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同伴互助”的校本研修活动研究

2013-07-05

当代教育科学 2013年8期
关键词:同伴互助教研组研修

●舒 莉

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被普遍认为是校本研修的三大途径。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师在教育教学研究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以教师为主体的互助式校本教研,即“同伴互助”,正在走进学校,与教师的专业发展融为一体。

一、什么是“同伴互助”

《论语·学而》中这样写道:“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喜悦、高兴吗?宋代陈亮的《与吕伯恭正字书》之二中说:“天下事常出于人意料之外,志同道合,便能引其类。”可见,志同道合就是指人们不分男女、不论贫富、不讲强弱,怀着共同的理想,为了共同的事业,朝着共同的目标,携手并肩,以期获得成功,有所成就。

由此,我们可以把“同伴”看作是志同道合的人,有共同的理想与追求,共同的动力,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兴趣爱好。这样的“同伴”在人格、地位上是平等的,能够随时随地进行深度交流,这就是“互助”。

二、目前“同伴互助”出现的问题

从理论上讲,“同伴互助”这种校本研修模式具有互惠性、互补性等优势,但在实际操作时由于各种原因,其结果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乐观。经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来自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被学校以行政命令形式编入不同的“教研组”“备课组”,被动地进行“同伴互助”,教师中存在着诸多不能够相互合作的现象,出现了以下问题:

第一,有的教师缺乏合作意识,不愿意与别人交流,在互助中充当了“配角”“看客”。

第二,缺少领军人物。因为大家水平相差无几,虽然有一定的互助意识,但一直在重复、低效研究,即使找到了问题,也缺少实质性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互助面窄,没有形成科学、系统、有层次性的教师同伴间的互助。

第三,活动组织缺少创新,互助流于形式。很多教师参加教研活动,事先准备好发言稿,互动时有的照本宣科,有的倒背如流,还有的旁若无人,缺少内心的触动、思想的更新,使“互助”变成了“展示”“演戏”。

三、改变目前状况,走向真正的“同伴互助”

(一)给予教师充分的选择自由,提供心理支持

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会有较强的归属感。个人生活中要归属于某个家庭,社会生活中要归属于某个团体。如果“同伴互助”活动组织得好,可以把有共同追求的教师组织在一起,让他们成为活动的参与者、受益者,而不是只充当“看客”,这样能够品尝到合作的快乐,在心理上找到归属感。如果人们在自由的心灵世界里,和许多同自己有共同爱好的人在一起追求喜欢的东西,即使追求不到,过程也是幸福的。这种心理支持是走向真正的“同伴互助”的前提和保障。曾经有学者指出,“同伴互助是一种与评价体系无关的机制。它是由两位或三位及以上的教师在一起共事,并在交流中分享、反馈与提炼他们的教学实践;他们的关系是建立在信任与保密的基础上的,不受到任何干预。在这样安全的环境中,教师互相学习和成长。”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教师可以打破原来的“教研组”“备课组”的所谓行政划分,自由选择,寻找有共同价值取向的人,组成“同伴互助”团队。大家有共同的目标、愿景和责任共担意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成员间的坦诚和互信,围绕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进行研讨。这种研讨可以不拘时间、不拘地点、不拘形式,可随时发生,也可随时结束。比如,互助伙伴在教学的课前、课后发生的高频率教学研讨与经验、资源共享活动,因需而生、有感而发,表现为良好的教研文化特色。

(二)改变发号施令的管理模式,创设宽松的氛围和条件

纵观很多的教研活动,大多由学校领导或骨干教师掌控,出现了“一言堂”,这就违背了“同伴互助”的规律。在“同伴互助”中,教师之间的关系由过去的“单打独斗”转变为“互相合作”。所以,学校应尽量多支持,少命令,因为命令下的选择无效,不考虑教师个人需求的选择无效。

