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宜宾早茶”走出国门
——科学、生态、和谐发展宜宾早茶

2013-06-28邬发田叶玉龙胡静宜宾市农业局宜宾市农科院长宁县农业局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3年4期
关键词:早茶宜宾市宜宾

□邬发田叶玉龙胡静/宜宾市农业局宜宾市农科院长宁县农业局

□李如平/巴中市巴州区农技站

“宜宾早茶”走出国门
——科学、生态、和谐发展宜宾早茶

□邬发田1叶玉龙2胡静3/1宜宾市农业局2宜宾市农科院3长宁县农业局

2013年5月,“2013年韩国首尔国际食品产业大展”在韩国首尔举行。来自中国、美国、法国、德国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1 000名商家及企业参加了盛会。由中国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组织了我国浙江、江苏、湖北、四川等10个省、市的40多家企业赴韩参展。在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四川省农业厅的支持和宜宾市农业局的领导下,宜宾市组织了叙府茶业公司、高县早白尖茶业公司等10家企业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宜宾早茶”系列产品参加了“2013年韩国首尔国际食品产业大展”。展会期间,韩国政府相关部门和农业部农贸促进中心还举办了中韩农业合作论坛,并组织参观了历洲郡农业推广中心和历洲郡镇南农业协会及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这次活动,宣传、并提高了中国农产品,特别是“中国·宜宾早茶”品牌知名度。同时也学习了韩国农业发展的一些先进经验,为中国农业、农产品科学、生态、和谐发展、走出国门,提供了可行之路。

1 宜宾早茶走出国门

在2013年韩国首尔国际食品产业大展期间各国商家和外国友人及韩国民众都对“中国·宜宾早茶”的由来很感兴趣,想不到在每年北国大雪纷飞期间,中国四川宜宾的新茶就开园上市了。他们对新春品新茶较为凝惑,纷纷到中国四川展区的“中国·宜宾早茶”展位来品味“中国·宜宾早茶”,了解早茶历史,享受早茶文化,畅谈早茶商机。参展期间,宜宾早茶展区共发放宜宾早茶相关宣传资料1 000多份,录像光盘50张,接待了50多名采购商和近千名普通民众,与5家企业签定折合约150多万人民币的意向性协议。

韩国农业部长和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参赞,中国农业部国际合作司司长王鹰和贸易促进中心副主任徐宏源等领导都亲临四川展区“中国·宜宾早茶”展位来参观、指导。特别是韩国农业部长、中国驻韩大使馆参赞和韩国及组展单位等相关领导及专家走到四川展区“中国·宜宾早茶”展位前立即停下了脚步,询问“中国·宜宾早茶”的历史文化、生产加工等相关情况,并悠闲地品尝了宜宾早茶,对“中国·宜宾早茶”的季早、叶绿、汤亮、纯香产品特色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中国·宜宾早茶”精制包装产品被作为中国代表团大会唯一的特色赠送礼品。

“中国·宜宾早茶”在中韩农业合作论坛上,以其独特、不可复制的生态、生产环境和宜宾茶文化及发展规模及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品牌打造3个方面进行展述,引起到会领导、专家和参会者的兴趣,纷纷前来咨询。

宜宾由于地处四川盆地南沿,全市8县2区,有典型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特征,浅丘、河谷兼有南亚热带的气候属性。由于有气候、地理、区域3个方面特殊的原因,使宜宾的自然气候有冬季气温高,春季回暧早,空气湿度大等特点,适宜各种农业植物、作物,特别是茶叶大面积的绿色生态、生长发育,产出优质、安全的农业产品,茶叶常年在2月上旬就可开园生产上市,一般比四川省内其他地方和江、浙一带主产茶区早15~30天左右,属名优生态早茶生产的最适宜区。虽然宜宾地处中国大陆内陆深处,既具有沿海海洋农业生产的气候优势,又无沿海海洋海气候自然灾害的气候劣势。因此,宜宾的自然优势是独特、不可复制的。

