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成长需求与辅导员队伍建设匹配性研究

2013-06-06苏镇松朱钧陶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课题组队伍辅导员

苏镇松,朱钧陶

高校辅导员队伍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跟日常管理服务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新时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全球化,90后大学生逐渐成为大学生中的主体,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相对短缺的教育资源和相对落后的教育理念形成矛盾,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也因此面临这严峻的挑战,研究新形势下大学生成长需求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匹配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90后大学生对辅导员队伍的期望

本课题组针对华南地区多个高校的3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针对大学生对辅导员队伍的期望、当前辅导员队伍的不足等问题做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当前大学生对辅导员队伍的期望如下:

(一)较高的思想政治水平

通过调查,课题组发现大学生对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水平的要求较高,见表1。表1的数据显示,学生对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水平的期望权重最高。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影响着大学生的“三观”形成。辅导员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水平有助于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也有助于维护高校的稳定,保证国家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据有关媒体报道,“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言传身教,教育者在一言一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是一种直接而有力的教育因素[1]”辅导员作为高校大学生言传身教的第一人,对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示范性,因此,高校辅导员必须谨记自己的使命跟任务,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忠诚于教育事业。

表1 大学生对辅导员各项期望的重要性评价结果

(二)科学的教育引导能力

经调研,课题统计出大学生认为辅导员对其起到的教育引导作用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较大比重,见表2。表2数据显示,高校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辅导、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党建、班级管理等为中心的承担着多方面的工作。高校辅导员在对学生的教育服务上必须要有科学的方法,要抓住教育的规律,把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善于利用多种教育方法,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和发展要求,引导和支持大学生追求自己的目标,促进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

(三)完善的文化知识结构

辅导员承担着对高校学生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辅导员即是这个基层的组织者,又是管理者,是学校、学院党政领导、教师跟学生练习的桥梁。集众多角色于一身的辅导员,必须要有较为完善的文化知识结构,方能胜任各项工作。一方面,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线的工作者,其必须具备思想教育文化素质;作为学生的管理者,其必须具备组织管理的知识;作为学生心理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指导能力;作为公共事件突发的处理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作为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者,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以便利用网络等信息技术系统更好的开展各项工作。因此,要兼顾如此多项工作,辅导员必须具备完善的文化知识结构。

表2 辅导员对学生引导作用的比例分布

(四)扎实的业务工作素质

据调查,扎实的业务工作素质是辅导员工作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辅导员业务技能高,能够更好的得到学生的信赖,有助于更好的开展学生工作。辅导员的业务工作素质应包含以下几方面:1、组织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是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的前提,直接显示辅导员的领导力和管理能力。2、沟通协调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有助于辅导员跟不同部门、不同类型的人打交道,良好的沟通协调有助于说服他人开展工作,是各项工作的良好开端。3、果断的处事能力。辅导员面对着众多的学生群体,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候必须要敏锐的做出各项判断,要有迅速控制事态、稳定大局的能力[2]。

二、辅导员无法满足学生成长需求的原因

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对辅导员的要求也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但根据课题组的调研,当前辅导员工作队伍出现的问题往往跟学生的心理期望出现了一定的差距。

(一)队伍配备不齐全,队伍流动性大

根据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上提出的要求,高校专职辅导员总体上要按照1:200的比例来配备。但当前多数高校的辅导员队伍配备远远达不到1:200[2]。据课题组调研,华南地区高校辅导员队伍配备平均比例为1:368,配备比例偏低,辅导员工作繁重,大大影响工作质量,难把服务工作做细做专。此外课题组也了解到高校辅导员队伍人员的流动性也大。统计数据显示,多数学生希望自己辅导员最好不要更改,而现实当中辅导员队伍流动严重影响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二)辅导员行政事务多、工作重心转移

当前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多,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奖助贷工作;其核心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据课题组调研发现,当前辅导员队伍工作上普遍存在繁琐的事务,学生或学校其它部门只要遇到关于学生的的问题,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辅导员,很多辅导员都被称为“学生保姆”。面对这么多工作内容和事务,辅导员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认真考虑自己的核心工作,难以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事务管理工作精细化,导致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不明显。

