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放疗、化疗或联合放化疗的疗效比较
2013-05-16唐汉军张显明张栓千
唐汉军, 张显明, 张栓千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六三医院放疗科, 成都 610041)
在我国,肺癌是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癌症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 ,NSCLC)约占肺癌总数的75%[1]。Ⅰ、Ⅱ期NSCLC患者以手术治疗为首选方案,但Ⅲ、Ⅳ期患者治疗较为复杂,尤其是Ⅲa期NSCLC的治疗,多主张采用手术切除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法。大量Ⅲ期NSCLC临床试验可以证明,术后辅助化疗有助于预后改善,但放疗、化疗及放疗联合化疗是否影响远期生存率仍存在争议[2]。为了进一步研究Ⅲ期NSCLC的最佳治疗方案,确保临床疗效,我院进行了以下前瞻性随机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接诊的Ⅲ期NSCLC患者共74例,初治患者均经细胞学或组织学确诊,确定为Ⅲ期,卡氏评分>65,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均显示正常,有可测量病灶或X线肿瘤观察指标,预期生存超过3个月。74例NSCLC患者中, 男性48例, 女性26例, 年龄36~75岁, 平均年龄(53.0±2.6)岁。其中鳞癌45例, 腺癌15例,鳞腺癌14例。手术方法:完全切除34例,不完全切除40例,不完全切除患者中,11例切缘无癌残留,29例有肉眼残留。将74例NSCLC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单纯化疗)24例,B组(单纯放疗)24例、C组(放疗加化疗)26例(见表1)。Ⅲ期NSCLC可手术者依据NCCN指南建议,术后予以顺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及辅助放疗,对于有肉眼残留且一般情况较好者可采用同步放化疗措施进行治疗。
表1 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1.2 治疗方法
1.2.1 放疗
患者在术后1~2个月(中位数为37 d)开始治疗。采用60Coγ射线或者8MV-X射线常规分割治疗,照射范围根据肿瘤大小、形状、生物学行为、脏器运动幅度、定位重复性误差,包括残余灶、肺门和相应的纵隔,前后两野对穿照射40 Gy后缩野,避开脊髓成角或水平照射,上叶病变者,接受双侧锁骨上淋巴结引流区预防照射,照射总剂量为44~70 Gy。有癌灶残留者,用小野追加剂量10~14 Gy。按常规分割的方法,2 Gy/次,5次/周,在4~7周完成放疗。放疗过程中,每周查血常规2次,每两周复查肺部X线,定期检查肝肾功能。
1.2.2 化疗
化疗均采用以DDP 为主的化疗方案。Ⅲ期NSCLC患者完全切除术后给予含DDP方案的辅助化疗,可以明显改善其生存期[3]。鳞癌患者采用EP方案:第1~5 d,依托泊苷100 mg/d,第1~3 d顺铂20 mg/m2,静脉滴入;腺癌采用MVP方案:第1 d,丝裂霉素8 mg,静脉推注,第1~3 d,顺氨氯铂40 mg,静脉滴入,第1、8 d,长春酰胺4 mg,静脉推注;鳞腺癌患者采用NP方案:第1~3 d,顺氨氯铂40 mg,静脉滴入,第1、4、8 d,长春瑞滨25~30 mg/m2,加入生理盐水中快速滴注,应用此药前后静脉分别冲入地塞米松5 mg,以减轻化疗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及局部化疗性炎症反应。以上方案用药后应给予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冲洗血管,减少药物刺激作用。化疗方案均3周重复1次,全身化疗两个周期,通常连续化疗6~8个周期。
1.2.3 放化疗综合治疗
将术后患者随机分成13人一组的同期放化疗和序贯放疗组,同步化疗治疗患者同时接受NP方案和6MVe-X线常规分割照射治疗,放疗与化疗同一天开始,每次放疗剂量为1.8~2.0 Gy, 每周5次,总剂量60~64 Gy;放疗方案为第1、8 d,长春瑞滨(NVB)25 mg/m2,第1~ 4 d,顺铂(DDP)30 mg/m2,共4个周期。
序贯放疗治疗患者采用先化疗后放疗,化疗选择NP方案。患者先予以NP方案化疗4个周期,分3 d给药,21 d为1周期。待患者结束4周期化疗后给予放射治疗。放、化疗方案与同步放化疗组相同。
上述各方案治疗时,每4周进行影像学复查及肿瘤病灶测量。同时配合应用格拉司琼作止吐处理、顺铂水化、碱化尿液、利尿以及对化疗过程的检测并记录下毒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两个月后进行近期疗效、疗效与放化疗不良反应的评定。按WHO实体瘤客观疗效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 CR)、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 PR)、稳定(stable disease, SD)和进展(progress disease, PD)。按WHO抗癌药物毒性反应(0~Ⅳ度),所有病例在治疗结束后1年内每3个月随访1次,1年以后每6个月随访一次。随访内容包括胸部X 线片或CT,腹部B超等。生存期即从手术之日起至死亡之日或失访之日止,记录死亡原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中位生存期,1、2、3年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 法计算,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显著性检验用Logrank法,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随访结果
所有病例通过来院复查、按期信访或电话随访,70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0~36个月,随访率为94.6%(70/74)。
2.2 近期疗效比较
三组患者近期疗效结果见表1,A组、B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4.2%和62.5%,而 C组的总有效率达到80.8%,明显高于A、B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C组中,同步放化疗组的有效患者(11/13)多于序贯放化疗组(7/13)。
2.3 不良反应
三组患者均出现了个别不良反应症状,如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毒副反应及消化道反应 (见表3),经处理后患者均能耐受,顺利完成了治疗任务。三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心肝肾功能损害,无治疗相关死亡率。三组患者均按照计划完成治疗。
