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肩胛下肌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2013-06-28刘雪峰李跃敏
刘雪峰,李跃敏
运动员肩胛下肌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刘雪峰1,李跃敏2
目的:探讨专业运动员肩胛下肌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38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采用传统的推拿、理疗手段和封闭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封闭治疗组治愈率为78.95%,远大于推拿理疗组的21.05%;封闭治疗组无效率为5.26%,远小于推拿理疗组的57.90%。结论:封闭是目前治疗运动员肩胛下肌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
运动员;肩胛下肌;损伤;治疗
目前对于肩胛下肌损伤的研究文献很少,主要是因为在临床上,非专业运动员单纯肩胛下肌损伤很少见。但是专业运动员经常要反复完成一些肩关节的复杂的极限运动,所以肩胛下肌损伤在专业运动员中经常发生。这种情形主要发生在举重、体操、武术、田径投掷类等项目。由于对此损伤缺乏相应的认识及检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临床上跟队医生的误诊、漏诊也就屡见不鲜,严重影响其治疗,致使部分病例成为慢性,陈旧性损伤,导致肩关节不稳,影响肩关节功能[1]。肩胛下肌损伤是影响专业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成绩的重要伤病之一。因此,提高对该损伤的认识显得非常必要。本文主要是从专业运动员肩胛下肌损伤的诊断和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评价入手,提出运动员肩胛下肌损伤的诊断要点,介绍运动员肩胛下肌损伤有效的治疗方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受试者38例,治疗前都诊为肩胛下肌损伤而不能进行正常训练的运动员,均为单肩损伤,均是排除肌纤维完全断裂的部分断裂患者。将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推拿、理疗等治疗的19例,其中体操运动员4例,举重运动员7例,武术运动员2例,其他项目6例,年龄在13—24岁之间,性别无统计学差异;采用封闭治疗的19例,其中体操运动员5例,举重运动员8例,武术运动员3例,其他项目3例,年龄在13—25岁之间,性别无统计学差异。
1.2 研究方法
1.2.1 推拿、理疗组 采用传统中医手法先将患处及周围皮肤和皮下进行搓、揉等,使局部皮肤发热,然后在患处及周围进行推、拿、提、揉、按肩周肌肉8—10min;点按阿是穴、夹脊穴、天宗、大椎等;采用比利时产Fysiomed12600型微波进行局部理疗,使用连续波输出80—100w治疗15min;每周4—5次,一周一疗程,共进行1个疗程后观察效果;
1.2.2 封闭组 采用曲安耐德0.5—1ml加0.2%利多卡因2—4ml做局部封闭;诊断明确后即进行注射治疗,注射一周后观察效果。
1.2.3 评定方法 (1)行为评估测痛法。我们在治疗前后对运动员进行疼痛评估,鉴于运动员这一特殊职业,他们的最大追求就是能够取得所训练项目的最好成绩,从而使人类在运动能力方面不断提高和进步,而这一突破的关键在于系统的训练,所以我们将能否正常坚持训练作为一个评价的主要指标,根据这一原则将其分为3度。0度:无痛,可正常训练,代表治愈;1度:有疼痛感,可坚持训练,代表好转;2度:疼痛剧烈,不能训练,代表无效。(2)等速力量测试法。采用德国产IsoMed 2000等速肌力测试仪器,在治疗前后对封闭组和推拿组运动员肩关节进行等速测试,并记录相关数据。测试前,要求受试者进行30min的准备活动,包括肩上推8次3组,肩下拉8次3组,颈前下拉8次3组的练习,使肩关节充分预热;测试时,严格按照IsoMed 2000实验手册规定的方法进行固定和测试,受试者取仰卧位,髋关节与踝关节均用宽皮带束牢,动力头的旋转轴对肩峰部位,使肩关节活动轴心与仪器动力臂旋转轴心相一致,并在测试前进行重力补偿;待进入测试程序后,选取Isokinetic M1 con,M2 con.菜单中肩关节测试模式,其中屈、伸(180°活动自由度),60°/s 5次,正式测试前要求运动员在测试角速度下以亚极限强度运动5—10次,熟悉和掌握整个测试的过程,以便测试数据的准确和可靠性。
2 研究结果
(1)对A、B两组经过一周的推拿、理疗和封闭治疗后,按照疼痛等级对38名受试者进行评估,结果发现:由表一知封闭治疗组治愈率为78.95%,远大于推拿理疗组的21.05%;封闭治疗组无效率为5.26%,远小于推拿理疗组的57.90%;从治疗效果来看,说明推拿理疗组的无效率过高,而封闭组无效率较低,实验数据论证了我们的假设。
