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人格特质与职业成熟度的相关研究

2013-06-05曾若琳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人格特质成熟度班干部

甘 霖,曾若琳

(赣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大学生人格特质与职业成熟度的相关研究

甘 霖,曾若琳

(赣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RSC)、职业成熟度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不同性别、学科、成长环境、年级、是否做过社会兼职、班干部的大学生在人格特质和职业成熟度上存在显著差异;(2)大学生人格特质的内外倾向与职业成熟度中的信息应用、职业认知、自我认知、个人调试、职业选择、条件评估正相关;大学生人格特质的神经质与职业成熟度的信息应用、职业认知、自我认知、职业选择负相关;大学生人格特质的精神质与职业成熟度的信息应用、职业认知、价值观念、条件评估负相关;大学生人格特质的掩饰倾向与职业成熟度的职业态度正相关;(3)人格特质对职业成熟度各个维度有显著的回归效应,预测作用均显著。

大学生;人格特质;职业成熟度

一、前言

当前,就业压力困扰整个社会的同时也深深的困扰着在校大学生,在把握未来职业生涯的走向上,对于毕业和即将毕业的他们而言,究竟处于一个怎样的心理状态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本研究以某师范学院的300名大学生为被试,通过艾森克人格问卷中国版(EPQ-RSC)、职业成熟度问卷,描述与探讨大学生的人格特质、职业成熟度的现状及相互关系。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随机抽取我校本科生进行调查,共发放3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66份,有效回收率88.66%。其中:男生98人,女生168;文科179人,理科87人;农村204人,城市62;大一65,大二78,大三62,大四61;参加社会兼职174人,为参加社会兼职92人;担任班干部105人,未担任班干部161人。

2.测量工具与方法

(1)基本信息调查表。对于被试的基本信息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性别、学科(文科、理科)、成长环境(农村、城镇)、年级(大一至大四)、参加过社会兼职(是或否)、担任班干部(是或否)。

(2)人格特质问卷。本研究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1],问卷包括4个分量表:内-外倾向(E)、神经质(N)、精神质(P)、掩饰量表(L),各12个题目,共48个题目。内-外倾向分数高者外向,可能好交际,行为常凭一时冲动而不假思索,喜欢变化,渴望刺激和冒险,易激动。神经质亦可称为情绪性,得分高者可能是焦虑、担忧得,常常闷闷不乐,忧心忡忡。精神质可称为倔强性,讲求实际,分数高者可能是孤独的,缺乏感情投入,不关心他人,残忍,不近人情,感觉迟钝,好挑衅,对人不友好;内部一致性系数P量表为0.51~0.60,N,E,L量表均大于0.70,重测信度在0.67~ 0.88之间,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采用两点计分法,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情况,回答“是”与“否”,分别予以1分或2分,对被试进行统计、评定[2]。

(3)职业成熟度问卷。职业成熟度量表采用的是台湾学者孙仲立自编的职业成熟度量表,全量表涵盖51个题目,可归纳为信息应用、职业认知、自我认知、个人调试、职业态度、价值观念、职业选择、条件评估8个初级结构因素,量表的总体解释率为50.1%。问卷采用5点计分法,按照“很赞同”、“赞同”、“难以判断”、“不赞同”、“很不赞同”5个等级评分,分别记5分至1分。

获取职业信息的能力包括信息应用和职业认知,指求职者搜集有关的职业资料,主动了解关注,形成对职业的认知能力。自我评价能力体现在自我认知上,指求职者对自身能力、兴趣、自信得认知能力。目标选择的能力体现在条件评估和职业选择上,指选择与其能力、兴趣、社会背景得吻合程度的能力。职业规划的能力体现在职业态度和价值观念上,指对职业和职业选择的态度和价值观念的指导下做出计划的能力。问题解决的能力体现在职业选择和个人调试上,指个体对职业选择的决策及运用各种资料解决问题得能力[3]。

