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优秀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疏导

2013-06-28何建平

四川体育科学 2013年4期
关键词:运动队运动员政治

何建平

试论优秀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疏导

何建平

笔者认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思想政治工作一种理念和方法的创新,并通过对部分运动员的调查,了解到运动员大多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分析了成因和归纳了普遍的心理特点,指出了在常态下、赛前和赛后都需要进行不同方式的心理疏导,提出了要提高优秀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必须首先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拓展内容体系以及推进方法创新等积极的建议。

优秀运动队; 思想政治工作; 心理疏导

1 选题依据

在中共十七大的报告第一次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必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为新世纪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和方法的创新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国家体育总局:在2010底召开了以“深入开展国家队理想信念教育,努力提高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为主题的工作会,在这次会议上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将备战参赛期间的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从思想层面拓展到心理层面,把思想工作与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心理保健紧密结合起来,培养运动员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关怀、关爱,严肃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始注重心理科学的层面,引导人们按照人文科学的规律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

在这个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内涵中,人文关怀是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包括层层递进又密切相关的几层涵义:(1)界定人作为一种物质生命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存在;(2)人在推动社会发展还是实现自身发展方面都居于核心地位或支配地位;(3)追求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作为手段和目的的统一;(4)尊重人的主体性,既是物质生活的主体,也是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主体。(5)关心人的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6)促进人的自由、积极、主动全面发展。

在优秀运动队如何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疏导,应该作为关心青少年运动员成长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个人的粗浅理解,抛砖引玉。

2 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疏导的关系

人的思想和心理活动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毛泽东同志曾经表述为:“从物质到精神,又从精神到物质;从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到实践;从特殊到一般,又从一般到特殊”这样的过程。这些过程是一个统一体,都遵循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在成都武侯祠有清末四川盐茶使者云南剑川赵藩一副著名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说明了一切思想政治工作,都必须符合这样的规律才能奏效。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疏导二者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

2.1 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疏导的区别表现在

2.1.1 理论基础不同 思想政治工作有鲜明的以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为自己的理论指导和基础。如国家、责任、荣誉与个人的关系,涉及运动员的训练动机等。心理疏导主要以心理学、医学、教育学为理论基础,如感知觉、个性特征的研究。

2.1.2 任务不同 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取向有鲜明地政治性,是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旋律,是管“人生观”的事。心理疏导的任务是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消除不利的如焦虑等心理影响,在人生价值上表现为价值中立。

2.1.3 要求不同 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倾向性,方式上是进行灌输。心理疏导遵循的原则是“无条件尊重”对方,基于这种原则,运动员愿意把自己的苦恼、焦虑、失意、困惑等坦诚交流,心理辅导师通过心理诱导、干预给予帮助和排解,避免心理问题放大。

2.2 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疏导的相同之处表现在:

2.2.1 对象的致 研究对象都是人。人是自然界的最高产物,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复杂性、艰巨性可想而知。

2.2.2 原则一致 我们只能用社会主义的思想和方法,即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和方法。不能用唯心主义的思想和方法,不能依靠宗教、金钱、地位、威胁、恐吓等手段。

2.2.3 目标一致 二者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都包含着提高人心理素质的具体目标,在具体方法上也存在一定的共通性。

2.2.4 范围一致 就有共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又有个性的思想和心理疏导。

二者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首先是作为一种工作理念的创新,然后才是方法的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统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二者都以关心和提高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一方面,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都是从理解人出发,充分考虑人的内在需求,帮助人去努力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另一方面,心理疏导有利于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思维模式。以往思想政治工作存在惯于把问题症结锁定在思想素质、政治觉悟或道德品质问题的思维倾向,因而容易造成错误地选择切入点,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给人带来某种新的心理伤害,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失效。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则有利于分清问题的性质,找准切入点,理清工作思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3 对当前新时期运动员心理状况的调查与分析讨论

我们对网球、羽毛球、武术、跳水、游泳和体操等项目180多名运动员心理现状进行了摸底。通过近40个指标问卷调查,了解到这些运动员有80%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孤独感、学习障碍等心理疾病。

