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3-05-24杨涵音隋俊

继续教育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民办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杨涵音 隋俊

摘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立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发挥外语优势,开展双语教学,坚持课内外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国际贸易教学改革的方向与对策如下: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实践教学计划;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与经费投入;坚持校企合作,实现互利双赢;加强实践教学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关键词:民办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2-132-02

一、民办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立人才培养目标。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原哈尔滨师范大学恒星学院)是2003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当年设立国际贸易专业基于两点考虑:一是中国入世后对涉外人才的需求增大;二是国际贸易作为学院的优势学科,有利于学生的就业。根据国际贸易专业的涉外特点,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深入了解和掌握现代经济学基本原理,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惯例和规则,了解国家对外贸易政策法规和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具有较高的外贸业务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开拓创新精神,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驾驭市场的能力。

2.科学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国际贸易技术性较强,而理论则对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课程设置包括经济理论与方法、国际商务管理知识、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国际金融专业知识、国际商法知识、专业外语知识等六大模块。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验中心还设置了模拟软件系统,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是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如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对外贸易概论、对外贸易史;二是专业主干课程的设置,如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投资与合作等;三是实务类课程的设置,如国际结算、外贸函电、进出口单证、国际运输与保险等。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突出外国语学院优势学科的特色。

3.发挥外语优势,开展双语教学。双语教学是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通过学习科目知识达到掌握该语言和学科知识的目的。在国际贸易业务活动中,口语对话交流的作用举足轻重,是做好贸易业务的关键所在。“双语教学”固化了专业知识与口语表达,使学生既学到了专业又锻炼了口语,实现专业与口语的有机结合,效果较好。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汉语和英语并重,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为载体,创造学习专业英语的环境,使学生能够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双语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外贸英语水平和专业实际能力,增强了学生阅读外国文献的能力,使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的最新动态,为培养出既懂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又有一定外语水平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奠定了基础。

4.坚持课内外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分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两部分。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建有2.6万平方米的实验教学中心,设立了73个实训场所,为学生校内实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校内实训主要是利用国际贸易实务模拟教学软件,在系统上进行真实的业务模拟操作,了解外贸进出口企业的业务程序;校外实训是指学生到外贸企业、口岸参观学习和集中实习。该院为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安排了各种学习机会,如到省外贸进出口公司实习、到大连口岸实地实习,利用哈尔滨国际贸易洽谈会的机会,让学生参加学习和实践。该院曾安排三届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到黑龙江省多家外贸进出口公司实习,如黑龙江粮油进出口公司、省土畜产进出口公司、黑龙江化工进出口公司、省纺织品进出口公司等。省土畜产进出口公司储运部经理针对外贸运输单证业务给学生讲课,使学生受益匪浅。为拓宽学生的视野,该院对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分批次安排到大连口岸实习,先后与大连盛捷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大连泉盈物流发展有限公司等建立了实习基地,每年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实习,了解口岸外贸业务程序,掌握基本技能,其中有10名优秀者被实习单位录用,开创了该院首批通过实习阶段直接进入就业领域的先河,成为该院参加全省高校大学生就业评估的亮点。

二、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1.对实践教学重视的程度不够。目前,我国高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过多地偏重理论知识的记忆,注重考试成绩。这种“应试教育”忽视了对大学生创造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对该院三届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进行的调研显示,应用型人才培养缺乏实践环节,缺少技能训练。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教师在案例教学、实务展示等教学环节的需要,但这种教学方式仍然以教师单方面传授知识为主,学生得不到动手锻炼的机会。后危机时代,外贸企业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和出于对商业机密的考虑,使得高校实习基地建设基础薄弱,找实习单位困难,仅凭教师的社会关系找实习单位局限性很大。

2.实践教学的课时比重不足。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提高就业率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的占比很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增加动手能力的机会还非常有限。而公共课、理论课却占据了大量的学时,没有将实训课程作为相对独立的教学环节来设计,也没有在教学大纲中体现出来。

3.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培养出来的年轻教师学历高、基础厚,但从校门到校门,缺乏社会实践环节的锻炼,缺少外贸企业的实战演练,对进出口业务缺乏足够的了解,很难胜任实践教学环节,最终导致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失衡。

4.缺少实践教学评价激励机制。目前,高校对教师的评价只限于课时量、教学效果(包括教学督导和学生两方面)以及科学研究。对教师实践教学的评价缺少详细的标准和要求,实践课程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教师对从事实践教学缺乏积极主动性和创新性。

三、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创新的对策

1.对美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创新理念的借鉴。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本科课程体系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改革。美国高等教育家如Clark Kerr、Derek Bok等人提出整体教育观,认为全部知识是相互关联的,并且可以整合为一个统一的知识体系,“主张本科教育应该是一种完整的教育,保持本科课程体系中各个知识系统之间的本质联系”。Albrech和Sack指出,国际贸易课程应该多涉及技术在商业和决策中的应用。

民办本科院校要培养高素质外贸人才,必须努力做到以下四点:一是创新教育理念,构建以国际商务学科为中心,以经济理论为基础的,以计算机网络为手段,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为支撑的整体知识体系;二是将电子商务类课程与国际贸易课程进行整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充实和完善教学计划内容;三是更新教学方法,通过举例联想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等实践教学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四是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

2.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一是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实践教学计划。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全新的商业运作模式,代表着未来的国际贸易发展的方向。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必备的条件。修订实践教学计划,通过走访、调研外贸进出口公司,以及召集往届毕业生座谈等形式,要结合国际贸易专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聘请长期从事国际贸易业务的外销员、业务经理等参与,突出集中培训环节,坚持双语教学。二是政策支持与经费保障。首先要满足教学基础设施的完善,加强实验室建设,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多媒体等,在做好外贸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更新教学软件,实现模拟系统与实际业务对接的最大化。三是坚持校企合作,实现互利双赢。高校应当按照社会需求、外贸企业的需求培养人才,突出实践环节。应与外贸企业建立常态的合作机制,采取“订单式”培养。当前,外贸企业急需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他们熟知国际电子商务知识和外贸业务。密切校企关系,实现互利双赢。四是建立实践教学型教师队伍。民办本科院校的教师,不但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也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可以将现有的青年教师分批到企业挂职学习,还可以聘请外贸企业有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到学院做兼职教师。这样,既充实了教师队伍,也给实践教学带来益处。同时,国际贸易专业要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首先要提高对实践教师的重视。建立和完善对实践教学的考核办法,制定考核标准,积极鼓励创新和改革,与教师岗位职责挂钩,提高实验室、实训教师的地位和待遇,重视实习单位和学生的意见和评价。

猜你喜欢

民办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本科院校创建特色大学的思考
民办本科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体系构建
技校国际贸易专业SWOT分析
谈跨境电商背景下中职国际贸易专业的改革
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探讨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