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药并用对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及生化代谢的影响

2013-06-12陈员秀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11期
关键词:针药抵抗胰岛素

陈员秀



针药并用对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及生化代谢的影响

陈员秀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佛山 528200)

观察针药并用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将63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肥胖指标及糖代谢生化指标。两组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治疗后BMI、WC、TG、FPG、HDL、LDL、HOMA-IR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1,<0.05)。治疗组治疗后BMI、WC、FPG、LDL、HOMA-I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1,<0.05)。针药并用是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症的有效方法。

针刺疗法;糖尿病;肥胖症;胰岛素抵抗;生化代谢;拔罐

糖尿病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不良生活方式的不断出现,糖尿病的发病率正以惊人的速度上升。目前有关糖尿病的研究主要以药物干预为主,而有关非药物疗法特别是针灸疗法治疗糖尿病的研究已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针灸疗法主要是通过调节机体自身的功能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单纯针灸治疗有一定的局限性。笔者采用针药并用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32例,并与单纯药物治疗31例相比较,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3例糖尿病患者均为我院内分泌科糖尿病专科门诊患者,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1.2 诊断标准

1.2.1 糖尿病诊断标准

按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专家委员会制定的标准[1],有糖尿病症状,空腹血糖≥7.0 mmol/L或(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实验2 h血糖(2HPG)≥11.1 mmol/L或(和)任何时间血糖≥11.1 mmol/L即可诊断。

1.2.2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参照1997年7月Diabetes Care杂志上刊登的糖尿病病因学分型标准,凡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符合下述条件之一者即可诊断为2型糖尿病。①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相对胰岛素不足;②胰岛素明显缺乏伴胰岛素抵抗。

1.3 纳入标准

①既往按WHO标准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者;②同时具备BMI≥24.0 kg/m2;③符合中医诊断标准;④年龄为25~75岁,性别不限;⑤现已用药(固定剂量剂型)3个月以上且病情基本稳定;⑥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的疗程进行针灸服药的及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收集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的患者;②1型糖尿病,有其他原因如下丘脑综合征、垂体瘤、库欣综合征、性腺减退症等引起的肥胖患者;③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④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⑤使用胰岛素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1.1 针刺治疗

取穴分两组,一组为气海、足三里、胰俞、肝俞、脾俞、肾俞;另一组为气海、足三里、中脘、天枢、太冲、大横、阳陵泉。两组穴位交替,局部常规消毒后,采用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出品的0.30 mm×40~50 mm毫针快速刺入皮下,背俞穴向脊柱方向斜刺,得气后施捻转补法,以针感向内脏深处放散为度,不留针,出针后局部拔罐10 min。余穴均施以平补平泻法,留针30 min,每隔10 min行针1次。每星期治疗2~3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5 d,连续治疗3个疗程。

2.1.2 药物治疗

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开始宜小剂量,即250 mg,每日2次,餐前或餐后口服;1~3 d后可加至250 mg,每日3次;如无特殊反应可逐渐加到500 mg,每日2~3次,或850 mg,每日2次。以后视病情调整剂量,每日总量一般不宜超过2000 mg,极量为每日3000 mg。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2.2 对照组

采用单纯药物治疗,药物、方法、疗程同治疗组。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3.1.1 一般资料

记录两组患者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2)、血压、腰围(WC,测量时以髋骨上及髂嵴上缘作为定位)等。

3.1.2 中医临床症状积分量表

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变化评分标准参照《中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对主要临床症状按无症状;偶尔出现、轻;经常存在、中等程度;持续存在、严重4个级别分别评为0、1、2、3分,进行症状积分。

3.1.3 糖代谢生化指标

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P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胰岛素(FINS),并按HOMA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 /22.50。

3.2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l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检验,等级资料采用分析,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组间齐性用方差检验,组内用检验进行显著性分析。以<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治疗结果

两组完成治疗共计56例,其中治疗组29例,对照组27例,共有7例患者因并发其他疾病和其他原因而中止治疗。

3.3.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0.05;与对照组比较2)<0.05

3.3.2 两组治疗前后BMI、WC及糖代谢各项生化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体重指数及糖代谢各项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治疗后BMI、WC、TG、FPG、HDL、LDL、HOMA-IR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1,<0.05)。对照组治疗后FPG、HOMA-IR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治疗后BMI、WC、FPG、LDL、HOMA-I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1,<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体重指数及糖代谢生化指标比较 (±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0.01,2)<0.05;与对照组比较3)<0.01,4)<0.05

