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动漫设计创意人才的培养
2013-06-26郑凤
郑凤
【摘要】动漫产业是新兴的知识密集型产业,人才需求量高,而中国目前的动漫行业人才大部分是由高校培养输送的。高校培养的动漫人才与市场需求有一定的差距,要促进我国动漫行业的发展,就必须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上下工夫,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动漫设计;人才培养;高校
长期以来,动漫行业的人才是由高校培养输送的,随着社会变化和行业需求的变化,高校的动漫人才培养与现实情况出现了不一致的情况。很多时候,高校的人才培养没有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总是处于一种滞后的情况,人才培养跟不上动漫发展的步伐,这导致了中国动漫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偏低。
由于动漫产业的品牌附加值大,已成为21世纪最具竞争力和前景的产业之一。在这一现状下,我国的动漫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政府、高校、企业等应该适应时代的需求尽最大可能的推动动漫行业发展壮大。要使动漫行业发展起来,其中最关键的是动漫设计人才的培养,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路盛章教授认为:“现代社会动漫是无所不在,无所不有,动漫已经不只是儿童的专利产品了,而是成为各行各业、各种人群喜闻乐见的文化信息传播和精神娱乐的重要形式。”动漫不仅仅是一个娱乐的载体,更加是与社会经济相连,两者之间息息相关,互为发展。
一、我国动漫界创作现状
从1926年的《大闹画室》开始,中国的动漫开始迈开了艰辛的步伐。在文革结束之前,中国的动漫产业几乎与市场脱节,只有一家专业的动画片制作厂,即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而且动画片的产量偏低。一直到80年代以后,中国的动画片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时期,尤其是1993年以后,政府不再限制产量,取消了政府收购,中国动画市场真正的开放了。在新时代新经济的大环境下,我国动漫行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缺乏创意理念和创意欲望
国产的动漫题材老套,没有创新性,很多人物形象都是抄袭其他的动漫,没有中国特色的动漫题材或者人物艺术形象。动漫界的创新率低下,设计人员热衷于改编,热衷于翻版,没有创造的欲望。
(二)缺乏创造的毅力
在人们的普遍思维中,无趣是国产动漫的代名词,看动漫就要看日本或美国的,尤其是日本的动漫一直是深入人心。于是,大家都“见异思迁”,对国产动漫不抱希望,导致了无论是动漫创作者还是正在学习的学生,都没有独自创造的毅力。
(三)缺乏创造的兴趣,缺乏创造的激情
在“国产动漫无趣”这一主体思维的影响下,动漫创作者的创造激情下降,没有激情、没有兴趣,那么又如何创造出高质量的动漫作品呢?
(四)缺乏创造观察力
动漫高于生活,源于生活。要想创作出好的动漫作品,就必须关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培养观察力、灵活性以及观察的深度和敏锐力。
(五)创造性思维严重匮乏
动漫最重要的就是创新,没有创新思维,没有创造力,创作出来的作品也将平平无奇,吸引不了观众的眼球。在高校的动漫教育中,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创新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二、人才培养的思考
针对中国目前的现状,人才培养主要是从高校着手。而高校在培养人才的时候应该与时俱进,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学校、企业、就业、市场等因素的变化,适当的更新教学内容,最大程度的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新思维的动漫设计人才。
(一)培养优秀的师资队伍
没有优质的师资队伍,学生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动漫设计人才呢?人才培养最基本的就是要在师资队伍的质量。只有高质量的教学力量,才可能锻造出优秀的人才。因此,关于人才培养的先决条件就是师资力量。
由于这是一门实创性很强的专业学科,因此,高校的动漫教师除了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外,还要有在动漫行业工作的相关经验。在教学中将课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培养出灵活、实用性高的动漫人才。如果是纯粹的专业性强、理论知识厉害,而没有实践经验,这样的教师很难让学生成功的从“学校”走向“市场”。
(二)优化课程设计
目前,很多高校的动漫专业的课程设计不太合理,除了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程外,其他的课程就主要是艺术设计和动漫软件学习。而动漫设计人才的培养应该更多的从市场出发,将学习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在课程设计上,应该将各个课程之间联系起来,拓宽专业口径,将学生往知识面广的方向发展。同时,加大实践课的数量和质量,让学生更多的在实践中体验动漫设计给人带来的快乐,激发兴趣,鼓励创造。
(三)培养创新性思维
动漫设计是一门创新要求很高的学科,没有创新,是很难走下去的。人们都喜欢看新奇的东西,老套刻板生硬的故事提不起人们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有计划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自己原创,培养学生的质疑、逆向思维,鼓励学生创新。
(四)校企结合的教学模式
将学校教育与现实社会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创性。校企结合的教育模式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教师走进企业。教师在企业里给已有的工作人员进行理论知识的专业指导,并在企业里学习到动漫生产的实践知识。在学校的教学中,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推动学生的发展创新。
第二,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到企业进行实践学习。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适时的走进企业感受真实的动漫设计,在实践中寻找出自己的弱点,并在以后的学习中努力的强化自己的薄弱环节,让自己得到全面的发展。
结束语
总之,当前中国的动漫市场急需人才,而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市场有点脱节。在此种情况下,学校的教育模式要适时的发生变化,适应市场的变化,让学生在市场中去学习、去创造。构建一种立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动漫设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