种茶历史悠久,发展具有规模。宜宾每年茶发芽早及早茶文化据历史记载可追溯于唐代,现已有3 000多年的种茶史。宜宾市所属的8县2区都种茶产茶,在全国地级市主产茶区罕见。全市现有茶园面积超过5.33万hm2,年产茶叶近4万t,茶业综合产值近80亿元,是四川省最大的茶叶基地,也是全国最大的早茶生产基地。根据规划“到2015年,宜宾要实现全市茶叶总面积达100万亩,综合产值达100亿元,带动100万茶农收的‘三百工程’”总目标。

保障质量安全,打造公共品牌。保证“中国·宜宾早茶”农产品质量安全,必须进行基地生态和谐化,生产加工标准化,产业经营规模化的生产销售,而基地生态和谐化又是“三化”中的重要基础,茶叶基地在坚持以茶为主的基础上,茶园中适当科学地间(养)作玉米、花果、林、鸡等其他动(植)物,基地必须逐步达到生产生活沼气化,生产加工机械化、清洁化,农民精神文化化,确实保障“中国·宜宾早茶”质量安全。让茶与其他动(植)物同人和谐共生发展,实现茶区农民向茶文化旅游产业工人方向转变。2009年中国茶业流通协会授予宜宾为“中国早茶之乡”称号;“宜宾早茶”作为公共区域品牌,于2010年获得了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四川省政府还决定将“宜宾早茶”作为全省三大茶叶公共区域品牌之一来打造。

2 学习先进开拓视野

农村建设必需实行科学化、规模化、专业化。韩国从20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全国在政府的援助下,地方农民通过自助,协作开展了整顿生产基础,改善生活环境,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新村运动”。“新村运动”对韩国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及促进作用。科学化:韩国道(省)、郡(县)各级都建立了农业推广中心(相当于我国的各级农业局),而国家又以郡级基层农业推广中心建设为主。农业推广中心的科技人员为国家公务员性质,科技人员待遇和工作配套设施及经费由国家负责,保障了韩国农业在科学指导下健康地进行。规模化:在政府的资助下,全国农村广泛地进行了公路、水利、生活与农村发展等方面的设施建设工作,现韩国农村基本达到了公路修到村、户,生产机械开到田边,使农村的村与村之间,特别是边缘、山区农业与外界能互通,为促使农业生产、经营逐步达到规模化,提供了必要的生产、生活条件。专业化:韩国主要是以中小专业协会和家庭农场为形式进行生产经营,政府大力支持农民自己建立专业化协会及家庭农场组织,农民充分做到“五个自己决定”。在各级农业推广中心的指导下,主要由农民自己决定种植什么作物,自己决定什么生产管理方式,自己决定怎样筹集生产资金,自己决定加工什么产品,自己决定怎样拓展销售渠道等,达到农民自己管理自己的目的。如韩国历洲郡镇南农业协会,协会有2 100多会员,其中有女会员约700多人,主要经营大米生产及加工和协会银行两项工作。协会建有一个22 000m2,以大米原料生产为主的年糕食品加工厂,协会管理人员和加工厂员工共78人。协会银行优先、优惠为会员提供生产发展周转资金,协会银行利润会员可按规定进行分利。2012年协会总收入达45 566亿韩元,会员年人均收入21亿多韩元,折合人民币约11万多元。韩国由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左右,到现在全国农民仅占全国人口的6.8%。因此,现在韩国要从事农业工作,国家是有一定的限制,而且人们也比较喜欢农业科技员及农民这类职业。

第一次参加农业部门组织的跨国参展活动,学到了很多在国内难学到的东西,开拓了视野。如山东七河生物科技股份公司主要生产菌菇,主导产品香菇菌棒和杏鲍菇产品销往国内、国际市场,为发展国际市场,在韩国投资合作建立了“中韩农产株式会社”和“昌华农产株式会社”两个企业,实施在“国内发菌,国外出菇,即销往市场”的办法,现主导产品香菇菌棒出口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年出口创汇约1 000万美元,促进了企业及产品向国际市场的开拓。

