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西他赛合吡柔比星治疗老年晚期乳腺癌48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3-06-07张爱良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8期
关键词:吡柔比星微管乳腺癌

张爱良 刘 芳

江西省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江西 宜春 336000

多西他赛合吡柔比星治疗老年晚期乳腺癌48例临床疗效观察

张爱良 刘 芳

江西省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江西 宜春 336000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合吡柔比星治疗老年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6例老年晚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多西他赛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多西他赛合吡柔比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8.3%,对照组为3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获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主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吡柔比星治疗老年晚期乳腺癌效果显著,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多西他赛;吡柔比星;老年晚期乳腺癌;临床疗效

乳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及健康。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不断提高,因此探讨有效的治疗措施已经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联合化疗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而化疗药物中,蒽环类药物效果最为突出,紫杉醇类药物具有独特的抗肿瘤活性,因此两种药物联合在乳腺癌治疗中使用[1]。笔者对我院收治的96例老年晚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96例老年晚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60~76岁,平均年龄68.9岁。患者预生存期均>3个月。依照1997年国际抗癌联盟TNM分期标准,所有患者均为Ⅲ-Ⅳ期,经活检病理确诊。患者Karnofsky评分均>70分。其中单纯癌15例,小叶癌16例,髓样癌16例,浸润性导管癌36例,粘液腺癌13例。对患者进行胸部CT、上腹部CT、颅部MRI等检查发现胸壁转移11例,脑转移3例,胸壁软组织转移15例,骨转移19例,腋窝淋巴结转移21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国产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注,每21天为1个周期。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联合吡柔比星50mg/m2静脉滴注,治疗周期同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1天均口服地塞米松8mg,2次/天,连续服用3天,减少体液潴留及防止过敏。治疗过程中均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电监护。

1.3 疗效判定 依据WHO实体瘤近期客观疗效标准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及进展。其中治疗总有效为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的总和,临床获益率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及稳定总和,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期后进行初步疗效判定,并在4周期后进行二次确定[2]。

1.4 安全性分析 毒副作用依照WHO抗肿瘤药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进行划分0度、Ⅰ度、Ⅱ度、Ⅲ度、Ⅳ度。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 “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临床获益率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临床获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临床获益率比较

2.2 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腹泻,2例脱发,3例心悸,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对照组患者出现1例腹泻,3例脱发,1例心悸,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未进行处理,均在两天内自行消失,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常采用联合化疗手段治疗晚期乳腺癌,紫杉醇类药物是临床常用药物且治疗效果已经被证实,患者长期生存率显著提高,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治疗较为彻底。多西他赛作为常用的紫杉醇类抗肿瘤药物,能够结合游离的微管蛋白,促进微管蛋白装配成稳定的微管,同时抑制微管蛋白的积聚,导致已经丧失功能的维管束的产生,固定微管,抑制细胞分裂,从而达到抗肿瘤的目的。吡柔比星能够快速进入癌细胞,并抑制核酸合成,杀灭癌细胞,治疗中药物对骨髓及心脏的毒性明显较低,因此具有较高的抗肿瘤活性。两种药物联合使用不会产生交叉耐药性,同时可产生协同作用,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采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由此可知,多西他赛联合吡柔比星治疗老年晚期乳腺癌临床效果显著,同时安全性高,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控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魏文嵩,熊秋云,王安安,等.吡柔比星联合化疗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2008,28(11):28-29.

[2]谢林浩,刘驯炎.多西他赛联合吡柔比星或顺铂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51例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03(21):54-55.

R737.9

A

1007-8517(2013)18-0096-01

2013.07.16)

猜你喜欢

吡柔比星微管乳腺癌
微管调控成骨细胞功能的研究进展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胡萝卜微管蚜
——水芹主要害虫识别与为害症状
豆科植物微管参与胁迫响应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微管及其靶向制剂在骨肉瘤细胞凋亡中的研究进展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不同灌注方法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性比较
吡柔比星与阿霉素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