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巨桉间作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2013-06-28李兰英李春华王云唐晓波王小萍尧渝张厅马伟伟王迎春四川省茶叶创新团队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3年4期
关键词:茶样间作茶多酚

□李兰英李春华王云唐晓波王小萍尧渝张厅马伟伟王迎春/四川省茶叶创新团队

茶‖巨桉间作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李兰英李春华王云唐晓波王小萍尧渝张厅马伟伟王迎春/四川省茶叶创新团队

茶树原生长于高温多湿的热带、亚热带原始森林中,在长期的生长和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了耐阴喜温,喜空气湿度高、散射光的生态习性。针对这一特性,在茶园间作其他作物,可以改变茶园中光照强度、空气温湿度等生态环境因子,改善茶园的生态环境,提高茶叶品质。

巨桉是四川茶园常见的间作树木之一,具有生长快、干形好、耐寒性强、用途广、经济效益高等优点。但近年来,又有研究显示,由于巨桉根系生长快、分布深,造林密度不适当会使土壤水分含量显著降低,从而严重影响其他动、植物的生存。也有研究显示桉树具有较强的化感作用,它会释放某些化学物质以抑制林内其他植物的生长,从而导致桉树人工林群落结构单一、林下植被稀少,生态功能低下。巨桉成为一种颇受争议的树木,是否适宜在茶园中间作也没有定论。本文对同一季节、同一品种,同一生态环境下茶‖巨桉间作茶园和裸露茶园的茶树长势及病虫害发生情况及茶叶品质做了一个综合比较,以探明茶‖巨桉间作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春夏两季,分别在四川名山县、峨眉山市同一地点选取茶‖巨桉间作茶园和裸露茶园,按同一品种同一采摘标准(一芽二叶)取样,蒸青(蒸青-摊放-烘干)固样供生化成分分析,并按相同加工工艺(摊放-杀青-揉捻-炒二青-做形-干燥)制成成品茶供感官审评。

1.2茶叶生化成分测定

水浸出物按GB/T 8305-2002《茶水浸出物测定》中的方法测定;儿茶素总量及组分采用ISO 14502-2:2005中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多酚采用GB/T8313-2008《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中的福林酚法测定;游离氨基酸总量采用GB/T 8314-2002《茶游离氨基酸总量测定》中的茚三酮比色法测定;咖啡碱采用GB/T 8312-2002《茶咖啡碱测定》测定;可溶性糖测定采用FB/LH007-2010测定。

1.3感官审评

对各巨桉间作茶园和裸露对照茶园的炒青茶样,参照茶叶感官审评方法,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5名审评专家采用密码审评与权分法进行评分。

2 结果与分析

2.1茶‖巨桉间作及对照茶园茶样主要内含生化成分分析

绿茶是四川省的主要生产茶类,而且春季的名优绿茶经济效益高,因此,春季茶叶品质显得尤为重要。2012年4月在四川名山县、峨眉山市取茶‖巨桉间作茶园和裸露对照茶园茶样,进行生化成分分析,其主要内含成分含量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峨眉山市与名山县取得的茶样其品质有一定差异,可能是取点时各点的地理条件及管理模式等不一致所致。但同一地点的茶‖巨桉间作茶园与裸露对照茶园茶样内含成分差异明显。巨桉间作下的茶样的水浸出物、儿茶素总量、咖啡碱、可溶性糖含量都明显高于裸露对照茶园。茶‖巨桉间作茶园茶样游离氨基酸含量较对照茶样有所降低,虽然两地所取茶样的茶多酚值变化不同,但酚氨比值差异明显,间作茶园茶样的比值明显高于对照茶园。

夏季因其气温高、光照强度大,茶园间作的遮荫效果最能得到体现。2012年8月在春季取样的同一地点采摘茶‖巨桉间作茶园和裸露对照茶园茶样,进行生化成分分析,其主要内含成分含量见表2。夏季茶‖巨桉间作茶园和裸露对照茶园茶样的主要内含成分含量与春季有较强的一致性。巨桉间作茶园茶样的儿茶素总量、咖啡碱、可溶性糖含量都明显高于裸露对照茶园。而夏季茶样的茶多酚含量茶‖巨桉间作的样品明显高于对照茶样,游离氨基酸含量有升有降,但是巨桉间作茶园茶样的酚氨比值仍然高于裸露对照茶园茶样。

表1茶‖巨桉间作及对照茶园春季茶样主要生化成分含量

表2茶‖巨桉间作及对照茶园夏季茶样主要生化成分含量

综合春、夏两季,多个取样点作为重复,茶‖巨桉间作茶园及裸露对照茶园茶样主要生化成分含量比较见表3。比较春、夏茶样主要内含成分含量,虽然具体变化比例不同,但其变化趋势是相同的,均是巨桉间作下的茶样的水浸出物、儿茶素总量、咖啡碱、可溶性糖、茶多酚含量高于裸露对照茶园,游离氨基酸含量低于对照茶园。

