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2例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效果研究

2013-06-09傅国红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轮状病毒注射液心肌

傅国红

52例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效果研究

傅国红

目的对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资料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诊疗的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患儿104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炎琥宁注射液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治疗的疗效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体温、大便性状、大便次数以及呕吐情况等比较,研究组恢复的时间均比对照组恢复所需的时间短;两组临床疗效对照情况中,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61%,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治疗总有效率;且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CRP、IL-6及心肌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其治疗的疗效甚好,能够改善患儿腹泻、呕吐以及发热等症状,帮助患儿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临床使用的价值。

炎琥宁注射液;轮状病毒;腹泻

轮状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是双链核糖核酸病毒中的一种,且能够导致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会造成婴幼儿出现轮状病毒腹泻等症状,其中以 5岁以下小儿的发病率最高,严重者甚至会造成患儿的死亡[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资料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我院诊疗的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患者104例,其中男54例,女50例,年龄在0.5~3.6岁,平均年龄为(2.00±1.32)岁。脱水的程度:轻度脱水为73例,中度脱水为31例。

1.2 分组与治疗方法

1.2.1 分组方法将104例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做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炎琥宁注射液治疗。研究组52例患儿中,男29例,女23例,年龄为0.5~3岁,平均年龄为(2.00±1.04)岁,且轻度脱水39例,中度脱水14例;对照组的52例患儿,男27例,女25例,年龄为0.5~3.6岁,平均年龄为(2.00±1.43)岁,且轻度脱水34例,中度脱水17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脱水的程度以及疾病的分类的比较均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治疗,根据患儿病情,及时调整患儿酸碱平衡、水电解质等症状,并给予对照组利巴韦林10~15mg/kg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天加静脉滴注炎琥宁5~10mg/(kg•d)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患儿[3]。

1.3 评定标准参照《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中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显效,治疗72小时后患儿粪便的性状以及腹泻的次数均恢复正常,全身的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h后粪便的性状以及腹泻的次数减少了50%且粪质增多,全身的症状得到改善;无效,治疗72h后,患儿未达到有效的标准,甚至恶化。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并分析处理,一般资料用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组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且P<0.05时,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症状恢复情况对照研究组和对照组体温、大便性状、大便次数以及呕吐情况等恢复的时间对照中,研究组恢复的时间均比对照组恢复所需的时间短,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临床疗效对照研究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对照中,研究组显效41例,占78.85%,有效7例,占13.46%,无效4例,占7.69%,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显效33例,占63.46%,有效11例,占21.15%,无效8例,占15.38%,总有效率为84.62%。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血清CRP、IL-6及心肌酶水平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3d前后的血清CRP、IL-6及心肌酶水平比较中,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血清CRP、IL-6及心肌酶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血清CRP、IL-6及心肌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儿,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症状恢复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症状恢复时间比较(±s)

组别n体温恢复情况(d)大便性状(d)大便次数(d)呕吐情况(d)研究组 52 1.76±1.58 3.34±1.54 3.84±1.49 1.82±0.69对照组 52 2.56±1.87 4.97±2.11 4.79±1.67 2.14±0.76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CRP、IL-6及心肌酶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CRP、IL-6及心肌酶水平比较(±s)

组别n时间 CRP(mg/L) IL-6(pg/ml) CK-MB(U/L)研究组 52 治疗后 3.53±0.43 18.28±2.35 6.36±1.58治疗前 6.15±1.13 26.58±4.57 27.38±5.41对照组 52 治疗后 5.27±0.57 21.37±2.63 10.54±1.86治疗前 6.33±1.12 25.75±4.76 27.31±5.29

3 讨论

轮状病毒属于小儿腹泻中最为常见的病原体之一,主要是由于小肠上壁细胞受感染而导致细胞受损,导致婴幼儿腹泻。临床研究显示,由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约占40%左右。其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粪口进行传播,亦可通过呼吸道传染。

轮状病毒极容易侵入到肠道的内部,并在小肠上皮细胞中复制,致使上皮细胞坏死和空泡样变性;导致小肠绒毛肿胀,使其变短或不规则;而且肠黏膜上皮细胞易脱落、排列紊乱以及数量减少,使其吸收水、电解质的能力降低,最终导致婴幼儿出现腹泻。

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腹泻、发热以及呕吐等,严重者还会出现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脱水、营养成分的吸收出现障碍等症状,甚至会影响患儿健康生长及发育,危及患儿生命。另外,有研究显示,轮状病毒不仅能够影响患儿胃肠道,在一定程度上还会损害患儿的心肌等。

炎琥宁主要是从中草药——穿心莲中所提炼出来制成的,具有解毒、清热以及燥湿等功能,其抗病毒效果甚好,而且是治疗感染性疾病较为有效的治疗药物。在现代药理的研究中发现,穿心莲内酯能够阻断肌苷酸的转化,抑制肌苷酸磷酸脱氢酶,达到抗病毒的目的;并且能够缩短戊巴比妥钠造成的睡眠潜伏期,起到镇静的作用;还能够促进肾上腺皮质的功能,增强患儿机体抗感染的能力,并且缓解由轮状病毒引起的发热症状,促进机体体温的恢复。

本次研究表明,采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后,研究组患儿体温、大便性状、大便次数以及呕吐情况等恢复时间研究组恢复的时间均比对照组恢复所需的时间短;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治疗总有效率;且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CRP、IL-6及心肌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儿,改善的程度较为明显。

综上所述,采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能够改善患儿腹泻、呕吐及发热等症状,提升治疗的疗效,缩短患儿的病程,帮助患儿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在临床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1] 管玉成,曹苏.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7):22-23.

[2] 任少敏.炎琥宁注射液在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6):253-254.

[3] 肖喜庆,杨海涛.炎琥宁注射液灌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41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1(11):137-138.

R453

A

1673-5846(2013)06-0264-03

四川省成都儿童专科医院,四川成都 610000

猜你喜欢

轮状病毒注射液心肌
猪轮状病毒病及其防控措施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说一说轮状病毒疫苗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血必净注射液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