表1 推拿理疗组和封闭组治疗效果统计
(2)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等速力量每次测试获得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由表二知封闭组在治疗前后,伤侧肩关节屈、伸肌力具有非常显著性变化(P<0.01),屈肌的PT值由治疗前41.17±7.76 Nm,变化为56.31±8.33 Nm,伸肌的PT值由治疗前70.28±5.86 Nm,变化为98.23±13.22 Nm;推拿组在治疗前后,伤侧肩关节屈、伸肌力具有显著性变化(P<0.05),屈肌的PT值由治疗前42.85±9.53Nm,变化为47.39±8.01Nm,伸肌的PT值由治疗前71.75±7.82Nm,变化为77.92±4.80 Nm。数据反映出封闭组对肌力大小的影响更显著,说明其治疗效果好。
表2 治疗前后受试者肩关节屈伸肌力
3 讨 论
3.1 肩胛下肌的解剖特点
肩胛骨与胸壁间的连接称肩胛胸壁关节,肩胛下肌位于肩胛下窝内,全体呈三角形。是由多个羽构成的多羽肌[2]。肩胛下肌肌纤维起自肩胛下窝的骨面和肩胛下肌表面的筋膜,相向而行,止于肱骨小结节。鉴于肩胛下肌的解剖学特点,由此可见肩胛下肌位于肩胛骨与胸壁之间,推拿、理疗等手段不能直接作用于此处,而封闭治疗可以直接将治疗药物注射在此间隙,这就是我们认为封闭组的效果要好于推拿理疗组的直接原因,研究结果的定量数据进一步论证了此观点。
3.2 肩胛下肌的损伤机制
肩胛下肌的损伤机制概况起来可分为被动机制和主动机制两种。被动损伤是肩关节在外展位时受到外旋力的创伤或喙突下的撞击,是肩胛下肌损伤最常见的受伤姿势[3]。主动损伤是上臂处于外展旋后位时当上臂猛然用力内收内旋而用力失衡。运动员多因反复的投掷或推举杠铃、抡臂等致肩胛下肌损伤,肌纤维部分撕裂,组织渗出增多,局部炎性物质浸润,运动员出于职业需要局部不能很好的制动休息,还需继续训练,重复受伤动作,导致病变进一步加重,范围也进一步扩大,炎性物质弥漫,最后前锯肌处的滑液囊也受累,从而表现为运动员自身感觉痛点不定,难以触及等症状。
3.3 肩胛下肌损伤的诊断
正确的诊断对治疗非常重要。肩胛下肌损伤在举重、体操、武术运动员中常见。其诊断要点如下:(1)有明确受伤史、劳损史或者运动史。(2)痛点多不固定,患者往往感觉疼痛部位不明确,有的可出现向同侧胸前放射性疼痛。(3)弯腰90°,上臂自然下垂,内旋上臂,肩胛骨处于外展位,检查者伸向肩胛骨的肋面,可感到该肌收缩,如肩胛下肌损伤,在此体位抗阻力内旋,必然出现明显疼痛。(4)肩胛骨内侧缘多有广泛压痛(其中早期有误诊为菱形肌损伤的可能),大、小圆肌中部亦多有压痛。抗阻扩胸痛。(5)肩胛下肌肱骨小结节止点处压痛[4]。(6)部分伤势较重运动员Belly-press试验、Lift-off试验可呈阳性[5]。(7)DR片检查无异常发现。
3.4 封闭治疗肩胛胸部关节损伤的操作技巧
签于肩胛下肌的解剖特点,前肩胛前间隙与胸壁外面的筋膜相邻,操作不当有刺破胸膜的风险,封闭注射的难度比较大。为此,我们做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改良为从肩胛骨外侧缘进针的方法,一改以前肩胛内侧缘进针的惯例,大大提高了操作的可行性。进一步改良了封闭治疗的操作方法。
3.4.1 体 位 患者取健侧卧位,面向术者,双手交叉于胸前。这种体位相对于之前的坐位和俯卧位更利于术者操作,因为术者可垂直进针,平行于肩胛前间隙推进,与胸壁不构成角度,基本杜绝了刺伤胸壁的风险。
3.4.2 注射部位 取患者肩胛外侧缘中上部,根据患者疼痛部位可上下移动2cm,严格的常规消毒下用长度为10cm的6号针头垂直刺入皮下,之后沿肩胛前间隙斜上推进,至患者有明显胀痛感即可推药少许,如此反复成扇形进针、退针、推药,使药物浸润面更宽。术后针眼保持洁净24小时。
4 结 论
运动员肩胛下肌损伤是常见肩袖损伤的一种,而有关肩胛下肌单独或复合损伤的文献却很少[6]。主要是肩胛下肌的拉伤和局部的炎症浸润,由于患者症状和体征的不固定性,往往导致很多医生的漏诊和误诊。肩胛下肌损伤后,因其肌纤维的部分断裂、疤痕的形成等原因,导致该肌肌力的减弱,使肱骨头在肩胛盂上固定力量减弱,此外通过关节的肩胛下肌的腱部对盂肱关节的静态稳定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维持其前方的稳定。因此肩胛下肌损伤后,易致使肩肱关节发生松动,关节的不稳定及滑脱,影响肩关节功能的发挥,极大的影响运动员训练动作的完成。在临床上,只要能够认真追问伤史和患者主观症状,并对局部体征做出准确的判断,做出正确的诊断应该不难。通过38例运动员患者随机两组对比治疗发现,封闭治疗肩胛下肌损伤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理疗、推拿等手段。