4 讨论

肥胖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胰岛素抵抗则是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的共同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目前约有4千万糖尿病患者,其中2型糖尿病约占93.7%,而80%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超重或肥胖,74%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表明肥胖及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引起糖尿病发生的主要因素[2-6]。由于糖尿病合并肥胖胰岛素抵抗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且致死率高,而服药率及控制率却偏低,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对糖尿病及其肥胖症的研究已成为当今各国医学研究的重点之一[7-10]。

本研究主要针对糖尿病合并有肥胖的患者,研究表明,过食和少动是糖尿病和肥胖发病的两大主因。过食是热量摄入过多,一者食量过大,一者多食肥甘。食量过大,壅滞中焦之气,有碍脾胃升降,枢机不得斡旋,最终导致运化失职,脾气郁滞;多食肥甘,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所碍的也是中焦气机。少动是活动减少,脾主四肢、肌肉,活动的减少必然影响脾的健运。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脾不散精,物不归正化则为痰、为湿、为浊、为脂,进而变证百生。同时气机和运化是病机的根本,故涉及肝。肝主疏泄,助运化,多食少动又会导致肝气的郁滞,从而形成了肝脾郁滞的核心病机。

基于糖尿病合并有肥胖患者的病理特点,笔者在临床中采用健脾化湿、疏肝利气为主,方中选用足三里、中脘、天枢、水道、大横等以健脾化湿化痰;太冲、气海、阳陵泉等具有疏肝利气及恢复肝脏疏泄功能的作用;胰俞、肝俞、脾俞、肾俞为脏腑之气直接输注的部位,可调节脏腑功能。目前,针药并用是临床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由于针药并用的方式不同,其效果也不尽相同[11-12]。笔者推测针药并用治疗代谢综合征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其机制可能是一方面二甲双胍有比较大的消化道症状,通过与针刺配合治疗,可以降低药物的副反应,增强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度;另一方面针刺本身亦具有良好的降糖、降脂和减肥作用,药物通过与针刺结合可能进一步提高了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其确切的治疗机制,还有待于今后实验进一步证实。

[1] 关于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与分型[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8(1): 5-6.

[2] 曼英,陆广华,陈名道.糖尿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12-19.

[3] 孙健,卢秉慧,曾志平,等.电针配合穴位埋线对腹型肥胖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3,32(5):365-367.

[4] Shi Y, Zhang LS. Therapeutic idea and approaches to obesity with acupuncture[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05, 3(4):54-57.

[5] 王开成,来俊,邬伟刚,等.水针配合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3):147-149.

[6] 孙广山.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0):119-120.

[7] 吴玉泉,周春,郑伟,等.穴位贴敷辅助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8):537-539.

[8] 朱海涛.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代谢状态的临床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3,34(6):61-62.

[9] 瞿华,邓华聪,胡振平,等.2型糖尿病及肥胖患者血浆颗粒蛋白前体水平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3,29(7):570-574.

[10] Cheng L, Chen MG, Yang H,. Influence of acupuncture on insulin resistance in simple obesity patients[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07, 5(4):245-249.

[11] Xing GX. Treatment of 98 cases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by combined acupuncture and herbs[J].J Acupunct Tuina Sci,2010,8(5):295-296.

[12] Wu YC, Wu HG. Research progress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treating diabetes mellitus[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05, 3(6):50-54.

Effect of Acupuncture plus Medication on Insulin Resistance and Biochemical Metabolism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Coupled with Obesity

-.

.2’,,,528200,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plus medication in treating insulin resistance (IR) in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coupled with obesity.Sixty-thre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were randomized into a treatment group of 32 cases and a control group of 31 cases.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intervened by acupuncture and medication,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by medication alone. The TCM symptom score, obesity index, and biochemical index of glycometabolism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The TCM symptoms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changed after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 (<0.05).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control group in comparing the TCM symptom score after treatment (<0.05). The BMI, WC, TG, FPG, HDL, LDL, and HOMA-IR were changed significantly in the treatment group (<0.01,<0.05).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control group in comparing BMI, WC, FPG, LDL, and HOMA-IR after treatment (<0.01,<0.05).Acupuncture plus medication is an effective method in treating type 2 diabetes coupled with obesity.

Acupuncture therapy; Diabetes mellitus; Obesity; Insulin resistance; Biochemical metabolism; Cupping therapy

R246.1

A

10.3969/j.issn.1005-0957.2013.11.911

1005-0957(2013)11-0911-03

陈员秀(1966 - ),女,主治医师

2013-08-24

猜你喜欢

针药抵抗胰岛素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做好防护 抵抗新冠病毒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针药并用治疗癔症性失声验案1则
针药并用治疗舌咽神经痛验案1则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iNOS调节Rab8参与肥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