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和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2013-07-05刘妮妮刘云宝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年12期
关键词:叶酸半胱氨酸内皮细胞

王 丽,刘妮妮,刘云宝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病例组为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并经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患者156例(至少存在单支血管病变狭窄≥50%),其中男90例,女66例,年龄52岁~80岁(64.3岁±8.6岁)。选择性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使用标准的Judkins技术,至少有两位介入医生分析造影结果,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性和血管病变累及支数(其中最主要的4个主要分支左冠状动脉回旋支、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计为l支,若累及左冠状动脉主干则计为2支)分为单支血管病变组(70例)、双支血管病变组(46例)和多支血管病变组(40例)。所有入选的患者在入院后经过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心电图、胸部X射线、心脏彩超和常规化学检查,排除急性心肌梗死、瓣膜性心脏病、严重的心力衰竭、最近有重大外伤或手术史、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严重肝、肾疾病,近期感染性疾病。正常对照组:经冠状脉动造影检查提示冠状动脉正常者68例,其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56岁~76岁(62.0岁±7.6岁)。

1.2 标本采集和检测方法 所有入选患者均于入院后第2日清晨抽取静脉血10mL。其中5mL置于含EDTA抗凝管中,1 h内离心(3 500r/min,10min),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测定采用济南杏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通过免疫荧光法测定;另外取5mL全血检测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全过程严格按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的检测数据均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各组间的HCY与TC、LDL-C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直线相关分析各参数水平间的相关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冠心病组患者血浆HCY、TC、LDL-C水平明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支血管病变组血浆HCY、TC、LDL-C水平明显高于单支血管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血浆HCY与血脂水平呈正相关。详见表1、表2。

表1 正常对照组和冠心病组HCY、TC、LDL-C比较

表2 冠心病患者不同血管病变组HCY、TC、LDL-C比较

3 讨 论

大量的流行病学、实验及临床证据显示,机体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是CHD的危险因素。HCY是氨基酸半胱氨酸的异种,在旁链部分硫醇基(-SH)前包含一个额外的亚甲基(-CH2-),是蛋氨酸的中间代谢产物。Vrentzos等[1]的研究发现血浆中HCY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有关,随着HCY水平升高,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的数量也增加,且这种相关性独立于其他危险因素(糖尿病除外)。另有研究显示,HCY是女性患心肌梗死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而合并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风险更加增高;HCY也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并可预示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HCY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下列机制有关:①刺激炎症反应的发生。Li等[2]发现HCY能显著增加动脉内皮细胞内氧自由基的水平,导致内皮细胞的损伤,增加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②降低血管内皮细胞的一氧化氮(NO)浓度,NO对血管内血液的流量、流速及血管阻力起调节作用,可使血管平滑肌松弛,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黏附。而研究发现HCY可以直接通过清道夫的作用来降低内皮细胞内的NO浓度[2],降低HCY水平可使血管内皮细胞的NO的浓度升高,从而达到保护血管的作用。③干扰血脂的代谢。从Earnest等[3]研究显示,补充叶酸的人群在6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服用叶酸组中血浆叶酸浓度和HCY下降程度均明显升高,试验组中LDL-C氧化指数显著降低。另据报道,服用叶酸后的入选者采用高脂饮食,但高脂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4]。结果显示摄入叶酸后引起HCY的降低不但降低了血脂的水平,而且还降低了LDL-C的氧化易感性。④影响凝血过程。血液中HCY浓度的升高可引起凝血过程起始阶段的延长、凝血的扩散速度增加和血凝块硬度的增加[5]。HCY可以导致血管的内皮细胞损伤,从而引起血小板的黏附性增加,增加凝血因子Ⅴ和Ⅹ的活性;抑制细胞表面血栓调节素表达,抑制组织纤溶酶活性物的活性[5]。⑤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的显著病理学特征就是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HCY通过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中新的信使RNA的形成,使血管壁平滑肌细胞增殖活跃,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血浆HCY与血管病变的发生及死亡呈正相关[6,7],本研究结果也显示,冠心病组血浆 HCY、TC、LDL-C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多支血管病变组的血浆HCY、TC、LDL-C水平明显高于单支血管病变组,随着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支数的增多,HCY和TC、LDL-C逐渐增高,证实了HCY是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新的独立的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和血栓斑块的形成是一个慢性的复杂病生理过程,是多因素、多因子参与和相互作用的结果,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产生、发展的机制和危险因素,为临床上对CHD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积极实施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降低CHD及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1] Vrentzos G,Papadakis JA,Malliaraki N,etal.Association of serum total homocysteine with the extent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 in a mediterranean cohort[J].Angiology,2004,55(5):517-524.

[2] Li N,Yi FX,Rute E,etal.Effects of homocysteine on intracellular nitric oxide and uperoxide levels in the renal arterial endothelium[J].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2002,283(3):1237-1243.

[3] Earnest CP,Wood KA,Church TS.Complex multivitamin suppl ement ation improves homocysteine and resistance to LDL Coxidation[J].J Am Coll Nutr,2003,22(5):400-407.

[4] Ganji V,Kafai MR.Frequent consumpt ion of milk,yogurt,cold breakfast cereals,peppers,and cruciferous vegetables and intakes of dietary folate and riboflavin but not vitamins B-12and B-6re inversely associated with serum total homocysteine concent rations in the US population[J].Am J Clin Nutr,2004,80(6):1500-1507.

[5] Eikelboom JW,Lonn E,Genest J,etal.Homocysteine and cardio vascular disease: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epidemiologic evidence[J].Ann Intern Med,1999,131(5):363-375.

[6] 李丹,吴坤.叶酸和同型半胱氨酸对血管病的影响及其机制[J].疾病与控制杂志,2006,10(3):299-302.

[7] 周静,章成国.高同型半胱氨酸与缺血性卒中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2,03(11):317-319.

猜你喜欢

叶酸半胱氨酸内皮细胞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
浅议角膜内皮细胞检查
正在备孕的你,叶酸补对了吗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
用猕猴桃补叶酸?未必适合你
雌激素治疗保护去卵巢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初步机制
西安地区同型半胱氨酸参考区间的初步建立
细胞微泡miRNA对内皮细胞的调控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痰瘀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