3.数据处理

所有测试数据和分析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处理,并对样本进行样本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和相关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人格特质各因子的差异检验

以性别、学科、成长环境为自变量,以人格特质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学科、成长环境、是否做过社会兼职和担任班干部大学生的人格特质的差异检验(M±SD)

从表1可以看出,在精神质维度上男性的得分显著高于女性;理科学生的得分显著低于文科学生;在掩饰倾向维度上农村学生显著高于城市学生;内-外倾向维度上做过社会兼职学生显著高于未做过社会兼职学生;在内-外倾向和神经质维度上未担任过班干部学生显著高于担任过班干部学生。

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人格特质各个因素进行方差分析(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在精神质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四学生得分最高,大二学生最低,大三学生其次。

表2 不同年级大学生的人格特质的差异检验

2.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各因子的差异检验

以性别、生源地为自变量,以职业成熟度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性别、生源地的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的差异检验

从表3可以看出,在职业成熟度各因子中,在价值观念因子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农村学生显著高于城镇学生;信息应用因子上城镇学生显著高于农村学生。

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各因子进行方差分析(见表4)。从表4可以发现,在职业成熟度的信息应用、职业认知、条件评估三个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

表4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的差异检验

对不同专业、是否做过社会兼职和是否担任班干部的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是否担任班干部在信息应用、个人调试两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信息应用因子上得分担任过班干部学生显著高于没有担任过班干部学生(t=3.358,p=0.001);在个人调试因子上得分担任过班干部学生显著高于没有担任过班干部学生(t= 2.013,p=0.045)。在职业成熟度各因子上不同专业、是否做过社会兼职都不存在显著差异。

3.大学生人格特质与职业成熟度的相关分析

为了解大学生人格特质和职业成熟度的关系,将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及其各维度与人格特质及其各维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5。

表5 职业成熟度与人格特质的相关

从表5可以看出,大学生人格特质的内-外倾向与职业成熟度中的信息应用、职业认知、自我认知、个人调适、职业选择、条件评估存在显著正相关;大学生人格特质的神经质与职业成熟度的信息应用、职业认知、自我认知、职业选择存在显著负相关;大学生人格特质的精神质与职业成熟度的信息应用、职业认知、价值观念、条件评估存在显著负相关;大学生人格特质的掩饰倾向与职业成熟度的职业态度存在显著正相关。

4.大学生人格特质与职业成熟度的多元回归分析

以人格特质为自变量,以职业成熟度为因变量,采用逐步进入法(Stepwise)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图1。

从图1可以发现,人格特质与职业成熟度在各个维度上都存在显著的回归效应,分别表现在:内-外倾向对信息应用、职业认知、自我认知、个人调试、职业选择、条件评估有显著的回归效应;神经质对信息应用、自我认知有显著的回归效应;精神质对信息应用、职业认知、价值观念、条件评估有显著的回归效应;掩饰倾向对职业态度有显著的回归效应。这表明,人格特质可以很显著地预测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情况。具体表现为大学生的神经质和精神质程度越低,其职业成熟度的相关程度越高;而内-外倾向程度越高,其职业成熟度的相关程度越高。

四、讨论

1.大学生人格体质的特点分析

(1)大学生人格特质的性别差异特点分析。数据显示,男性大学生在人格特质精神质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女性大学生。以往的研究男女大学生在人格特质的各维度上差异主要表现在内一外倾向和掩饰倾向上,而本研究中没有明显的体现,差异的集中点表现在精神质这一因素上。可能是由于社会和大众对于男性的期许往往很高,他们承担着更多和更重的社会角色,也拥有更强的竞争意识。而在师范院校女生的比例较大,她们参加社团,参与资格考试获取更多的证书等等。女性大学生的优秀表现也并不亚于男性大学生,甚至是更为突出,,在众多的竞争者面前,他们承受的压力较大。