2.2茶‖巨桉间作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水浸出物是茶叶中可溶性成分的总和,其含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茶叶品质和饮用价值的高低。茶‖巨桉间作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茶叶水浸出物的含量,起到改善茶叶品质的作用。由于巨桉林的遮阴作用,漫射光所占比例增加,影响茶树体内碳氮代谢,间作茶树叶片主要含氮化合物咖啡碱含量有所上升。而间作茶样中水溶性碳水化合物高于对照茶样,茶园间作改善了茶园的光照条件,避免了茶树在强光照射下超过光饱和点而产生光抑制,有利于茶树碳水化合物的积累,提高了茶叶品质,这也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但是,前人的研究也显示,茶园间作适度遮荫,减少了阳光直射,增加了漫射光,这有利于茶叶中氨基酸的积累,而光照有利于茶多酚及儿茶素的积累,在遮荫的环境中茶多酚含量应该有所下降。前人的研究多表明,遮荫环境中有利于降低茶叶的酚氨比,有利于形成绿茶滋味鲜爽醇和的优异品质。而本研究中,在巨桉间作下的茶样,茶多酚含量有所上升,氨基酸含量有所下降。茶氨酸的含量与茶叶品质和等级呈正相关(r=0.789~0.876),可作为评价绿茶品质的重要标志。故巨桉间作下的茶样,制作绿茶品质低于对照茶样。众所周知,茶多酚、氨基酸与茶汤的苦涩味之间呈现出完全相反的曲线关系,酚氨比可以用来分析绿茶的滋味品质,只有在多酚类氨基酸含量高且比值低时,味感才浓而鲜爽。本研究表明巨桉间作下的茶叶不适宜用来加工绿茶。2.3茶‖巨桉间作茶样感官分析

茶叶感官审评不仅能快速地鉴定茶叶色、香、味、形的品质特征,而且能评出其他检测手段难以判明的茶叶质量上某些特殊状况,因此感官审评也是评定茶叶品质优次的重要方法之一。茶‖巨桉间作和对照茶园夏季茶样感官审评结果见表4。名山、峨眉两地巨桉间作茶园茶样的外形、香气、汤色、滋味、叶底得分都低于裸露茶园对照茶样。特别是茶叶的滋味这一因子中,间作茶样苦味明显。这也与生化成分分析结果一致,当茶多酚含量低、氨基酸含量高时,酚氨比虽然低,但是味淡而鲜爽;当茶多酚含量高,氨基酸含量低酚氨比高时,则味浓而苦涩。综合各感官审评因子表明,巨桉间作茶园茶样的感官品质低于裸露对照茶园茶样。

表3茶‖巨桉间作及对照茶样主要生化成分含量比较

表4茶‖巨桉间作及对照茶园夏季茶样感官审评

2.4茶‖巨桉间作茶树长势及主要病虫害情况调查

调查了春季和夏季巨桉间作茶园中茶树长势和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发现,在峨眉山市的巨桉间作茶园中特别是夏季发现茶树普遍长势差,叶片干焦,偏黄,芽头小而少,显著表现为营养不良,长势明显不如裸露茶园中的茶树。春季的差异虽然没有夏季明显,但趋势是一样的。名山县的巨桉间作茶园和裸露茶园中的茶树长势没有峨眉那么明显,其主要原因是名山县进行了茶树修剪,但趋势是一样的。在茶园病虫害方面,在夏季对间作和裸露茶园发生的主要害虫(包括茶假眼小绿叶蝉、茶黑刺粉虱、茶跗线螨、茶尺蠖、茶银尺蠖、茶细蛾、茶角蜡蚧、茶椰圆蚧共8类)调查结果发现:只有茶银尺蠖、茶细蛾和茶椰圆蚧3种虫类的虫口数高于裸露茶园,其余虫类都低于裸露茶园。而此时期的主要病害茶饼病和茶碳疽病在两类茶园中均未发生。两类茶园主要天敌的调查结果表明:茶‖巨桉间作的茶园内蜘蛛的种群和数量明显高于裸露茶园,捕食螨却低于裸露茶园,而瓢虫和寄生蝇类的数量没有差异。这说明了巨桉具有一定的驱虫作用,这可能与巨桉释放出的化学物质有关。

3 结论

茶园间作可以改善茶园中的光照、温度、湿度等茶园小气候条件,有利于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提高,巨桉间作下,茶叶中水浸出物、儿茶素总量、咖啡碱、水溶性碳水化合物高于裸露对照茶园,但茶多酚含量高于对照茶样,游离氨基酸含量低于对照茶样,茶多酚的增加和氨基酸的降低,使茶‖巨桉间作下茶样的酚氨比值增大,这样的鲜叶加工为绿茶会使苦涩味加重而鲜爽味降低,从而降低绿茶品质。鉴此,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和改善茶叶品质的角度出发,不提倡在茶园中间作巨桉,可以间作其他乔木型树种。

猜你喜欢

茶样间作茶多酚
不同间作模式对山苍子光合特性及其栽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
六盘水蟠龙镇古茶树试制不同茶类的品质分析
茶多酚的抗氧化性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喷灌、遮阴对夏季绿茶干茶色泽、汤色的影响研究
两种分光光度法测定茶类产品中茶多酚含量的比较
核桃柴胡间作技术
宜昌绿茶和宜昌宜红感官品质研究
肠道微生物与茶及茶多酚的相互作用在调节肥胖及并发症中的作用
茶多酚真能祛斑吗?
枣棉间作系统光合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