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在版编目数据共享研究
2013-06-06卞丽芳倪典夏郭以建
卞丽芳 倪典夏 郭以建
(1.江苏大学图书馆 江苏 镇江 212013;2.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苏 南京 211189)
图书订购工作是图书馆资源建设中的关键环节,中标的图书经销商(或称书商、图书供货商)及一些重点出版机构均会提供订购书目数据。图书馆订购人员为保证核心馆藏资源建设以及满足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会尽量多地从网络(网上书城、读书网站、网络社区、学科名人的博客)、电视、报纸等各种信息渠道获取书目信息。来源众多的书目订购数据导致书目数据重复率居高不下,增加了图书馆订购人员的无效劳动,降低了工作效率,影响了图书订购的速度和质量。
1 订购书目数据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关键是文献资源选择,而选择文献离不开书商和出版社提供的书目数据,书目数据构成了图书馆、书商和出版社三者之间关系的纽带。从出版者来讲,发行量决定着其根本利益,通过书目数据可以增加发行渠道,提高每种图书的发行量。而书商会尽量多地搜集新书的出版信息,因为要实现利益最大化,所以书商可能选择高折扣的文献提供给图书馆,而一些专业性强、折扣低的文献出版信息图书馆较难从书商处获取,会导致图书馆有些核心馆藏的缺藏。对高校图书馆而言,应广泛地搜集文献出版信息,选择适合本校学科的专业性图书入藏,建设有自己特色的馆藏资源,充分满足本校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所以,图书馆、书商和出版社三者之间是矛盾而统一的联合体。
2012年4月1日至4月30日,书商和出版社为江苏大学图书馆提供的订购书目数据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各方所提供的总计43 103种书目订购数据中,重复数量为12 060种,重复率高达27.98%,不重复数据为31 043种。该馆当月订购3 802种,实际适藏率为12%。比对2011年全国出版行业出版中文图书290 359种[1],综合性大学图书馆适合入藏的文献种类约为3.5万种,适藏率约12.05%,与此基本吻合。从订购数据适藏率与出版时间的关系来看,适藏图书随出版时间而呈下降趋势,但出版时间较早专业性强的图书,其出版时间并不影响其适藏率(参见表1中2010年前出版的文献)。
表1 2012年4月用于订购的书目数据
图书馆选择文献资源具有品种丰富、时效性强等特点,除了依靠书商,还应与大型的文献出版发行机构进行联系,以获得全面的书目信息。按出版机构统计,综合性大型出版社因发行渠道多,各方提供的订购书目数据来源丰富,图书馆的书目数据重复率较高,而专业性强的出版社发行渠道少,数据重复率则相对较低。
目前图书馆订购书目数据因来源渠道不同而导致重复量大,原因在于书商或出版社均无法提供一个可以按需进行选择性下载书目的通用数据交互平台,来有效地满足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需要。书目信息是图书馆选择文献的一个重要工具,如果能建设一个开放的技术平台,保证书目数据的规范性、通用性和平台资源的开放性,并保证各方的利益,形成共建共享、良性互动,满足图书馆或相关个体共享书目订购数据的需要,对图书馆的文献订购工作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2 书目数据的规范控制是实现书目资源共享的前提
目录控制是根据公认的编目标引和分类标准,发展和维护一个所有出版资料的描述体系,以标识检索和存取这些资料[2]。书目控制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书目资源建设,加强书目资源建设的一致性,为全社会所有的使用者提供书目资源共享的基础工作。我国在1993年开始正式实行的图书在版编目(Cataloguing in Publication,简称 CIP),就是一种规范控制的书目数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5年在有关在版编目的国际调查报告中指出:“在版编目的目的是在有关文献被出版以前,向出版商提供编目数据,以便使这些数据能够被印在该出版物中。通过这种办法,出版物和它的编目数据可以同时被图书馆、书商、书目编撰人和其他需要这一数据的人们所利用。”[3]从报告中可以确定,在版编目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为了让在版编目数据被各方利用而存在的。
