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TPA对肺动脉栓塞诊断的价值
2013-05-16赵平山毛小明郑继爱浙江省绍兴市中医院放射科绍兴312000
赵平山 毛小明 郑继爱 浙江省绍兴市中医院放射科 绍兴 312000
MSCTPA对肺动脉栓塞诊断的价值
赵平山 毛小明 郑继爱 浙江省绍兴市中医院放射科 绍兴 312000
肺动脉栓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肺血栓栓塞疾病(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E)简称肺栓塞,是肺动脉分支被血栓堵塞后引起的相应肺组织供血障碍。常见栓子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风湿性心脏病发生的血栓和原发于肺动脉本身的血栓。该病的发病率、误诊率、病死率均较高[1]。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MSCTPA)对诊断PE有较高的准确率。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2月确诊的18例肺动脉栓塞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以评价CT肺血管成像在肺动脉栓塞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8例中男7例,女11例;年龄25~62岁,平均53岁;急性栓塞15例,慢性栓塞3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闷、气促、咯血、呼吸困难、心悸等。原发病:下肢深静脉血栓性静脉炎3例,风心病1例,骨折内固定术后7例,外伤5例,肺癌术后2例。
1.2 检查方法 18例均采用西门子公司Somatom 16层螺旋CT。先行CT平扫,患者取仰卧位,扫描范围自胸廓入口至肋膈角水平。扫描参数:层厚5mm或7.5mm,螺距1.375,电压120kV,管电流300~350mA。后行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碘佛醇(350mgI/mL)80~100mL,对比剂注射速率为3.0~3.5mL/s,延迟扫描时间为18~20s。层厚16mm×1.25mm,3~5min行延迟扫描,薄层重建;重建方法: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重建(VR)。由两名资深诊断医师阅片,严格按照血栓的影像征象来评估,做出诊断。
2 结果
18例PE治疗前MSCTPA均表现为肺动脉内出现充盈缺损,其中表现为肺动脉管腔完全闭塞-称为血管截断征(图1)7例,充盈缺损位于血管中央,周围有对比剂环绕-称为轨道征(图2)6例;不规则的充盈缺损偏向管壁一侧的偏心性充盈缺损(图3)3例,附壁性充盈缺损2例。病灶位于双侧7例,右侧9例,左侧2例。累及肺动脉及其分支共42支,其中左/右肺动脉4支,中间段肺动脉5支,叶肺动脉15支,段肺动脉13支,亚段肺动脉5支。18例中伴随有间接征象的有7例:表现为马赛克征2例;胸腔积液2例;肺动脉高压1例;肺梗死1例;右心室肥大及心包积液1例。利用后处理重建技术,MPR检出肺动脉受累支42支,MIP检出37支,VR对栓子的显示效果较差,为20支。
图1 VR示左下肺动脉完全栓塞呈截断征
图2 MPR示左下肺动脉栓塞,呈“轨道征”
18例患者经MSCTPA检查确诊为PE后,即行溶栓治疗。溶栓治疗2~4周后行MSCTPA复查。15例急性栓塞患者中有9例采用药物溶栓抗凝,另6例采用导管溶栓术,术后加用药物抗凝,复查显示15例栓子部分或完全消失(图4、5、表1);3例慢性肺栓塞,2例采用药物抗凝后肺动脉栓子无明显改变,1例采用导管碎栓溶栓失败。
表1 18例治疗前后肺动脉及分支栓塞支数对照 支
3 讨论
肺栓塞多为周围静脉内血栓脱离后随血循环进入肺动脉而引起,栓子的好发部位是下肢和盆腔静脉,其次为上肢和颈静脉。在某些心脏病患者中血栓可产生于左心房或右心室[2]。本组血栓多来自下肢。
MSCTPA在肺动脉栓塞临床诊断中的主要作用:①判定肺动脉栓塞累及的部位及范围。由于MSCTPA可对肺动脉进行逐级、逐支的分析,因此对病变定位明确。肺动脉受累部位广泛,自主肺动脉至肺段动脉各级肺动脉受累;病变分布不均,双侧中间段动脉、肺叶动脉及肺段动脉受累均较高,左右肺动脉主干其次,主肺动脉累及少。考虑这一现象与大的肺动脉(特别是主肺动脉)管径粗、血流速度快,不易形成血栓,以及栓子不易滞留有一定关系[3]。②判定肺动脉栓塞的程度和形态,这是临床诊断及治疗的重要依据。MSCTPA可直接观察肺动脉壁及腔内情况,其直接征象是肺动脉内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有时动脉壁可与血栓合为一体而呈不规则增厚。充盈缺损依其形态可分成四种:部分充盈缺损,腔内有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形态多不规则,其旁可见造影剂充盈;附壁充盈缺损,可见充盈缺损紧贴血管壁;“轨道征”(即中心充盈缺损),充盈缺损位于官腔中央,四周均可见有造影剂充盈。这种征象是急性肺动脉栓塞的重要征象;完全闭塞:腔内无造影剂充盈。间接征象:部分病例可见“马赛克”征(肺窗)及梗死灶。其他还包括肺纹理稀疏、右心室增大及右心包积液等[4]。