3.1 调查结果

3.1.1 运动员的焦虑情况 运动员的焦虑情况见图1、表1、2。

图1 焦虑程度的构成比

表1 焦虑原因排序表

表2 焦虑与不同项目的分布

3.1.2 运动员的孤独感 运动员的孤独感见表3、4。

表3 男运动员孤独倾向排序统计表

表4 女运动员孤独倾向统计表

3.1.3 男女生心理健康状态总体情况的比较 男女生心理健康状态总体情况的比较见表5。

表5 男女生心理健康状态总体情况的比较

3.2 分析与讨论

从调查可见,运动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大多数是亚健康状态(表5),突出表现是焦虑,产生的源头在哪里?按照教育学的理论,就是家庭、学校与社会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我们对调查对象的问卷和交谈发现(见表6),半数以上运动员的成长认识过程主要来自家庭(个人经历)、社会(网络),和学校(教练员),排列顺序为:家庭—社会—学校。

表6 运动员认识途径排序统计表

新一代运动员大多生长在独生子女家庭,还有一些是单亲家庭,在成长过程中的干扰因素远比老一代运动员复杂;其次,信息传递的时差缩短、快、多,使家长和教练员作为“信息源”的权威下降;承担学校教育功能的运动队体制的改革,制度的调整、改建,如俱乐部注册转会等配套制度的实施和运动人才市场的开放,把运动员的静态管理逐步推向市场管理,打破了运动队原有的相对稳定的组织、管理形式,也打破了运动队思想建设原有的系统性与连续性而被弱化了。运动员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心理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也给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了新的难度。

所以,运动员在新时期的成长过程中,最普遍的表现出的几种心理特征是:

3.2.1 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 由于现在运动员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宠爱,几乎事事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刚开始进入优秀运动队成为优秀运动员,会感到很自豪,就会表现为一种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态度,但一般都没有什么长远的目标和吃苦的打算。在进入优秀运动队以后,环境不同了,生活方式的彻底改变,特别是社会的高速发展,又逐步发现自己仅仅是搞运动不一定有多少优势了,如运动成绩再上不去,这种自豪感和优越感会倍受到挫折,自卑感开始出现。

3.2.2 强烈的好胜自尊心理 运动员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好胜心强,有激情,不服输,能吃苦,这本身这也是竞技体育运动员选材的条件之一。因而也使他们多数表现为自尊心强,非常注重自己是否受人尊重和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从我们调查的孤独感倾向(表3、表4)可见,他们由于盲目的自尊心理,害怕说错话,很少愿意把自己的苦恼、焦虑、失意、困惑等坦诚交流,害怕在其他运动员面前感到难堪。

3.2.3 认识上的片面性心理 运动员的成长是一个幼稚期与成人感相互交织的过程。独特的运动队生活经历,使他们较早的开始了独立生活,一般成人感都较强。但认识能力水平还是不高的,若缺少正面的引导,会形成思想和思维的片面性很大,很容易偏激。往往把坚定与执拗,勇敢与蛮干混同起来,还有反差极大的波动性,“一暴十寒”的现象十分普遍。即使在年龄上达到成熟期,个性倾向还不稳定,一直都会保留着一定的幼稚性,但“可塑性”较强。

3.2.4 普遍存在的模仿心理 运动员与其他现代的青少年一样,很多都有自己的崇拜偶像,也常常结合偶像来设定自己的理想,来憧憬未来。偶像崇拜的“光环效应”而形成夸大的社会印象和盲目的心理倾向,把个人喜好的人物看得完美无缺,从而导致高度认同、形成了崇尚并伴有情感依恋的一种复杂的模仿心理行为。这种现象在运动员身上同样明显。调查证实:运动员有偶像的占72.91%,没有的仅占27.09%(卡方检验:X2>X2(0.01),P<0.01,差别有极显著性意义)。

