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病人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
2013-07-05齐丽莎贾存伟
齐丽莎,贾存伟,谢 峥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目前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脑梗死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之特点。脑梗死为多因素致病,血管内皮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在血栓形成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病人血浆内皮素(ET-1)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8月—2012年9月我院住院治疗的脑梗死病人80例,其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42岁~79岁(56.0岁±13.7岁)。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经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确诊。发病在48 h内入院。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性别、年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对照组为门诊体检的健康人50名,其中男39名,女11名,年龄40岁~71岁(50.0岁±12.6岁),排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
1.2 治疗方法 两组病人均给予抗凝、降脂、调控血糖、血压,必要时脱水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山东菏泽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14d。
1.3 ET-1检测 两组病人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4d后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4mL注入含10%EDTA-Na240μL和抑肽酶100μL,4℃预冷管中,离心分离血浆-20℃保存待测。用特异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放免药盒由北京东亚免疫技术研究所提供。
1.4 NO检测 同样于治疗前和治疗14d后采空腹静脉血3 mL注入含2%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离心管中,离心分离血浆-20℃保存待测。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试剂盒由北京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操作。
1.5 疗效评价标准 按照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卒中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级~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死亡。
1.6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3组ET、NO水平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入院时E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NO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血浆ET含量均有下降,NO均有增高,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详见表1。
表1 3组ET、NO水平比较(x±s)
2.2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 论
ET-1是目前已知最强的内源性血管收缩物质,在脑血流量的调节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脑梗死发生之前,由于各种危险因素的作用,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从而造成血管内皮损伤,促进血管内皮收缩因子的释放。在急性脑梗死的发展过程中,局部ET-1的升高可使缺血区和周围正常区侧支血管产生强烈而持久的收缩,从而进一步加重脑梗死核心区和半暗带的损伤。NO是一种具有复杂生物学效应的活性氮介质,是重要的内源性细胞因子,也是体内一种活性分子,在颅脑损伤中对脑血管及神经细胞有重要作用[2]。NO参与脑血管基础张力的调节,在缺血性脑损伤中起关键作用,其具有扩张血管、增加灌流、抗血栓、抗炎、增加血液纤溶性及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的作用[3]。本研究发现脑梗死病人急性期血浆ET水平升高,NO降低,治疗14d后ET明显下降,而NO升高,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急性期治疗的目的是挽救半暗区濒死的脑细胞,防止梗死区扩大。丹红注射液是由丹参、红花提取液组成的复方制剂。丹参的主要有效成分为脂溶性丹参酮及水溶性酚类物质,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抗凝血,促进纤溶,抑制血小板凝聚,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红花主要含有黄醇酮及其苷类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红花主要有抗凝血作用,能扩张血管,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显著地抑制作用,可提高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并有一定的抗炎及降压作用。动脉粥样硬化为脑血栓形成的病理基础之一,内皮损伤、脂质沉积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内皮损伤可以释放大量内皮素,通过缩血管加重组织缺血、缺氧,形成恶性循环。本研究说明丹红注射液通过修复损伤的内皮细胞,抑制ET-1的释放,促进NO的合成,从而达到扩张血管,改善脑血流量,增强脑供氧,有效治疗急性脑梗死。
[1] 陈清堂.脑卒中病人临床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病学杂志,1996,29(6):381.
[2] 高觉民.一氧化氮在颅脑损伤中作用的探讨[J].江苏医药杂志,2001,27(11):871.
[3] 戴文卓,石静萍,葛剑青,等.厄贝沙坦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浆溶血磷脂酸、内皮素-1和血清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7,20(2):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