(2)大学生人格特质的学科差异特点分析。研究发现,在精神质维度上,理科学生的得分显著低于文科学生。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内容存在的差异所致。理科学生主攻自然科学类,对于数字敏感的他们有严密的逻辑性[4],在生活与学习中处理问题时较文科生而言显得更为谨慎与严谨,但是也比较固执、拘谨。而文科生的思想与行为则显得更为随性、变通和灵活。并且在课业的负担上,理科生所承受的压力相对而言高于文科生。

(3)大学生人格特质的成长环境差异特点分析。研究发现,在掩饰倾向维度上农村学生显著高于城市学生,体现在人格特质掩饰倾向维度上,这主要是由于绝大多数城市大学生生活条件优越,受教育环境良好,接触社会较多,接受事物较快,因而较来自农村的、生活环境比较单纯、内敛的学生而言,多表现出活泼、外向、独立、具有冒险精神的个性特点。

(4)大学生人格特质的年级差异特点分析。在精神质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四学生得分最高,大二学生最低,大三学生其次。这主要是由于大四学生需面对很多不可回避也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完成毕业论文、就业压力、考研与否的选择、情感的困惑等等现实的问题,即将踏入社会的他们,生活和人际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竞争和挑战日益加剧,使得他们的压力最大,因而精神质也最高[5][6]。

(5)大学生人格特质的是否做过社会兼职差异特点分析。研究发现,内-外倾向维度上,做过社会兼职学生显著高于未做过社会兼职学生。可能是因为在真实的求职过程中,他们接触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得到了磨砺与锻炼,拥有比没有如此经历的同学更多的经验与胆量,使得他们更有自信去展现自己。

(6)大学生人格特质的是否担任班干部差异特点分析。数据显示,在内-外倾向和神经质维度上未担任过班干部学生显著高于担任过班干部学生。这是由于在日常的学生工作中,担任班干部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锻炼自己与人沟通、解决问题,组织协调等各方面的能力,使得自身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所以也更为积极、自信与大方,并且他们也具有很好的控制力,当遇到困难和棘手的问题是也能够沉着、理智的处理。

2.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特点分析

(1)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性别差异特点分析。结果发现,在价值观念因子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其他维度差异不显著。主要是男性主张冒险有挑战性的工作,而女性对工作的主要要求是稳定。其他维度的差异不明显也说明在当今这个社会,女性在社会地位上有所提高的同时,其心理上也具有了对于职业选择的主动性,并且能力上的优秀表现也让她们在事业发展上更具信心与活力。

(2)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学科差异特点分析。研究表明:不同的专业的大学生在职业成熟度上没有显著的差异。无论在校求学期间他们的专业是什么,对于对口职业的了解必将比其它专业的大学生更加深入。本研究表明不同专业大学生均具有稳定的职业态度和稳定的职业选择行为,这是我们愿意看到的。曾经流行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然而越来越多的事实告诉我们,其实一个人的事业成功与否并不一定取决与他们所学的专业,包括一个人的职业成熟度亦如此。

(3)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成长环境差异特点分析。数据显示,在价值观念因子上,农村学生显著高于城镇学生;信息应用因子上城镇学生显著高于农村学生。这主要是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在日常接触到的观念和教育有很大的不同,使得生活成长在农村的大学生事业受到很大的限制,因而面对相同的问题会产生不同的价值判断与选择。虽然在很多方面仍存在差异,而信息应用呈负相关很好的说明城镇与农村的差距在缩小,得这意于现在城乡进程的加快,“农村”已不再是落后和闭塞的代名词。

(4)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年级差异特点分析。数据显示,职业成熟度在年级上差异显著。从具体来说在信息应用、职业认知、条件评估三个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年级的提高,年龄的增长,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与工作中的阅历丰富起来,对于自身的定位会日趋的准确,观念也更加成熟、贴近社会,而价值观念也会随着接触的人和事发生转变或更加巩固。并且在面对踏入社会的压力中,对于未来的职业了解、规划也日趋成熟,也会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出规划,对择业的考量也更为谨慎。

