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墅规划设计中室内外空间设计相关性研究

2013-06-26马小冬

科学导报·学术论坛 2013年4期
关键词:私密性邻里空间设计

马小冬

【摘要】本文分析了在别墅规划设计中室外空间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别墅室外空间设计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几个方面探讨室外空间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如私密性、邻里空间、室内外空间的过渡等,从设计的角度提出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别墅;室外空间设计

一、不同的人群对空间要求不同

当人类处在室内空间环境包围中,其思想、情绪同时受到所处环境的深刻影响。空间环境的感觉效应是人类对空间的切身体验,不同的人群由于个体差异、文化差异等因素对空间的认知和理解是不一样的。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决定市场多样化,而且更多的划分出不同层次。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观念。生活方式对户型的影响,在普通公寓和别墅产品中效果完全不同。普通公寓住宅是求大同、存小异。而别墅由于室内外空间的充足和灵活,则是求大异、存小同。人们选择别墅,也就是选择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别墅规划之初,应该详细研究其可能的客户群的特征,了解其生活习惯、文化观念、价值取向乃至精神追求等人文因素,还有使用特征、消费特征等诸多方面。

二、别墅室外空间的私密性

以往很多别墅室外空间是规划后剩下的空间,本身私密性和功能没有考虑周到,只是有了庭院的面积,可以养花种草,但是这样的空间经常无法保证业主在使用的时候可以避免干扰。在别墅规划阶段开始,就应该对室外空间作出统一考虑,如何保证庭院的私密性,又要保证在庭院之中对外面的良好的视线。

很多人仍怀念四合院的特点,实际上四合院的特点就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特别具有私密感的室外生活空间,它的符合中国人特有的传统文化观念,这一点是四合院特有的,也是中国的特点。住在四合院,人与人之间能产生一种凝聚力与和谐气氛,同时有一种安全稳定感和归属亲切感。

独立住宅的最不利间距在六米左右,既不利于侧窗的开设也不利于侧院的使用,遗憾的是,目前独立住宅大多数项目恰恰如此。宅间距离要么远些、要么近些。调整卧室的位置与良好的社区规划布局,能有效改进独立住宅的私密性。从设计上分析,独立住宅的间距应在六米的基础上,适当扩大,利用树木绿篱等元素提高私密性;亦可把间距适当缩小,使相邻住宅开窗的错位更明显,也可提高私密性。独立住宅设置宽敞的屋顶露台,是目前开发商增加卖点的重要手段,但过多地设计不合理的露台和阳台使独立住宅产生视线干扰。

三、别墅室外的邻里空间

(一)邻里空间

居住空间不仅仅是城市地域空间内某种功能建筑的空间组合,还是人们生活、居住活动所整合而成的社会一一空间系统。居住空间从其本质上而言是一种社会空间,城市居住社区是一个由家庭、邻里等基本单位整合而成的社会、空间统一体,其中家庭是最基本的组织单元,若干具有密切交往和稳定交往与互动的家庭就形成邻里,若干个邻里的有机整合就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空间系统,即居住社区。邻里住户间的关系变化很大,有些地区邻里住户间只是点头、打一下招呼而已;有些地区关系很近,经常有交谈、互相帮助;有些妇女还经常在一起议论、交换信息,有时某家出了事,邻居们也会去安慰照顾。

(二)如何通过设计营造别墅中的邻里空间

别墅的邻里空间在设计中常被忽视,比起邻里关系,设计者们往往更注重私密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购买别墅的客户群已经在意识形态和观念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已经从过去简单的追求到了现在非常高的要求,他们都与朋友、与邻居共同交流,共同分享他们成功的喜悦。因此买一栋别墅不仅仅是买一栋房屋,更重要的是买到一群与自己经历相似,志趣相投的朋友作邻居,在一个温暖的、亲情的邻居氛围进行交往。这是别墅市场最近的发展趋势,所以应该有全新的组织空间形式满足他们的要求。应该在设计中有意识地采取不同的邻里空间模式,特别注重小群体的营造。

营造邻里氛围首先就应该有人们愿意置身其中的室外环境,只有停留才有可能发生交往,才有可能产生邻里关系。邻里空间讲究的是场所感,即人对场所的认同度。空间设计应以人的参与便利性为主,如中心庭院的碎石步道、木栈道、浅溪河石、廊架木椅等,设计多种参与景观的渠道。此外,便捷舒适的社区俱乐部也是营造邻里关系的一种好方式,在俱乐部中讨论的问题可以非常广泛和实际,这也是营造和睦社区的软环境,他们甚至可以经常讨论一些有关公共利益的东西,从而产生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当然,这里也需要把握合适的程度。

四、室内外空间的过渡

在所有的建筑类型中,别墅是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融合得最好的,因为有最多的机会创造丰富多变的室内外过渡空间,同时由于空间的复杂,别墅室内外过渡空间也是最难于处理的一种类型。由于很多别墅规划设计中的脱节,规划、建筑、景观分别由不同的设计师来完成,就形成了一些盲点、一些空白。比如在建筑和室外相交接的地方,那些露台、平台、阳台、建筑入口处、门斗、雨罩等位置的细节设计,经常是既不属于建筑师的工作,又不属于园林师的工作。因而缺乏深入的设计处理。而这些位置对于业主的生活体验又构成非常重要的一环。在环境行为学的研究中表明,人愿意在半公共、半私密的空间逗留,这样他可以既有对公共空间的参与感,又能看到外面人群或自然中的各种活动,如在阳台向远处眺望、在窗内向窗外看等。好的过渡空间设计能够极大地提高空间的可利用性与灵活性。

五、结语

随着别墅市场的日益发展,人们对于别墅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以前简单的炫富到现在的精神的更高层次的生活品质追求。别墅的规划设计也在向人性化靠拢,室外空间同样也在被更多的设计者关注,作为一个设计人员,在多方面的设计要求中要把室外空间设计的理念融入到设计中去,而不只是文本中的一句口号,设计需要更细致的研究,从最基本的问题——人的需求出发,创造更加人性化的居住环境。

猜你喜欢

私密性邻里空间设计
《室内空间设计》
“邻里+”铸就崇川社会治理“小康梦”
邻里图书馆
《SOHO模式下的现代办公空间设计—婚庆展示区效果图》
高娜作品——合一园艺空间设计
办公展示两不误的书桌
学校教育空间的公共性与私密性
邻里之间
“邻里党建”增强居民幸福感
刘鑫、叶满波、刘颖空间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