图3 右下肺动脉偏心型栓塞
图4 治疗前右肺动脉及左上肺动脉栓塞(图4、5为同一病例)
图5 溶栓治疗后右肺动脉及左上肺动脉栓子消失
MSCTPA增强扫描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关键环节、扫描技术、最佳扫描时间的掌握和选择:①扫描方向的掌握,对临床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运用从足侧向头侧增强扫描,以减少呼吸运动产生的伪影[5];②在研究中,笔者应用碘佛醇100mL,注射速度约为3.0mL/s,延迟时间18~20s,此时肺动脉显影均匀,因为上腔静脉内造影剂已大部分进入心脏,能充分显示栓子的部位和形态,循环障碍患者则可以适当延长时间和降低注射速率,均可达到较满意的增强效果;③利用心电门控技术,使整个扫描在一次屏气下完成,避免了层面的错移和重叠,减少了部分容积效应和各种运动伪影,可以获得优良的肺动脉CT图像。
本组病例主要行MPR、MIP、VR等重组。MPR的优势是可以显示血管腔内的血流情况,区别血管壁钙化和管内对比剂,可显示管腔内血栓,缺点是难以显示迂曲血管的全貌,无立体感;MIP临床上常用于显示具有相对较高密度的组织结构,如注射造影剂后显影的血管或明显强化的软组织肿块等,缺点是当组织结构的密度差异较小时,MIP的效果不佳。VR是利用螺旋扫描获得的全部容积数据,根据每个体素的CT值及其表面特征,使成像容积内所有体素均被赋予不同颜色和不同的透明度。主要特点是分辨力高,可以显示软组织及血管,对血管因栓塞引起截断征象显示清,缺点就是栓子的准确位置显示欠佳。本组18例PE患者,MPR检出肺动脉受累支42支,MIP检出37支,VR检出20支,结果表明MPR效果最好。
MSCTPA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方法,具有扫描快,图像清晰,无伪影,安全,迅速等特点,可观察肺动脉内情况,还可进行三维重建。特别对于急、重患者,更为安全、方便。本组资料表明MSCTPA可以在治疗前明确PE的诊断,治疗后较好地评价溶栓治疗的效果[6],因此MSCTPA在PE的检查、诊断和治疗中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是疑似PE患者最合适的一种检查手段。
[1]Schoepf UJ,Bruening R,Konschitzky H,et al.Pulmonary embolism:comprehensive diagnosis by using electron-beam CT for detection of emboli and assessment of pulmonary blood flow[J].Radiology,2000,217(3):693-700.
[2]王辰.肺栓塞[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46.
[3]Mostbeck A.Incidence of pulmonary embolism in venous thrombosis[J].Wien Med Wochenchr,1999,149(1):72-75.
[4]Qanadli SD,Hajjam ME,Mesurolle B,et al.Pulmonary Em⁃bolism Detection:P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Dual-section Helical CT Versus Selective Pulmonary Arteriography in 157 Patients[J].Radiology,2000,217(2):447-455.
[5]Beigelman C,Chartrand-Lefebvre C,Howarth N,et al.Pit⁃falls in diagnosis of pulmonary embolism with helical CTan⁃giography[J].AJR,1998,171(3):579-585.
[6]Schoepf UJ,Costello P.CT angiography for diagnosisof pul⁃monary embolism:State of the art[J].Radiology,2004,230: 329-337.
2012-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