出版业是在版编目数据的源头,其工作人员根据《图书在版编目数据 GB/T12451—2001》、《图书书名页》、《普通图书著录规则》、《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文献主题标引规则》等相关标准进行在版编目数据的编制。如果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减少图书销售商和图书馆业界的重复劳动,并进一步推动出版业、销售商与图书馆统一建设和使用规范的书目数据格式,以及统一的书目数据资源,能够拓展在版编目数据的强大功能,促进书目数据的资源共享。实施在版编目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达到一次编目多次利用,节省人力、物力,要实现以在版编目整合征订目录、图书馆目录,需要对现行在版编目的著录进行改造,使其提供详尽的书目信息[4]。因此,如果出版者对书目信息的在版编目,能够满足下游不同客户对书目信息共享的需求,出版社在原来在版编目的著录规则基础上,对现行的在版编目著录进一步规范,并适当增加摘要、读者类型、重印本等著录字段,这将促进书目资源共享。
3 书目数据资源共享有利于知识生产链中的各方利益
根据市场需求,以实现知识流动、知识传播、知识转移、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为目的,对知识进行组织、加工、产出、销售等的一系列活动,这种知识资源活动过程中形成的链式结构就是知识生产链。知识生产链是整个社会知识链中的一个节点。
图书是知识产品的一种,图书的出版、发行、销售、使用等诸环节构成图书的知识生产链。在版编目数据是知识生产过程中伴随图书的出版而产生的书目记录。如能从知识生产链源头开始利用在版编目数据,并随知识生产链的流程进入各环节各行业,成为一次生产多次使用的知识产品,可以减少相关行业的重复劳动,增加社会隐性效益。
3.1 有利于出版发行
随着市场经济日益渗透,CIP为出版发行业的行业管理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利于其作为图书的宣传报导,扩大图书影响,增加发行量[4]。利用通过CIP中心审核的目录数据,作为图书预订目录来源数据,一方面减少了图书预订目录的不确定性,提高了图书订购率和书商的到货率,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出版部门更正确地预测市场需求,减少了出版发行业的市场风险,更利于出版业的良性发展。如果所有出版机构的CIP数据能够规范,那么图书发行部门所采用的标准化书目数据将会使得知识产品即图书更广泛地推向市场,甚至推向国外市场,促进中国文化的世界性交流。
3.2 有利于书商获利
书商的趋利性,决定其目标是降低成本,增加图书的销售量。当前用于图书订购的书目数据工作处于一种重复建设状态,造成了书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增加了销售成本。由书商独立加工的书目数据质量差,如错误的ISBN号、丛书项著录的不规范、年鉴等连续性出版物著录不一致等,会导致图书馆部分核心馆藏的缺藏,从表1中可以看出,一个月内共有1 175条订购书目数据缺少出版时间。书商雇佣人员在编目的业务能力与水准上存在的差距,会影响图书馆采访订购书目数据的完备性,不利于图书馆的图书订购。如果采用统一的书目数据,可以减少书商自建订购书目数据的工作量,降低销售成本。
3.3 有利于图书馆图书订购的精准性和核心馆藏
利用规范的书目订购数据,便于图书馆的查重、订购,保证图书馆的核心馆藏建设。图书馆是知识生产链下游的用户,用尽量少的投入,获取丰富、完备、规范的出版发行信息,满足各学科读者的教学、研究的需求,是图书馆的工作原则。如果知识生产链上游能提供规范的、出版信息同步更新、价格低廉的、具有可共享性的订购书目数据,会有利于图书馆工作。图书馆作为知识生产链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不只是利用出版业和书商提供的书目数据,更需要积极地参与到出版发行环节和涉及跨行业书目交换的各项相关规则的制定工作之中,以提高跨行业书目共享的可能性[5]。
知识生产链中只有充分保证其各个环节的利益,才能形成良性的循环。图书馆应该参与知识生产工艺流程,在整个知识生产链中,重组流程,跨行业的协作。各行业在知识生产链中互相渗透、互相依赖、互相信任,才能共同发展,互利互惠。
4 书目数据与区域共享平台的构建