运动员上述的心理特征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如果能“因势利导”就能使运动员向积极的方面发展,若得不到经常和及时的心理疏导便会逐渐积累成了心理问题。

4 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理疏导的应用

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的误区一是有了问题才找原因,二是常常把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相互混淆。思想政治工作运用心理疏导若按照运动赛事规律的特点来分,可分为三个不同时期:即常态心理疏导、赛前心理疏导和赛后心理疏导。

4.1 常态心理疏导

心理问题是由长期的焦虑等反复的不良心理刺激及复杂的恶劣情绪逐渐影响而形成的。当运动员出了问题才去找心理辅导师给予心理疏导,这种做法固然有它一定的效果,但是已经形成的心理疾病或者心理问题是具有反复性的,短时间的疏导也是远远不够的,那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特别对在成长期的运动员尤为重要。常态心理疏导又可以分认知疏导、情感疏导和社会环境疏导:

4.1.1 认知疏导 认知疏导是解决运动员长期的一个心态问题。他们在进入优秀运动队前,对优秀运动队生活充满了神奇的幻想,刚进优秀运动队,与原学校时的环境、设施的变化,新的队友、教练等,都会使他们产生新鲜的感觉;但一段时间后,由于远离家乡、父母,人地两疏,部分运动员自立能力较弱,加之思想准备不足,很快感到许多不适应,运动队“宿舍—训练场—食堂—宿舍”的单调枯燥生活,与原来的想象差的很远,这时往往会产生厌倦、饮食不安、想家、留恋以前家庭生活等情况出现了,可能就会导致种种不良心态出现。

认知疏导是引导他们建立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以理性驾驭情感,矫正情绪化、非理性的思维习惯;学会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思维方式,使思想积极适应社会,努力发挥主体能动性来解决问题,做好自我激励等等,才能始终保持思维和行为方式的适度性。

4.1.2 情感疏导 情绪和情趣都是人对情感所持的态度,运动员的“情绪化”特征比较明显,情感疏导有助于调动、维持运动员的“激情”过程。

《社会心理学》认为:情感以价值为基础。情感的基本状态取决于价值的基本状态,情感的总体规模取决于价值的总体规模,情感的变化范围取决于价值的变化范围,情感的作用方式取决于价值的作用方式,情感的强度与方向取决于价值的大小与正负,价值一旦变化,情感迟早要发生变化。所以,情感疏导建立合理的价值观首当其冲。运动员处在逐步趋于成熟的时期,是独立的走向社会生活的准备时期,思想都比较单纯。如他们有85%以上都有:“我经常期望自己顺利当上了冠军”的焦虑,但很少去思考为什么要当冠军,怎样才能当冠军。思想政治工作引导运动员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的主体性发展需求之中。

4.1.3 社会环境疏导 外环境对人的心态影响是巨大的,常态的心理疏导要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外环境。如再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不仅获得金牌总数第一,而且在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的理念下,营造出一个宽容和谐的氛围,充分展示出一个大国自信、开放、成熟的国民心态。民众自觉维护公共秩序,展现出良好的文明修养;民众支持奥运相关政策,体现出对政府的拥护;人人争当志愿者,体现出奉献精神;热情接待世界各地运动员和宾朋,尽显热情友好的待客之道;郎平执教美国排球队的态度,体现出国民包容淡定的心态。

通过成功举办一届奥运会,中国的年轻一代变得更加自信。同时,平和宽容的国民心态、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自信高尚的国民精神、追求卓越的生命活力等,也开始逐步走进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北京奥运会期间所展现出的健康良好的国民心态充分证明。要营造运动队良好的外环境,对于培育运动员健康的心态至关重要。

常态的心理疏导就是加强运动员理智驾驭情感的能力锻炼,通过学会自我调节方法,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在遇到突然刺激时及时有效地疏泄负面情绪、缓解压力。

4.2 赛前疏导

竞技体育的运动员强烈的成就动机对成功有重要意义,在临赛前,通常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使动机的泛化而心理压力加大,而非都是政治思想问题。成功的运动员都有两个共同的心理特征,即强烈的成就动机和高度自信。这些心理特征建立在4种信息来源上(Bandura):