首先,互助伙伴的选择以自愿为原则,学校负责协调,合理调配互助成员,使互助伙伴既有共同的追求,又形成互补,即性格互补、知识结构互补、教育教学经验互补。互助伙伴之间的差异互补,将成为团队的重要学习资源,达到“君子和而不同”的境界,互助学习,共同进步。教师之间形成真正的“伙伴关系”,促使教师在合作的环境中感到轻松自如,具有安全感,从而保证互助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为教师的自主发展创造空间。

其次,互助的方式是平等的。教师在参与互助之前,通过自主选择,已经排除了年龄、教龄、教学经历等方面的差异以及身份、职务等上下级的差别,是一种很纯粹的教研伙伴的关系。只有这样,教师在开展互助活动时,才能真正展开对话,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分享各自的观点和见解,实现互惠互利。

(三)明确“同伴互助”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

任何事情,只有明白了其目的,才能采取有效策略加以实施。教师参加“同伴互助”研修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1.征集、整理、归纳问题

问题从哪里来? 从教学实践中来,来源于课堂表现,来源于学生,来源于教师。我们面向广大教师,征集各种不同的问题,经过集体研讨、提炼、整理、归纳,分类解决。

2.跟进式、案例式研究问题

实践证明,教师对教育的各种看法,教师所接受的各种理论,只有在与教学实践的结合中,特别是在与同伴互助进行实践反思中才能转化为自己的思想。

在研究过程中,同伴可以遵循以“问题解决”为目的的跟进式、案例式研究流程:

通过探究,旨在把教育、教学中发生的真实问题,进行概括、提炼,转化、升华为教师群体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实现同伴互助的集体攻关和智慧共享。

(四)突出“同伴互助”中核心人物的作用

“同伴互助”中的核心人物不一定是教研组长,应是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懂得教育教学规律、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并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带头人。他们对问题有深入研究,能对“同伴互助”研修的实施进行规划和组织,掌握发言权。在这些核心人物的影响、带动下,逐渐培养一批新的“同伴互助”的引领者、组织者,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五)激发教师参与“同伴互助”的内驱力

1.建立“同伴互助”研修的共同愿望。教师互助伙伴们共同制定互助研修计划,共同构筑研修目标和前景,激起他们内在愿望。

2.引发教师参加互助研修的兴趣。“同伴互助”研修要让教师们感觉到乐在其中,通过交流、沟通、学习,提高个人的职业幸福感、成就感和团队自豪感,使互助成为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渠道,而不是负担。

3.为“同伴互助”搭建活动平台

活动既是载体,也是教师互助互动的环节和桥梁。“同伴互助”研修活动应该克服以前教研中存在的教条和死板,引导教师思考自己相对擅长什么,能为其他成员提供怎样的学习机会,发现成员之间的差异,组织教师参加多样的充满激情和活力的互助研修活动。比如,由理论功底好、研究能力强的教师承担专题研究任务,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教学技能强、课堂组织能力强的教师承担公开课任务,呈现研究的基本思路;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开设“经验论坛”活动等。此外,还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开展网上研讨、互动……

《荀子·劝学》中写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就是告诉我们,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人就得到健康成长;而处在污秽环境里,人也会随着污秽环境而变坏。一个人能走多远,就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就看他有什么人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就看他与什么人相伴。这些都告诉我们,人的成长需要同伴互助,需要长者的提携,需要导师的指导,需要朋友的帮助。

“同伴互助”作为校本教研的实施途径之一,已经被更多学校的领导、教师所认同和采用。我们应充分理解“同伴互助”的内涵,科学合理地利用这一研修方式,有效地发挥其作用,以促进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1]黄甫全.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与教师培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朱宁波.校本教研中的教师同伴互助[J].教育科学,2005,(10).

[3]任敏龙,缪华良.如何促使教研组高效运行[J].人民教育,2011,(8).

[4]夏惠贤,杨超.美国中小学教师的同伴互助及对我国教研组活动的启示[J].教育科学,2008,(4).

猜你喜欢

同伴互助教研组研修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英语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课题研究的中小学教研组组织变革研究
同伴互助学习在英语诵读中的应用研究
同伴互助英语课堂观察研究
给中学历史教研组长的五点建议
“同伴互助”学习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探索
江苏省天一中学语文教研组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