳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扩大养老社区的从业人员队伍。二是要优化人才结构。吸收一批学历较高、年轻优秀的人才充实到养老服务队伍中来;同时积极与大中专院校及职高等职业培训机构合作,对养老服务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人才素质。三是要完善人才保障机制。提高养老管理和服务人员工资福利待遇,落实养老服务人员社会保险政策,提升服务人员的社会地位和受尊敬程度。四是认真研究制定养老社区服务的专业层次设置的规范,明确岗位设置、人员职责和服务规范。

(三)加强审查监督,控制违规风险

防止公司的“野蛮生长”,除了公平规范的市场秩序,还需要保险公司建立约束机制。一是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各部门相互监督,互相制衡。对于销售部门,保险公司要采取投保风险提示、客户回访、保单信息查询、佣金手续费控制、电话录音、定期排查等方式,建立销售过程和销售品质风险控制机制,有效发现、监控销售中的误导客户、虚假业务等行为,提升业务品质。二是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政策,确保人员的考核、薪酬、奖惩、晋升等人力资源政策与内部控制成效相挂钩。尤其对于销售人员,保险公司应当建立并实施科学统一的销售人员管理制度,规范各渠道销售人员的甄选录用、组织管理、教育培训、业绩考核、佣金和手续费、解约离司等工作。三是提高公司信息化水平,尽可能使各项业务活动信息化、流程化、自动化,减少或消除人为干预和操作失误,为内部控制提供技术保障和系统支持。

(四)扩大保险公司与其他专业服务机构的深度合作

一方面,保险公司要加强与房地产开发商、医院、护理院校的合作,利用相关机构的专业化服务弥补保险公司养老服务能力的不足。如平安的桐乡项目一期由瑞金医院提供社区内部全套医疗体系的建设,而养老公寓由三星生命进行运营管理。另一方面,美国、日本、欧洲、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养老社区管理已经非常成熟,保险公司也可以引进国外成熟企业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国内养老社区。

(五)加强配套保险产品开发,创新公司服务举措

创新是企业永保生机的源泉,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保险公司要以养老社区投资开发为契机,积极探索创新模式,整合集团内部资源,突破产险寿险限制,综合开发出与养老社区项目相适应的保险产品。一是要将养老保险产品与养老地产挂钩,如泰康人寿的“幸福有约终身养老计划”。该计划由泰康人寿的“乐享新生活养老年金保险(分红型)”保险和泰康之家的“入住养老社区确认函”共同组成,将传统的养老保险与现代的养老社区相结合。客户在享有保险利益的同时,还可以享受到由泰康之家提供的保证入住养老社区资格,并且保险合同产生的利益可直接用于支付社区每月的房屋租金和居家费用;另外,泰康还为客户提供了涵盖养老财务规划和养老生活安排的一揽子解决方案。二是要利用养老地产拓展产业链条,向上推出工程保险、医疗保险,向下推出财产保险、意外保险,形成保险产业全产业链的闭环,扩大公司收益。三是要创新公司服务举措,在产品销售、客户维护、保险赔偿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猜你喜欢

保险公司养老社区
扩散风险模型下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之间的最优再保险策略选择博弈
社区大作战
不慎撞死亲生儿 保险公司也应赔
3D打印社区
保险公司中报持股统计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养生不是养老
保险公司预算控制分析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