A、成败经验(间接经验) B、替代经验(间接经验)

C、言语和社会诱导 D、生理状态

熊倪曾经自我评价说:我是一流技术,三流心理。通过“安神静气”解决。所以,赛前心理疏导工作的着力点是:减压疏导。就是要诱导运动员将注意力专注于赛前训练,排除干扰,避免不良因素主观放大,全身心投入。我们对运动员赛前的心理疏导需求进行了调查,表现出:不同的运动员有不同的时间、环境、内容和途径不同的需求(表7)。

表7 运动员赛前心理疏导需求统计

可见,在时间上87.7%的运动员最需要的是常态的心理疏导;临赛前一天的心理疏导需要也53.3%;在比赛前三小时需要心理疏导仅有5.5%。在地点的选择上,82.2%希望有“独立安静的房间”单独进行心理疏导,;赛前准备会的集体心理疏导只有25%的运动员觉得有意义;在“其他任何地点”心理疏导只有12.7%的运动员认可;说明他们非常需要自己的隐私得到尊重。在选择对象上基本没有选择,我们对运动员的询问中了解到,其原因是我们运动员只有少数接受过专业的心理辅导师的心理疏导,这些运动员在接受过专业的心理疏导后,哪怕是远在赛场,也要通过电话、短信求助于予心理疏导,变得十分依赖专业辅导师。

在心理疏导的内容上,主要表现在需要“面对强手与逆境”,克服“焦虑、紧张”情绪的应对方法。著名运动员张怡宁就说:“……在这种时候没有想法是很难的,但这一路走来,我已经很清楚了,打来打去,其实就是自己跟自己斗。”此时我们首先要帮助运动员对自己的实力进行正确评估,对成功标准合理定位,才能使他们轻装上阵,放下顾虑;同时强化运动员相信自己,保持积极心态,才能激发“争胜不怕输”的动机,才能做到从容不迫。还要在技战术上了解对手,要知己知彼,要有充分准备。教会运动员运用一些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如自我暗示:“我紧张,他们比我还紧张”等,教练员必须要把消极语言改成积极语言暗示,尽力帮助他们从而保持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充分发挥甚至超常发挥他们的潜能。

4.3 赛后疏导

比赛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运动员的心理问题会自然消失,相反许多运动员都会不同程度地产生突发性的心理冲突和生理紊乱的现象,我们往往忽视这个时期的心理疏导。如果不及时进行赛后的心理疏导,就很难摆脱这些消极情绪的困扰,很难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继续的训练和生活。

4.3.1 赛后的表现 一般在赛后胜利了的突然“减压”,再加上对成绩预测的满足感,使得运动员的心理松弛得难以适从,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反应,只要持续时间不超过一个月,即能自行调节。若持续时间过长,就需进行心理干预了。使他们不满足于现状,追求更高的目标,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但失败的运动员有的看作是前途的终结,觉得赛前得到领导和教练等无微不至的关怀,本想取得好成绩以示报答,结果心想事不成,遂产生愧疚,整日长吁短叹,愁眉苦脸,形成了严重的孤独心理。若心理包袱不超过心理承受力,时过境迁后心理的失衡就会慢慢恢复。

4.3.2 赛后疏导 赛后的心理疏导要结合现代心理学《归因理论》全面考量。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的归因理论主要论点有三:一是个性差异和成败经验等影响归因;二是成败的归因将会影响下一次成就行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三是个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对成就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赛后的总结会要好好的反省,对每个运动员都很重要。现在的优秀运动员长期生活在“糖水”中,很少受挫折,缺乏心理承受能力,形成了外表光亮坚硬不堪一击的“蛋壳心理”。教育他们客观评价自己,既不盲目自大,也不妄自菲薄。同时,还要懂得,竞技体育虽是一场搏斗,但它也带有一定的偶然性,竞技场上既有成功者,也一定有失败者。因此,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弱点,胜不骄、败不馁。不能凭一次成败论英雄,引导正确面对挫折,挫折教育对运动员人生道路也是很有影响的。

