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本科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体系构建

2017-01-13史克红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民办本科院校学科馆员学科服务

史克红

摘 要:学科服务是推动图书馆服务学科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服务模式。然而,民办本科院校由于创办时间短,学科服务体系不健全,学科服务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使得学科服务实践成效不明显。不断完善民办学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制度,建立健全学科服务体系,加强学科服务顶层设计,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因此,应实施多种形式的学科服务模式,深入教学科研一线,开展分层次差异化服务,提高学科服务水平和服务效果。

关键词:民办本科院校,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学科馆员;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6)12-0154-03

学科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学科建设的一种新的服务模式,也是推动图书馆服务学科建设的重要手段[1]。它以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互联网的电子信息资源为依托,以知识服务为主体,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搭建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为用户的教学科研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满足其个性化的需求,保障技术支持。

学科馆员就是以学科用户为对象,凭借其自身的丰富的学科知识以及经过专门训练而具备的专业技能和图书情报知识展开专业文献信息服务,为用户提供积极的、个性的、动态化的高级学科知识服务的人员,是图书馆与学科、图书馆与院系之间紧密联系的“纽带”[2]。

清华大学是我国最早引进学科服务概念并开展服务的高校,随后这种理念和服务模式陆续推广到各公办院校。然而,民办高校由于发展历史较短,图书馆开展的服务也是传统意义上的借借还还,学科服务开展较少,学科馆员的服务水平和整体素质不高也制约着学科服务的开展,学科服务效果极不理想。图书馆存在的价值远远没有体现出来,也得不到学校高层领导的重视。因此,探索适合民办本科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新模式,构建民办本科高校图书馆馆员服务体系,成为当前民办本科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理论与实践面临的重要问题。

1 民办本科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现状

1.1 制度体系不健全

民办本科高校校级领导没有认识到图书馆的重要性,认为图书馆只是为学生借借还还服务,满足师生读者最基本的需求就可以了,没有意识到学科服务的重要意义。图书馆的所有服务必须为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服务,学科服务是图书馆服务体系中最重要、最关键,也是最有价值的服务。学科服务体系要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协调性,而民办本科高校图书馆组织模式和传统的业务流程不能保障学科服务的开展。

1.2 学科馆员素质不高,服务意识不强

现阶段民办本科高校图书馆缺乏对专业学科的文献信息的咨询能力,只能提供简单的服务性咨询,信息的收集等服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1)从思想态度上看,缺乏主动学习热情,缺乏学科发展规划,缺乏提高业务能力的动力。大部分馆员学历层次是不断提高的,但与自身所学专业不一致,导致在学科研究方向上很困惑。(2)从人员配备上看,民办本科高校图书馆的馆员非图书馆专业人员占绝大多数,馆员学历层次偏低,业务水平不高,缺乏专业知识的培训,很难选拔出合格的学科馆员。(3)从服务意识上看,民办本科高校图书馆馆员服务意识淡薄,这是建设学科馆员制度的主要障碍。服务缺乏主动性,学生不来借书就没有事做,馆藏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这显然是不符合学科馆员服务的要求的。

2 民办高校图书馆完善学科馆员服务的思考及建议

2.1 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2.1.1 制定学院、图书馆、院系三级联动制度

事实上,从学科服务的目的、定位及服务用户的需求来看,民办本科高校图书馆无法自己去完成学科服务。为了更好地开展学科馆员服务,不仅要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制定规章制度保障具体落实,还要有院系制定的有关政策来保障学科服务的对接。

2.1.2 健全学科服务制度

学科服务制度健全是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的有力保障,通过借鉴其他高校的经验,总结以下几条:

(1)学科服务工作机制

图书馆要严格按照相关政策以及自身学科服务实际情况,设立管理学科服务的专门组织机构,形成与本校学科建设特点相契合的学科服务工作运行模式。除了组建学科服务部门或工作组,还要明确学科服务的未来发展目标、学科服务的整体战略、学科服务的发展规划、学科馆员的管理体制,同时也要对其服务对象和内容进行明确界定。

(2)学科馆员的评价机制及激励制度

图书馆要设立对应的奖励政策来保障学科馆员的权益,这样才能增强岗位的吸引力和服务效率,激发馆员的工作兴趣。而这种富有奖惩性质的激励制度必须要建立在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基础之上。以定量与定性两种方式为基础,从图书馆与服务对象的双方面以制度化的评估来考核学科馆员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图书馆采取的奖惩制度以相应的评估考核结果为依据,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进行奖惩,都要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这样才能在学科馆员当中突出先进的带动作用。