在版编目数据是在知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书目记录,可有效地避免相关行业的社会性重复劳动。在Lib2.0环境下,以在版编目数据为基础构建一个出版社、图书销售商与图书馆共建共享的书目数据平台,为图书订购及书目需求的用户提供规范的、便利的书目数据显得十分必要。
4.1 开放性的原则
书目数据平台需要具有开放性,应该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系统。在系统中,图书供应商、图书馆和用户都是系统中重要的节点,都是这个平台中相关数据的输入、输出端口,新的数据源源不断地进入该平台系统,是该系统能够健康运行的根本保证。开放性不仅存在于知识生产链内部,而且贯穿于知识生产链之间。只有遵循开放性的原则,该系统才能形成一个动态稳定的构造,促使整个图书供应链能够获得良性的发展。
4.2 兼顾各方利益
书目数据平台运行要充分考虑各成员的需求,兼顾各成员的利益。知识生产链中的各个成员都是独立的社会个体,各自的利益诉求都应得到保证,否则会影响知识生产链的平衡和发展。平台参与各方的相互关系已从单纯的提供文献资源转到彼此之间保持长期信任与互利的关系,通过建立和保持这种更有价值的知识生产链合作伙伴关系,使得知识生产链参与者赢得用户信任,从而提高整个知识生产链的收益率。
4.3 机制建设
书目数据平台需要具有参与个体的共享性,建立一个普遍受惠的机制。在知识生产链中,使用的个体越多,产生效益越大。通过平台成员充分的共享提高平台的效益。书目数据平台具有极大的开放性,知识生产链的各个个体之间可以充分利用该平台相互交流、彼此协作,大大加快知识生产链的协调均衡发展,便于各个行业之间能最大程度地有机联合,让知识共享落到实处,在良性循环中扩大协作的范围。
4.4 建立区域性书目数据共享平台
考察现有的知识生产链机制,不难发现,建设全国性在版编目数据共享平台有一定的难度。有相当技术实力、对图书馆工作非常了解的大型图书馆管理软件制作公司(如江苏汇文软件有限公司、深圳科图自动化新技术应用公司)可以建设区域性书目数据平台,搭建为出版社、图书销售商、图书馆、书目编撰人等提供可下载在版编目数据的共享平台。有合作关系的出版社可以将已经通过新闻出版总署审查的在版编目数据及时上传到网络平台上,保持数据的同步维护与更新;无合作关系的出版社可以通过相关的书商或图书公司同步上传数据。图书出版者、图书销售发行者、图书馆乃至各种潜在的书目数据使用者都能够通过该网络操作平台,按照个性化的需求免费下载所需要的书目(上接第19页)数据(见图1),使书目数据能真正起到沟通图书馆、读者、出版社、图书发行部门之间的桥梁作用。利用此平台,构建更大范围的书目数据资源共享体系。
图1 书目数据共享平台流程图
5 书目数据资源共享的发展愿景
在版编目不可能解决书目数据共享中存在的所有问题,但将它作为书目数据共享工作的出发点,来增强出版发行营销、文献信息机构之间的协同工作能力,将对书目数据共享乃至全社会的文献资源共享起巨大的促进作用[6]。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借助于在版编目数据媒介,伴随知识生产链流程,通过图书馆与书商、出版商、读者的合作,图书馆之间的合作,进行各种跨部门、跨行业的广泛合作,发挥各方的力量,把在版编目数据平台的建设、特别是国家书目数据平台的建设纳入国家文化建设的范畴,将对我国的图书出版、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影响。
参与文献
[1]新闻出版总署.2011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EB/OL].[2012-08-09]http://www.gapp.gov.cn/cms/html/21/1392/201208/762198.html.
[2]顾犇.国际图联书目控制部和国际书目控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32(4):80-82,86.
[3]白阳,沙红叶.谈谈我国实行图书在版编目[J].出版工作,1988,(4):98-105.
[4]曾照云.图书在版编目(CIP)研究述评[J].现代情报2006,26(11):94-96.
[5]朱青青,王彦侨.关于编目共享模式的几点思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4):31-33.
[6]纪洪权.信息资源共享下图书在版编目问题研究[J].编辑之友,2012,(2):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