宜宾茶业企业现有国家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近20家。“中国·宜宾早茶”能否也在加强品牌宣传学习尝试。因此,走出国门不仅是推销产品,更重要的是学习先进、改变观念。

3 科学生态和谐发展“宜宾早茶”

坚持“宜宾早茶”为主导。建议以“宜宾早茶”为龙头,带动宜宾市其他的特色农产品共同发展。应集中打造“中国·宜宾早茶”为主导的特色公共区域品牌,培育、建立以国家级龙头企业为首的国家、省、市、县、乡五级梯级式龙头企业,实行产业化生产和经营;挖掘、开拓、发展宜宾茶文化、茶旅游等与茶相关的延伸产业,将宜宾茶叶产业及“宜宾早茶”打造成为本市继五粮液之后的又一个支柱产业和城市名片。

加强“中国·宜宾早茶”历史文化的宣传:紧紧抓住宜宾市茶、酒、竹三个突出的龙头产品,就是每年以年初的“中国·宜宾早茶节”,年中的“蜀南竹文化节”,年末的“白酒文化节”为平台,办好宜宾特色的“三节”。要尽量使“三节”各有重点,达到相互融合促进,加强宜宾特色历史文化及产品宣传的目的。

加快“中国·宜宾早茶”文化及旅游产业的打造。没有文化的产业,是没有生命力的产业,而茶文化、茶旅游产业的发展,将是促进宜宾茶产业健康、快速向前发展强有力的源泉和动力,应尽量利用具有宜宾特色的茶文化、酒文化、竹文化,使其得到相互促进、和谐、共同发展。近几年,为开发“中国·宜宾早茶”文化及旅游产业,宜宾市很多区县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如翠屏区正在建设的“金秋湖万亩生态早茶示范区”项目,长宁县2013年开始建设的“竹海万亩生态早茶创意园区”项目,就是在开发“中国·宜宾早茶”文化及旅游产业。我们虽也做了一些工作,但与沿海及四川的雅安市、乐山市及成都市的茶区相比,仍有差距。建议全市应统一科学规划、实施“中国·宜宾早茶”文化及旅游产业示范项目,特别是长宁县的“竹海万亩生态早茶创意园区”项目,是一个很有特色、发展前景较为广阔的“中国·宜宾早茶”文化及旅游产业项目,宜宾市委、市政府应大力支持并加快建设,争取在全市、乃至全国起到很有特色的示范作用。应积极鼓励、引导、支持农民土地流转,建立家庭农场和专业协会,实行规模化生产经营。通过对“中国·宜宾早茶”文化及旅游产业的打造,达到大力提高茶区农民的精神文化水平,使大量农民逐步转变成“中国·宜宾早茶”文化及旅游产业工人,从而促进宜宾市委提出的两化互动、城乡统筹战略,健康、快速实现。

加紧宜宾茶叶专业市场的规划建设。宜宾市没有现代化茶叶专业市场,与主产大茶区、早茶区很不相称,已经成为阻碍全市茶叶生产发展的瓶颈。因此建议由宜宾市规建局、商务局和农业局牵头具体负责实施,相关部门配合,瞄准国际、国内茶叶市场,企业化运作,并纳入宜宾市长江上游商贸物流中心总体规划,规划建设宜宾市现代化茶叶专业市场。争取把宜宾茶叶专业市场建设成为长江上游茶区的中心集散地、中转站,为外地客商与当地企业沟通、交易和宣传茶文化、特别是早茶文化提供一个重要的现代化交易和宣传平台。

