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物流成本在作业法下的浅析
2013-05-24安徽省电力公司物资供应公司俞燕
安徽省电力公司物资供应公司 俞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逐步完善导致企业间的竞争加剧,在压缩生产成本的潜力有限这一背景下,管理者开始把目光聚焦在企业的物流管理上。被喻为“经济黑暗大陆”的物流领域,其成本利润空间已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和极大关注。
当前,各个省份的电力公司在国家电网“三集五大”体系全面建设的背景下,把物资管理作为主要任务之一,通过集约化的管理,将理论与企业的实际相结合,进行物资归划、采购与供应、配送和仓储模式等理论的分析研究。
本文在此政策下,运用作业成本法来构建一套物流成本的控制方法,从而促使电力企业的物资管理更加科学合理,最大限度地发挥“第三利润源”的作用,保证企业的生产有效、顺利地进行。
1 作业成本法
1.1 作业成本法简介
作业成本法由埃瑞克.科勒(Eric Kohler)教授最先提出。他通过对比法分析各项数据(各作业环节成本、增值成本、非增值成本),得出导致物流成本增加的具体原因,汇总得出降低物流环节成本的操作方法——作业成本法。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作业成本法已成为物流成本管理中控制成本的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1.2 作业成本法分析步骤
作业成本法在计算一项工程中的物流成本时,通常用ABC法对其进行两阶段的分析。阶段一是以作业中的资源消耗为基础,建立相关作业集体系;阶段二是进行作业集相关要素的作业成本分析,通过分配具体作业成本来进行计算。以下是具体的核算方法:
(1)确定物流系统所发生作业的范围。以系统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物资供应为基础,确定和划分各类作业,建立基于工程的作业集。再根据各类作业的成本、所耗资源和执行情况等信息,建立起一个企业的分类、汇总作业成本库。
(2)根据物流系统所发生作业的流程确定作业中需要的资源。
(3)找到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以方便确定导致作业成本变化的关键因素。这是作业成本法的关键之处。
2 案例分析
2.1 作业成本库的计算
本文着重对两个主要作业中心——采购合同管理和仓储配送管理进行成本分析。通过调研某供电公司采购及合同履约和仓储两个环节并结合现状,得出其成本因素和成本动因,如表1所示。
本文以2012年7月份某供电公司的甲、乙两个工程为计算对象,将涉及采购和仓储配送的两个环节的物流成本进行分配。其中甲工程需要9种物资,乙工程需要11种物资,采购员共下单20次。除了乙工程有一项物资延迟交货了1天,其余均按时到货。供货商提供的信息显示,水泥电杆的运费为0.78元/根/公里,甲工程需用15根水泥电杆,人为因素造成材料的损耗成本在计算中忽略不计。根据以上信息,本文作进一步的分析如下。
第一步,根据财务提供的数据信息将流程中的各项资源分配给7个作业中心,如:“质量检验”中的职工薪酬=采购员月薪/该月总的工作量*完成该作业所消耗的工作量。以此类推,可以得出订单下达、装卸出入库、维护、配送、其他环节的成本,缺货成本的计算可参照材料车额外运输的油费和支付停工1天人工工资来计算。通过以上公式可一次计算出甲、乙工程在采购合同履约和仓储两个环节的作业中心成本归集表,如表2所示。
表2 作业中心成本归集表
2.2 确定成本动因
第二步,填制成本动因数量。在实际流程作业中会有材料数量变化导致成本变动。如甲工程需用9种物料,相对地采购员要处理9份采购订单,物资的采购价主要发生在供应商供货环节,按照供应商提供的信息处理即可,其他6个环节的作业量遵照同样的处理方式,由此可计算出7个作业中心的成本动因数量,如表3所示。
表3 作业中心成本动因数量统计表
第三步,根据公式d=v/s计算各作业中心的成本分配动因率。动因率的计算需要成本动因总量和作业总量,成本动因率用d表示,作业成本用v表示,作业量用s表示,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
第四步,根据公式Q=d*T计算甲、乙两个工程中两个主要环节各自的物流成本。产品成本用Q表示,因改作业所耗用的动因数量用T表示,计算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工程在物资采购合同履约和仓储两个环节的物流成本计算表
通过考虑各项作业所需的资源成本以及影响作业成本的因素,从而估算出整个物流成本。
3 结论
从上述案例分析可以得出,采购、仓储以及配送这三个环节是影响物流成本的最大因素。采购体现在采购价上,仓储受缺货的影响最大,而配送主要反映在车辆等动力费的消耗。其中缺货在三者因素中占中心位置,它对整个物流系统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一般对于停电这件事,只考虑到工人工资,却没有想到其对整个电网和社会造成的影响。因此,重点控制好缺货环节,主要抓住采购和仓储环节,就能对物流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
[1]林育清.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改革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7,19(12).
[2]邹宪民.企业物流成本的管理与控制[J].工业工程,2006(8).
[3]刘颖.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物流成本建模与优化[D].大连理工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