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糖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013-06-09吴晓秋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出血性高血糖急性期

吴晓秋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糖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吴晓秋

目的就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糖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之间所收治的17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都在起病24h内入院,均不口服任何影响血糖的药物,然后在空腹状态下对患者的静脉血进行抽取,血糖值应该采用血浆葡萄糖氧化酶法来进行测定。结果76例出血性卒中组患者中空腹血糖水平为(8.65±2.37),SSS 评分为(27.54±19.02);而94例缺血性卒中组患者中空腹血糖水平为(6.38±2.23),SSS 评分为(42.95±12.87)。62例正常血糖组患者中空腹血糖水平为(5.52±0.48),SSS 评分为(45.96±13.65);108例高血糖组患者中空腹血糖水平为(8.64±2.68),SSS 评分为(30.81±17.98)。与非老年组相比,老年组血性卒中组的病情要明显重很多。与老年缺血性卒中组和非老年组相比,老年出血性卒中组的死亡率要明显高的多。结论应该积极检测血糖、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才可以有效地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避免患者受到较为严重的脑损害。

预后;脑卒中;高血糖;急性期

近年来,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病情凶险,病死率、致残率高。目前,针对此病尚无特异性手段。其病因主要是由于脑缺血而导致出现一系列生化级联反应[1],最终引发缺血症状,导致神经元凋亡,造成脑部功能障碍,一旦发生脑卒中,30%的人会丢掉生命,70%的有幸得到及时、合理的救治而活下来,但通常要面临瘫痪、残疾、抑郁等并发症的威胁[2]。值得注意的是,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通常都会合并出现高血糖症,本文就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糖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之间所收治的17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102例,女68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为(60.2±3.45)岁;76例为出血性卒中,其中7例为非老年患者,69例为老年患者;94例为缺血性卒中,其中15例为非老年性患者为79例。

1.2 方法全部患者都在起病24h内入院,都不口服任何影响血糖的药物,然后在空腹状态下对患者的静脉血进行抽取,血糖值应该采用血浆葡萄糖氧化酶法来进行测定。利用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来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0~58分),≥26分为轻、中度,<26分为重度[3]。

2 结果

2.1 按卒中类型分组比较从表1可以看出,76例出血性卒中组患者中空腹血糖水平为(8.65± 2.37),SSS 评分为(27.54±19.02);而94例缺血性卒中组患者中空腹血糖水平为(6.38±2.23),SSS评分为(42.95±12.87),两者具有较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两组空腹血糖、SSS 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空腹血糖、SSS 评分比较(±s)

组别 n 空腹血糖 SSS 评分出血性卒中组 76 8.65±2.37 27.54±19.02缺血性卒中组 94 6.38±2.23 42.95±12.87

2.2 按空腹血糖水平分组比较从表2可以看出,62例正常血糖组患者中空腹血糖水平为(5.52± 0.48),SSS 评分为(45.96±13.65);108例高血糖组患者中空腹血糖水平为(8.64±2.68),SSS 评分为(30.81±17.98),两者具有较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表2 卒中后正常血糖组与高血糖组病情比较(±s)

表2 卒中后正常血糖组与高血糖组病情比较(±s)

注:与正常血糖组比较,P<0.01

组别 n 空腹血糖 SSS 评分正常血糖组 62 5.52±0.48 45.96±13.65高血糖组 108 8.64±2.68 30.81±17.98

2.3 老年与非老年组病情程度从表3可以看出,与非老年组相比,老年组血性卒中组的病情要明显重很多,两者具有较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表3 老年与非老年组病情程度比较(%)

2.4 老年与非老年卒中预后比较从表4可以看出,与老年缺血性卒中组和非老年组相比,老年出血性卒中组的死亡率要明显高的多,两者具有较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表4 老年与非老年卒中组预后比较[n,(%)]

3 讨论

脑卒中急性期血糖升高在临床中十分常见,国外有报道其发生率为40%[1]。国内有文献报道[2-3],无论是缺血性还是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加重均与血糖增高密切相关,且加重程度与血糖增高水平呈正相关。其可能机制[4-5]:①脑卒中后患者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刺激丘脑-垂体-肾上腺-靶器官系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分泌增加,诱发了糖原的异生,并降低糖原的利用,使血糖升高;②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存在胰岛素抵抗状态,器官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使葡萄糖的代谢利用减少,外周组织糖利用减少,脑内糖过多,导致血糖升高。本研究结果表1可看出,血糖升高的水平,出血性卒中高于缺血性卒中(P<0.05),原因可能是出血性卒中比缺血性卒中更急,机体应激反应更强烈,所以血糖升高越明显[6-8]。从表2可以看出,62例正常血糖组患者中空腹血糖水平为(5.52± 0.48),SSS 评分为(45.96±13.65);108例高血糖组患者中空腹血糖水平为(8.64±2.68),SSS 评分为(30.81±17.98),两者具有较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合表1,出血性卒中较缺血性卒中血糖升高明显,病情也更重。从表3、表4中可看到,与非老年组相比,老年组血性卒中组的病情要明显重很多,两者具有较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与老年缺血性卒中组和非老年组相比,老年出血性卒中组的死亡率要明显高的多,两者具有较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总之,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基本上都会出现明显的血糖升高现象,且血糖增高水平与病情加重程度息息相关。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而言,预测病情的参考指标之一就是早期血糖水平。所以,应积极检测血糖、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才可以有效地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避免患者受到较为严重的脑损害[9-10]。

[1] 郑大明,谢宜.应激性血糖升高对脑卒中近期预后的影响(附 121例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6(02).

[2] 陈静.应激性血糖增高对急性脑卒中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05).

[3] 余治平.高血糖与脑卒中的临床和预后关系[J].中国医药导报,2008(16).

[4] 许启伍.急性脑卒中患者血糖的改变及预后[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07).

[5] 姬莉,刘夕珍,张宙,等.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糖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2).

[6] 许启伍,王先放.急性脑卒中患者血糖的改变及预后[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5(04).

[7] 常卫国,姜昊,颜爱英,等.血糖水平与脑卒中病情变化关系[J].临床荟萃,2007(01).

[8] 王和平.急性脑卒中患者内科并发症对其预后影响的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16).

[9] 郑新权,刘文荣,戚士祥,等.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617例临床分析[J].安徽医学,2009(09).

[10] 陈雨,仇妍,朱立平.脑卒中患者血清心肌酶谱及血糖变化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外医疗,2008(34).

R446.1

A

1673-5846(2013)06-0395-03

崇左市人民医院,广西崇左 532200

猜你喜欢

出血性高血糖急性期
PAI-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和血管再闭塞的相关性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血糖超标这些都不能吃了吗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脑卒中急性期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要点分析
院前严重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两种液体复苏分析
UCP2基因敲除小鼠在高血糖加重脑缺血损伤模型中的应用
高血糖相关偏身投掷和舞蹈症的CT及MRI表现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