种粮大户的『中国梦』

□李如平/巴中市巴州区农技站

梦是民族梦,也是种粮大户智能化、信息化的现代农业梦。

在种粮大户看来,种田能种出一番大事业,除了辛勤耕耘,更得益于党的惠农政策来化解种田靠天吃饭的风险;有农机帮忙,使大面积、规模化耕种成为现实。

梦之一:愿农民都学会科学种田

梁李,家住巴州区化城镇水观音村,1991年外出北京从事装修行业,2008年回乡创业,一次投入资金350万元,租赁土地36.67hm2,建生猪养殖场300m2,2012年种植玉米36.67hm2,产量24万kg,利用玉米喂猪出栏1 800头,年产值达1 852万元,创纯利65.8万元。他狠抓了“三新”,一是技术新,在区农技站指导下,他推广了双膜增温肥团育苗技术以及双行单株、定向打孔、复膜移栽和人工辅助授粉技术,较传统种植增产15.3%;二是模式新,主推了“小麦-玉米-大豆-秋洋芋-菜”和“玉米-辣椒-菜”高效模式,这样就由原来每公顷收入1.8万元上升到6.75万元;三是服务新,他投资5万余元,购置电脑5台,建起了农资连锁和信息服务网络,通过服务拉动销售。

在循环农业生产上,他采取了“粮喂猪-粪便入池-沼气-沼粪作肥”的生态循环模式,推动了洁净农业的快速发展。2008年采取了“一会二股”(专业协会+科技入股+农民土地入股)模式进行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耕种,解决人走地荒的问题,当年农民入股面积6.67hm2,同时推行玉米宽窄排列、双行单株、苗子分级、定向打孔、复膜移栽技术,当年收获玉米6.37万kg,尝到了从未有过的甜头。2012年农民入股面积达到36.67hm2,与农民签订保价收购(2元/kg)成品玉米23.8万kg(喂猪转化)、鲜食玉米超过17万kg(市场销售)。年产值达81.6万元,仅粮食一项创年利润28.56万元。他最大的心愿是:农民都能学会科学种田,每一块田都能实现丰产高产。

梦之二:多种地给儿子在城里买套房

王定福,家住化城镇白庙村,大儿子在学手艺,女儿和小儿子还在读书,眼瞅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感觉身上担子也越来越重。“我不希望小孩继续在乡下种地,干体力活太累,指望他们能走出农村,到城里去谋生”,王定福说。2012年他种地33.33hm2,挣了15万余元,2013年估计种地面积增加33.33hm2,收入要比去年翻一番,达到35万元。“几个娃儿慢慢长大了,得成家,没有房子哪个姑娘愿嫁?”目前,王定福已在新化城买了一套房,还缺一套,因此他还要继续努力。王定福说,村里的空地很多,60%以上村民外出务工挣钱,土地抛荒。种粮大户承包的土地越来越多,但他们享受的惠农补贴还远远不够,去银行贷款也很困难,望政府多扶持。

梦之三:盼望添置一批新农机

王志现,家住大茅镇白云村,年收入6.5万元。2013年1月初,他向该村困难户王文林、王志波等5户发放5 000元的大春购卖农用物资资金,使他们抓住了高产的关键季节。承包2.33hm2农田,产粮2.1万kg,这是他2012年交出的成绩单。2012年,他种植玉米1.33hm2,因为选用了优质、高产、抗菌能力强的杂交玉米品种,总产量超过1万kg。王志现也因此被表彰为“全镇种粮大户”,拿了1 000多元的奖金,成为大茅镇第一个种粮大户。

谈及未来,王志现希望提高种地的机械化水平,2013年想添置耕耘机、播种机、收割机。“一台机器就是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我手里流动资金不足,希望政府能多给种粮大户一些扶持政策,能把农机购置补贴再提高点。”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当人民或小或大的梦想得以实现之时就是伟大的中国梦实现之时。

猜你喜欢

早茶宜宾市宜宾
四川省粮桑复合种植现场培训会在宜宾市召开
宜宾市三江新区
扬州早茶的烟火气
独爱早茶
品早茶、吃火锅、撸串儿 大理至川渝150万人乘高铁“快旅漫游”
宜宾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宜宾面塑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探讨
宜宾(外四首)
宜宾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宜宾豆腐乳毛霉分离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