4.3.3 赛后疏导的方法 方法上不妨采取转移注意调节情绪,比如,可选择一个适当的时间,与亲朋好友一起去郊游,让愉快、轻松的气氛冲淡烦恼,使失败的阴影逐渐淡化,也使激动的心情趋于平静。教练可适当加大他们的训练难度和份量,既可以进一步磨练他们的意志,以免沾沾自喜,多鼓励甜蜜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又可以使他们的注意转移。促使他们的运动水平像更高层次发展。

5 结 语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工作要切实体现人文关怀,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必须推进方法创新,关键是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者素质的提升,才能将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新要求真正落到实处。我们建议:

5.1 坚决地持续地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全面素质

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疏导是依靠人去做,教练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疏导的直接责任人与最直接的践行者,承担着训练、比赛的主要任务,零距离的指导着运动员;领队也负责运动员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职责,承担着组织、实施和协调的主要职责,他们的全面素质既是运动水平也是思想政治工作成败的关键;还可以努力扩大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疏导的队伍组织外延发展,充分发挥队医、科研人员、后勤人员的作用,赋予他们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疏导的职责。

5.2 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体系

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体系是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拓展的。当前,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已成为时代和社会发展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迫切要求,这既是拓展内容体系的动力,也是拓展内容体系应该遵循的内在理念。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作为切入点:引导运动员在发展自身主体性创造性的同时,实现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进而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各种心理现象和问题,增强自我调适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

5.3 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创新

要重视继承现有方法,如“实践锻炼法”“自我教育法”等、这些方法都重视发挥人的主体性;对现代科学新的沟通平台,如互联网、移动通信因其具有平等交流、双向(多向)沟通、即时通信、自由互动等形式,非常适合青年的交流特点,更易激发运动员的主体意识,推动自我教育和自我调适自觉性的形成和不断提高,应积极借助;当前尤其要重视借鉴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工作的方法。思想政治工作不应囿于工作领域不同之管见,对其他学科的有益成果,凡是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应对新形势、新问题的成果都要广为吸纳,并进一步开发利用。

加强和改进优秀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这一重大的实践性理论命题,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广阔领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必须要走进学术研究。我们认为:竞技体育运动训练的目标应该有两个方面:一是需要教练员对技术和战术“授业”之外;二是还需要给运动员对竞技体育的观念和价值进行“解惑”,二者的紧密联系绝不能分割,“解惑”是“授业”的基础和保证。近年来,理论认识的高度与实际落实的深度二者之间反差日趋加大,知行脱节现象突出,有待我们用科学的思维去研究、去解决,去寻找新的途径和方法,以适应新时期的客观要求。

[1] 何 琪:《和谐社会需要加强心理疏导》,《学习时报》2008年1月21日.

[2] 卢 虎:《运用心理学原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5年第7期.

[3] 梁远荣:《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心理疏导》,中国广州网2009年8月31日.

[4] 虢剑波:《建立健全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机制》,光明日报2010年1月31日.

On the Ideology and Psychological Dredge of the Elite Sports Teams

HE Jian-ping

The paper argues that humanity care and psychological dredge are creativity of conception and method of ideology work. The survey shows most respondent sports players hav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ause, induces the general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oints out that sports players need deferent psychological dredge in normal times as well as pre- and post-match, and that high quality of the ideology practitioners is premise of high quality ideology work on the elite sports teams.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that broaden the ideology system and innovate the work methods are also put forward.

Elite sports teams; Ideology work; Psychological dredge

G804.83

A

1007―6891(2013)04―0056―07

2013-01-05

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610042。Sports Technique College of Sichuan, Sichuan Chengdu, 610041, China.

猜你喜欢

运动队运动员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中学创办二线运动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蒙古高校运动队培训机制研究
集体性项目运动队的集体效能及其培养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