(5)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是否做过社会兼职差异特点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个因素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与以往的研究不一致。这也表明有过兼职经验的同学会在求职过程中有一定得优势,但并不能说明他们的职业成熟度与未有经验的同学一定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与地域,学校教育与引导等多方面得客观条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6)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是否担任班干部差异特点分析。研究表明,是否担任班干部在信息应用、个人调试两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有过学生干部经验的大学生对其未来的职业发展是有良好借鉴与帮助的。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他们可以较早、较快地接触到有关外界的信息,有效地利用及适当地做出调整。并且他们的生活节奏比一般的同学更快,生活的内容也显得更为丰富、忙碌,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抗压力和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能力,在面对问题与抉择时则更为从容与稳重。

3.大学生人格特质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

研究表明,人格特质与职业成熟度存在显著相关。内-外倾向、掩饰倾向得分呈显著正相关,主要是由于人格外向的大学生渴望展现自己所以在工作、活动中往往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在很多的情况下,他们爱热闹、爱交际,所以更善于与人交流,在观念与认知上比较灵活,也比较快而容易地接受外界的思想,视野也较开阔,行动力也更强,对于职业的选择也更具冒险性。而人格内向大学生则好静,离群、内省,不喜欢冒险与冲动,善于钻研[2],所以在职业的选择与发展上显得更为稳重。掩饰倾向上与职业态度呈显著正相关,在这个因素上强的大学生成熟老练,职业成熟度也相对较高,掩饰倾向弱的大学生显得稍单纯与稚嫩,职业成熟度相对较低[7]。神经质与精神质与职业成熟度维度呈负相关,这是因为神经质、精神质高的大学生易产生焦虑、担忧、紧张、郁郁寡欢等负面情绪,且情绪起伏也很大,遇到刺激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这种不稳定的特质会影响职业成熟度的方方面面。

4.大学生人格特质与职业成熟度的多元回归分析

结果发现,人格特质对职业成熟度各个维度的预测作用均十分显著。现有文献还尚未提及人格特质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然而从研究的结果我们可得出一些启示。比如,内-外倾向对于职业成熟度的预测作用不可小觑,当然一个人的内-外倾向程度与先天、遗传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它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后天教养、成长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所以就大学生而言,提高他们的内-外倾向水平,让他们更为活泼大方、积极,拥有更多的热情与自信去展现自己,通过这个外在过程,发挥作用,渗透影响,进而提高职业成熟度的水平。至于如何提高内-外倾向的水平,还可以进一步的探讨与实践。

[1]陈仲庚.艾森克人格问卷的项目分析[J].心理学报,1983(2).

[2]施昌燕.简论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得培养[J].河南大学学报, 2003,43(4):114-116.

[3]龙立荣,方俐洛,凌文辁.职业成熟度研究进展[J].心理科学, 2000,23(5):595-598.

[4]龙立荣,方俐洛.职业发展的整合理论述评[J].心理科学, 2001,24(4):484-485.

[5]邓银城.学生的班级和学生的人格[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2002,28(2):126-129.

[6]刘丽红.教师人格特质及其对学生得心理影响[J].佳木斯大学学报,2003,21(5):89-90.

[7]张飞.学生人格特质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7.

(责任编辑:颐心)

G641

A

1008—7974(2013)03—0117—04

2013—03—10

甘霖,江西兴国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若琳,赣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

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8YB258

猜你喜欢

人格特质成熟度班干部
人格特质对企业员工时间侵占行为的影响
近视患者人格特质与近视矫正手术意向的关系研究
产品制造成熟度在型号批生产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整机产品成熟度模型研究与建立
选择一张神奇的行为艺术照片,秒测你的真实人格特质
不同成熟度野生水茄果实的种子萌发差异研究
刚好够吃6天的香蕉
竞选班干部
竞选班干部
班干部制度:好经别念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