(3)学科馆员培养制度

学科馆员被号称为“活的智慧”,是学科服务的核心竞争力,而学科馆员的专业素养以及职业水平是图书馆健全学科服务的重要基础,因此必须建立一套适应于民办学校特征和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的较为完备的学科馆员培养制度。对于图书馆现阶段的新型复合型人才,要全面培养学科馆员的综合水平,最少也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某一学科完备的知识;组织信息能力;宣传推广资源能力;较高的英语和计算机水平。因此,图书馆要定时组织培训,创造培训机会,深化层次,加大力度,创造平台和空间供学科馆员学习深造。

(4)学科服务团队化制度

学科服务是一个综合全面的过程。首先,学科馆员发出服务指令,然后其他部门合作完成。单纯由某个馆员或部门承担,不仅阻碍了工作的进程,而且也不能供给需求者更深入的信息。因此,需要制定学科服务的团队化制度,包括由学科馆员、参考咨询、技术、流通、采编、阅览等各部门通力合作的队伍[3],各自承担学科联络、知识组织、情报研究、个性化服务等任务,通力配合,相互合作,提供全面、深入的学科服务。

2.2 学科馆员的职位配置、人才培养

2.2.1 学科馆员职位配置

民办本科高校对于图书馆学科馆员招聘从未放到人才引进的层次中,认为高层次人才放在图书馆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即使引进来了,给予的福利待遇也与专业教师不同,导致学科馆员的招聘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图书馆加强学科馆员人才队伍建设始终停滞不前。因此,造成了现有图书馆学科馆员人力资源紧张,学科馆员兼职比例过大,这样很难组建一个专业素质较高、业务水平上乘的团队。图书馆需要出面对学科馆员配置的要求和必要性分析,由学校提供相关政策以及经费扶持,从而缓解馆员人力紧张的尴尬局面。

2.2.2 学科馆员招聘引进

学校图书馆可充分利用各方位渠道进行学科馆员的聘用,包括校内选聘和校外招聘,通过不同层次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招聘配置,可以采用全馆竞聘与专业人才引进相结合的方式。例如,选拔图书情报专业能力较强的学科馆员时,可进行全馆竞聘考核;招聘具有相关学科背景、学科根基牢固、外国语言能力强、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学科馆员,可以采用向外吸引人才,也包括有丰富教研经验的校内教研人员。高校图书馆通过学科馆员的最佳配置才能形成一支团结互助、精诚配合的高效服务团队。

2.2.3 学科馆员培训教育

民办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不仅要在学科馆员配备层面上强化力度,同时在未来更应注意建立并完善学科馆员专业培训及继续教育制度,在注重馆员专业素质教育的同时,还要重视对学科馆员的继续教育,鼓励学科馆员“走出去”学习交流,为学科馆员拓展相关渠道和搭建平台,创造外出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使学科馆员永远走在学科服务和建设的前列;同时,也要坚持“引进来”策略,组织聘请校外优秀的学科服务人才对本校学科馆员进行指导,以提高本校学科馆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力争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准的复合型学科服务队伍。

2.3 推广“学科馆员—图情教授”模式

随着学科服务模式的不断拓展和完善,可以实行“学科馆员—图情教授”基本模式。图情教授是指各院系来协助图书馆开展工作的教师,他们帮助图书馆了解广大师生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反馈师生的意见和建议,成为图书馆与各院系沟通的桥梁 。以学科馆员为主,图情教授为辅,两者相互协作,共同为对口院系师生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优质的信息资源服务[4]。图情教授能够提供给学科馆员学科前沿的信息,方便图书馆对于用户需求的及时把握,快速获取大量信息并进行加工,利于馆藏资源的建设。图情教授立足对口院系收集信息方便且准确,信息转化周期较短,从而提高学科服务的效率。

2.4 基于用户需求提供深层次学科服务

在学科服务新常态发展的当下,如果想真正做到拓展和丰富学科服务内容,必须在用户本身和需求方面加以准确划分定位,根据不同用户划分用户层次,根据不同需求划分需求定位,然后提供深层次的嵌入式学科服务。具体策略就是学科服务目标客户的定位依据用户要求和自身的特点,划分为三个层次:学习型用户、教学型用户以及研究型用户。这种基于用户的要求的学科服务实质就是嵌入式学科服务,需要馆员主动融入不同层次用户的信息环境,及时处理用户遇到的各种困难,满足用户的各种要求。其中,学习型用户以高校本科生为主,教学型用户是以授课为主的教师,教授、学科带头人和研究生则是研究型用户的重点[5]。

