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肝素早期治疗小儿危重症血液高凝状态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3-06-28江少虎
江少虎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妇幼保健院儿科,广东 佛山 528300)
小剂量肝素早期治疗小儿危重症血液高凝状态的临床疗效观察
江少虎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妇幼保健院儿科,广东 佛山 528300)
目的 探讨小剂量肝素早期治疗小儿危重症血液高凝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27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抗感染和内脏器官支持治疗,实验组患者加用小剂量肝素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后PLT和FT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5d后D-二聚体、APTT、FDP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组患者治疗5d后小儿危重症评分(PCIS)[1]平均值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治疗5d后各凝血功能及危重症评分均趋于正常,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D-二聚体、APTT、FDP及危重症平均评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危重症患儿均表现为D-二聚体升高,应用小剂量肝素早期治疗小儿危重症血液高凝状态,对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有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显著。
小剂量肝素;早期治疗;小儿危重症;血液高凝状态
小儿危重症多伴有凝血功能紊乱,早期多表现为D-二聚体改变,血液处于高凝状态[2],临床上采取小剂量肝素治疗疗效显著。现对我院小儿危重症D-二聚体变化及小剂量肝素早期治疗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9年2月至2013年1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27例危重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危重症诊断标准且小儿危重症评分低于80分。随机将127例患儿分为实验组(n=63)和对照组(n=64),2组患儿在性别组成、年龄分布以及危重症评分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表1)。所有病例均排除原发性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他疾病引发的出血的患儿,所有患儿2d内均无使用任何抗凝药物的记录。
表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同时进行抗感染和内脏器官支持治疗。实验组患儿于收治当天给予小剂量肝素注射,剂量为0.25mg/kg体质量,每天4次,连续5d。检测2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5d后D-二聚体及其他凝血功能指标如血小板(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的变化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使用 SPSS17.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记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 果
2组患者治疗前后PLT和FT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5d后D-二聚体、APTT、FDP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组患者治疗5d后危重症平均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治疗5d后各凝血功能及危重症评分均趋于正常,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D-二聚体、APTT、FDP及危重症平均评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及危重症评分比较
3 讨 论
小儿危重症由各种致病因素对肌体造成严重损伤,血管内皮损伤及内皮下的胶原暴露,从而激活血小板及凝血酶导致高凝状态,有利于微血栓形成[3],进一步加重组织损害。本研究结果显示D-二聚体与小儿危重症具有关联性,危重症患儿均表现为D-二聚体升高,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因此D-二聚体动态监测可以作为小儿危重症鉴别的重要指标。临床应用小剂量肝素早期治疗小儿危重症临床疗效显著,对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有明显改善效果,主要是由于肝素的抗凝、抗血栓作用[4]。发现患儿D-二聚体明显升高时及时采用小剂量肝素治疗,治疗2d后患儿血液高凝状态得到明显改善,治疗5d后基本恢复正常,且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
本研究中采用肝素治疗后患儿危重症评分改善也十分明显,治疗2d实验组患儿评分多上升至80分,治疗5d后全部高于90分,较对照组变化幅度更大,见效更快,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总体来看,使用小剂量肝素早期治疗小儿危重症能够改善患儿血流动力学状况、改善器官功能障碍情况以及病情危重程度,检测患儿D-二聚体指标不仅是早期发现患儿危重症情况变化的依据,也是观察用药后临床疗效的重要指标,对评估患儿器官功能障碍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1] 宋国维.小儿危重病例评分[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12(5): 359-360.
[2] 林春旺,廖传胜,陈自棉,等.婴幼儿重症肺炎合并高凝状态52例及肝素抗凝治疗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5,20(4):236-238.
[3] 谭家荣.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中TXB2、6ket o-PGF1d 变化研究[J].江西医学院学报,1994,34(2):25-26.
R692.3
B
1671-8194(2013)19-01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