(三)角色定位不明确,工作积极性低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繁琐复杂,在高校当中走着教师跟行政双肩挑的路线,其是高校行政系统中的最底层,相对于专业教师而言,又明显处于劣势。并且在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中,新的岗位设置方案实施后,一线专职辅导员只能在行政和教师岗位中两者选一,已经选择了专业技术岗位的辅导员由于不是“双肩挑”岗位,其不具有行政职务身份,将来面临无资格参加干部公选,出路被堵[3]。而选择了专业技术岗位的辅导员,在学校的职称聘任中,学校根据专业角度出发,往往更多考虑先聘专业课老师,然后才考虑辅导员,即使具有相应职称的辅导员,也很难被聘为相应的专业教师,这些都直接导致了辅导员在角色定位上不明确,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上积极性大为下降,上下两难[4]。

(四)发展前途不确定,归属感低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专职辅导员可按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要求评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或其它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职务”。但据调研结果发现,高校辅导员普遍存在着晋升渠道不顺畅,行政级别难以提升,专业职称难以评聘等特点,有些学校评而不聘,有些高校虽然设置了副处级辅导员,但一直都是悬空。一线专职辅导员发展前途不确定,工作时间越长,积极性越低,职业倦怠感越强,影响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三、如何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以满足大学生成长需求

课题组认为,新形势下加强高校辅导员的队伍建设,既要改进学校群体对辅导员的观念认识,为辅导员创造更多的条件跟发展机会,也要针对辅导员队伍加强其素质的培养,让辅导员队伍朝着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走出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一)优化辅导员队伍

针对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人数少,配备不齐全的缺点,课题组经过全面的调研,提出了高校辅导员队伍以专职辅导员为主,兼职辅导员为辅,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高校的特色,设立流动编制辅导员机制。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大辅导员队伍的人数,保障工作力量到位;另一方面又可以避开组织人事关系臃肿的局面,形成良好的辅导员梯队,不断补充辅导员队伍的新鲜血液,提高辅导员队伍的工作积极性。此外,考虑到辅导员的工作效果跟自己的专业技能直接相关,课题组提出了在辅导员招聘上,应严格把握入伍关口,注重辅导员的专业因素,为学生提供系统、专业的指导工作,有利于辅导员在学生工作岗位上的长期发展。

(二)创新工作模式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者,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其承担着重要的工作任务,是稳定党的政治大局的重要保障。经课题组调研,鉴于当前辅导员学生工作的繁杂的局面,课题组提出了必须要创新辅导员的日常工作模式,可以进行以下改革措施:一是将管理与服务相区分,将学生管理工作由固定辅导员来统筹负责,这样能够让辅导员能专注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5];二是根据辅导员的特长进行专业化服务,形成专家化专业化,例如心理教育类、就业指导类、奖助贷、科技创新等。

(三)进行专业化培训

高校辅导员的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学生工作的成效,因此高校做好对辅导员的培训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基本保障。新时期,由于学生发展的特殊要求,这对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课题组认为,对辅导员进行培训是实现辅导员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的必然之路。一方面,对辅导员的培训是聘用入职的基础,是做好本职工作的要求;另一方面,专业化的培训是提升工作层次的需求,有助于提升辅导员的各方面素质能力,从而得心应手的参与学生服务管理工作。

(四)学校应为辅导员队伍建设创造条件,提供平台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等文件的颁发,明确规定了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的要求与任务,为高校辅导员工作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各大高校要清楚的认识到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制度上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在发展和待遇上给予辅导员充分的保障。课题组认为,制度上,保障辅导员具有教师和行政管理干部的双重身份,让辅导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在待遇上,以一定的经济、政治待遇作为辅导员的保障,为辅导员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以保证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和适度的流动性。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90后的大学生的思潮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学生对辅导员的期望日益增加,这对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优化辅导员队伍建设、创新辅导员工作模式、科学化的培训、为辅导员的发展提供平台是对新时期辅导员队伍工作建设的尝试和探索,对新形势下打造高素质辅导员队伍具有借鉴意义。

本文是2012年华南农业大学学生工作专项项目“辅导员专业化培训的内容、形式与方法研究”(K12026)的阶段性成果

[1]白净.构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J].赤峰学院学报,2012,(01)

[2]薛秀,王利.新时期对高校辅导员的素质要求[J].中国地质教育,2003,(01)

[3]邱青朝,吕昌银.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4)

[4]李利军.深圳特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职业时空,2010,(03)

[5]胡喜海.以人为本视角下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讨[J].科教文汇,2012,(04)

猜你喜欢

课题组队伍辅导员
阳城县“耕心微写”课题组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原科技大学新能源开发与应用课题组介绍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课题组成员
“做”与“作”的推荐用法“做”与“作”的用法研究课题组
还剩多少人?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