2.4.1 针对学习型用户开展嵌入式学科服务

学习以及完成课程作业是学习型用户的主要任务,针对他们所开展的学科服务内容主要以普及图书馆利用讲座为先,使其充分了解馆藏建设以及电子资源的获取方法,比如在论文写作等集中使用资源时,图书馆学科服务可以开展针对性的信息素质教育,从而为用户的论文写作提供信息资源指导。同时参与专业任课教师的学科课程教学,加强交流与合作,积极加入学习型用户的学习环境,明确其动态需求和潜在需求,更准确地把握学习型用户学科服务的方向。例如:通过搜集整合学科参考资料参与到用户的课程学习过程中,然后征求教师的意见,包括学科目标、授课进度等因素,来构建基于学科课程的学科导航系统,从而根据授课情况,学科服务借助此系统平台创建相应的学科信息资源。

2.4.2 针对教学型用户开展嵌入式学科服务

基于教学型用户的信息环境所开展的嵌入式学科服务指的是建立学科馆员和教师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直接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充分了解教学思路和教学目标,为教师提供具有较高使用价值的信息资源,从而协助教师完成从课程设计到教学完成的全过程。嵌入教学型用户信息环境的学科服务主要包括基于两个主体之间合作开展的信息素质教育,分别是教师和学科馆员,其模式可以分为以学科馆员为主导和以教师为主导两种[5]。

(1)以学科馆员为主导

指在进行面向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课程时,学科馆员占据主导地位,并邀请相关院系学科教师参与到教学中来,共同商榷授课的内容,尤其是通过教师的提议来根据院系学生的专业需求有针对性地选用数据库和检索案例。

(2)以授课教师为主导

主要是指以专业教师为主导,联合图书馆学科馆员,结合师生信息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学科信息培训,此种模式主要针对相关专业数据库的检索与利用等方面的教学。使学科服务的信息素质培训内容和相关院系教学工作相互融合。经过深层次的嵌入式素质教育,增强作为学科服务用户的师生信息素质。

2.4.3 针对科研型用户开展嵌入式学科服务

民办本科高校的科研工作大多数由教授、学科带头人承担,课题数量和层次都不是太高,因此图书馆供给的学科服务主要针对的是教授、学科带头人以及研究生组成的科研团队。学科服务需要依据服务对象的不同,结合课题研究的不同阶段,拓展和深化相应的学科服务内容。

(1)科研的立项阶段

在立项阶段,学科馆员应该深入科研一线,通过上门走访等形式及时掌握科研的研究进度和动态需求,并与科研团队形成合作关系,积极与科研团队建立联络,以便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服务方向。在文献资源建库的同时,也要根据科研的需求对文献进行分门别类,在研究有关领域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时候,可以借助研究的工具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及时进行查新挖掘科技的工作,从而为课题组项目申请书的编写提供助力。

(2)科研的研究阶段

在课题研究阶段,对于课题组开展的讨论研究,一定要积极参与并跟进其研究进展以及暴露的问题,不仅要提供全面而有深度的学科服务,也要根据课题组中不同服务对象的职责任务、需求定位、信息素质的不同,供给有特色的个性化服务。课题组长要负责准确掌握学科方向,统筹项目的进展,所以学科服务在此阶段主要提炼分析后的学术前沿发展报告。对于一个课题组来说,参与其中的科研人员均有相对固定的研究子方向,学科服务要及时了解和追踪实验动态,分析研究结果,重点对研究领域相关的SCI期刊特点进行剖析,提供学术论文发表方面的协同服务,甄选和总结具体的科研论文写作技巧,编写相关学科的期刊投稿指南等学科服务内容。

(3)科研的结项阶段

在科研的结项阶段,学科馆员要和课题组长、负责人一起搜集整理科研工作的资料,同时学科服务应重点关注对于科研成果的鉴定、评估、验收、转化和奖励的过程,也要及时协助配合发现研究中的问题,通过补充和完善相关材料,来进一步呈现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最后在科研成果发表后,学科服务要对相关成果进行学术评价和追踪分析,及时让科研用户了解自己研究成果的影响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科服务可以借助基于Web2.0平台的交互式工具,充分实现学术互动,把学科服务与不同层面的用户学习、教学和科研环境深度融合,使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核心机制实现从资源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转变,从而从真正意义上做到为用户提供专业化、知识化、个性化的深层次集成服务[6]。

参考文献:

[1]闻志红.高校重点学科建设与图书馆学科化服务[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4).

[2]叶丹.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研究——以合肥市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为例[D].合肥:安徽大学,2010.

[3]李晓霞.学术不对称与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建构[J].图书馆,2015,(1).

[4]徐晓园.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优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8.

[5]于曦,高洁.基于用户需求的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策略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5).

[6]刘建秋.高校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的探索[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11).

(责任编辑:陈 树)

猜你喜欢

民办本科院校学科馆员学科服务
民办本科院校创建特色大学的思考
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探讨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中的“马太效应”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