表2 三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
注:*, 与C组比较,P<0.05
表3 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
3 讨 论
据近年来临床数据报道显示,目前对于Ⅰ期NSCLC主要行单纯手术切除,其5年生存率可达60%~70%,Ⅱ期5年生存率为40%~50%。但是NSCLC癌患者中2/3的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失去手术机会,且Ⅲ期NSCLC单纯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差,其5年生存率仅为9%~25%。Ⅲ期NSCLC的目标是提高局部控制率和抑制远处转移。放射治疗在以往被认为是治疗局部晚期NSCLC的标准治疗方法[4],NSCLC就其固有的放射敏感性而言属中度放射敏感肿瘤治疗,单纯的化疗或放疗效果并不理想,有资料表明[5],中位生存期为8 ~10个月,5 年生存率仅2.0%~7.0%。顺铂是公认的治疗NSCLC的基础化疗药之一,能延长病人的生存期。长春瑞滨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最有效的药物之一,还能起到放射减毒增效作用,同时,化疗药物还可以杀灭亚临床症状的远处转移灶,以及对原发灶起到放疗和化疗相加的杀灭作用,使之获得更为良好的治疗效果。综合放化疗方案治疗NSCLC的提出,就是考虑到提高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期的目的[6]。本研究采用了随机分组的方法,应用了3种不同的治疗方案对我院的74例Ⅲ期NSCLC患者进行治疗,综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0.8%,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治疗方案;Dillman[7]报道, 放化疗联合治疗Ⅲ期NSCLC的中位生存期为13.8 个月,1 、2、3年生存率分别为55%、26%和23%,均比单独放、化疗的生存率高,但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因素很多,如患者出院后的生存环境、生活习惯、用药情况、心理情绪等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生存率,本研究的数据目前还无法支持这一结论,可以在以后对生存率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但是,同步放化疗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食管急性反应及放射性肺炎的增加,国际上所做的同类研究中Ⅲ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约14%~37%[8],在我院治疗的NSCLC患者中,综合治疗组中出现1例放射性食管炎,但是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后毒副反应可以得到控制,未引起严重并发症,我院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均都能耐受,并顺利完成治疗。综合放化疗方案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治疗晚期NSCLC,不失为经济、高效、较理想的综合治疗模式。但是为了探索NSCLC放化疗的最佳方案,仍需对不同病期,肿瘤大小和治疗方案,进行分层研究,积累更多病例进行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军, 周道安. 非小细胞肺癌以手术为基础的综合治疗现状[J].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00, 9(4):274-271.
[2] 王立民, 刘信荣, 王红阳. 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进展[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7, 10(1):5-7.
[3] Arriagada R, Bergman B, Dunant A, et al. International Adjuvant Lung Cancer Trial Collaborative Group. Cisplatin-based 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ompletelyresect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 N Engl J Med, 2004,350(4):351-360.
[4] 殷蔚伯, 余子豪, 徐国镇, 等, 主编. 肿瘤放射治疗学[M]. 第4版. 北京:中国协和医 科大学出版社,2008. 592.
[5] Wagner H Jr. Radiation therapy in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unresectable stage ⅢA and ⅢB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 Semin Oncol, 1997,24(4):423-428.
[6] Aupérin A, Le Péchoux C, Pignon JP, et al. Concomitant radio-chemotherapy based on platin compounds in patients with locally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a meta-analysis of individual data from 1764 patients[J]. Ann Oncol, 2006,17(3):473-483.
[7] Dillman RO, Seagren SL, Propert KJ, et al. A randomized trial of induct ionchemotherapy plus high-dose radiation alone in stage Ⅲ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 N Eng J Med, 1990, 323(14):940-945.
[8] Zatloukal P, Petruzelka L, Zemanova M, et al. Concurrent versus sequential chemoradiotherapy with cisplatin and vinorelbine in locally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 randomized study[J]. Lung Cancer, 2004,46(1):8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