尤其值得提出的是,我们应用了等速力量测试的方法,能够更客观的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避免了单一疼痛测定法的主观性,使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评价更准确和更科学。通过对比我们还发现封闭治疗具有治疗时间短、治疗频率少、运动员能够较快的恢复正常训练等优点,特别适合于定期有比赛任务的专业运动员。封闭治疗肩胛下肌损伤的关键在于能够准确无误的将治疗药物注射于病灶,因此封闭的操作技巧是治疗安全和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此次我们提出的健侧卧位肩胛骨外侧缘进针法一改以往俯卧位肩胛内、外侧缘进针法的弊病,大大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同时也极大的方便了医生的操作,保证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1] 吴 凡. 18例肩胛下肌劳损的治疗[J]. 创伤外科杂志,2001,(03):64.
[2] 徐凤生. 人肩胛下肌的构筑学研究[J]. 遵义医学院学报,1997,20(2、3):31~32.
[3] Lo IK,Burkhart SS.The etiology and as sessment of subscapularis tendon tears:a case for subcoracoid impi ngement,the roller-wringer effect,and TUFF lesions of the s ubscapularis. Arthroscopy,2003,19(10):1142.
[4] 杜正立.电针与挑刺治疗肩胛下肌劳损[J]. 中医临床研究,2011,(07):56.
[5] 中西医结合运动创伤学[M].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张世明主编,2008.
[6] 郑昱新. 肩胛下肌腱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20(4):287.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rofessional Athlete Subscapularis Injury
LIU Xue-feng1,LI Yao-ming2
Objective:explor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rofessional athlete subscapularis injury.Methods: 38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 and B, respectively using the traditional massage physical therapy and local injective, comparing the two group of therapeutic effect.Results:the cure rate of group local injective is 78.95%,much larger than the group massage physical therapy 21.05%;the invalid rate of local injective is 5.26%, far less than the the group massage physical therapy 57.90%.Conclusion: local injective is the better treatment of athlete subscapularis injury now.
Athletes; The subscapularis; Injury; Treatment; Local injective
G804.53
A
1007―6891(2013)04―0037―03
2013-01-25
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项目(2013SZ009)。
1.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610034;2.四川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四川 成都,610041。1.Sichuan College of Sports Technology, Sichuan Chengdu, 610043, China. 2.Sichuan Sport Science Institue, Sichuan Chengdu, 610041,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