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质疏松症30例临床疗效分析

2013-06-07何玉权何永丰江文涛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8期
关键词:胸闷骨质疏松症西医

何玉权 何永丰 陈 锋 江文涛

江西省瑞昌市桂林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西 瑞昌 332200

骨质疏松症30例临床疗效分析

何玉权 何永丰 陈 锋 江文涛

江西省瑞昌市桂林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西 瑞昌 332200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康复率,就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方法:观察30例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n=15)和对照组 (n=15),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4%;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0%,两组之间差异显著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康复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骨质疏松;临床疗效;观察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的发病率较高,不仅对患者的身体机能的正常发挥造成损害,还给患者的心理造成阴影,严重危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1]。我院对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骨质疏松患者分别予以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骨科接受骨质疏松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安排患者进行常规外科检查、X线、骨密度检测等局部和全身检查,确诊30例患者均符合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

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15例。其中观察组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54~78岁,平均年龄为(62.6±5.2)岁,患者的病程在1~5年。对照组男性5例,女性10例,年龄52~83岁,平均年龄为(64.2±5.7)岁,患者的病程在1~7年。据统计,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的西医疗法对对照组的15例患者进行治疗,给予患者服用氯磷酸二钠片进行治疗,用法用量为:口服0.4g/次,3~4次/d,持续用药3个月为一个疗程。

1.2.2 观察组 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观察组的15例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服用氯磷酸二钠片的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加味,具体处方:熟地15g,山萸肉15g,淮山药15g,泽泻15g,牡丹皮15g,茯苓15g,龙骨15g,炙首乌15g,每日1剂,水煎服,持续用药3个月为一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结合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的相关规定和标准对本研究30例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腰骶疼痛、驼背、骨折、胸闷、呼吸困难、背疼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彻底消除,日常生活能够自理的治疗效果为显效;腰骶疼痛、驼背、骨折、胸闷、呼吸困难、背疼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明显改善和控制,日常生活中偶然出现腰痛、胸闷,基本能够自理的治疗效果为有效;腰骶疼痛、驼背、骨折、胸闷、呼吸困难背疼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未发生任何变化,甚至加重的治疗效果为无效[3]。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活动所得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的30例患者在接受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 (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n(%)]

3 讨论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的日益老龄化,各类老年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骨质疏松作为一种全身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酗酒、嗜烟、挑食等不良的生活习惯都是引发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氯磷酸二钠片作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的常用药物,是一种骨代谢调节剂,具有较强的抑制骨吸收的作用,使患者的疼痛得到舒缓和改善[4],但是西医治疗无法从根本上治愈骨质疏松。中医认为 “肾藏精,主骨,藏真阴而寓元阳,为先天之本”,所以肾精亏虚是导致骨质疏松的根本原因,补肾为先、健脾益气、活血通络以便能够实现标本兼治是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的三条基本原则。结合本次研究活动的结果,研究发现,与传统的西医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更加理想,有效的提高了患者康复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更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

[1]何明清.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36例 [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08):209.

[2]刘晓堃,等.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13.

[3]陈细明,邱荣标,蔡树辉,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症53例 [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29(01):27-28.

[4]仲影.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观察 [J].健康之路,2013,12(04):278.

R681

A

1007-8517(2013)18-0068-01

2013.08.27)

猜你喜欢

胸闷骨质疏松症西医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胸闷气短就医前先做五项功课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胸闷气短就医前先做六项准备
张竹君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西医
胸闷 疾病发病前兆
胸闷,疾病发病前兆
骨质疏松症患者种植治疗的研究进展
清热解毒止痛散联合西医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