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以太原市高级中学为例

2013-05-10陈景玲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3年2期
关键词:校医课余太原市

陈景玲

(山西大学研究生学院,山西 太原030012)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太原市第一中学、太原市第二中学、职业中学学生课余参与篮球运动损伤情况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设计调查问卷,针对太原市中学校篮球活动普及情况进行深入细致地了解。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为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3份,回收有效率为96.5%。其中太原市第一中学发放80份,有效回收78份;第二中学发放70份,有效回收68份;职业中学发放50份,有效回收47份。

1.2.2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查阅了相关的文献及报刊,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3 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采集的数据进行常规处理,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及检验。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太原市高级中学课余篮球现状调查

2.1.1 太原市中学生参与课余篮球活动的调查与分析 篮球活动是一项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发育、增进学生身体健康的体育运动。篮球活动是中学生参加人数及次数最多的一项课外活动,同时也是容易造成运动损伤的一个项目。通过对三所学校的抽样调查可知,经常参加课余篮球活动的占47.8%,很少参加课余篮球活动的占31.6%,不参加活动的占20.6%,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篮球活动是中学生参加程度比较高的运动项目,说明篮球活动在太原市中学校课余体育锻炼中深受学生欢迎(见表1)。

表1 课余时间参加篮球活动 (n=193)

2.1.2 太原市中学生课余篮球活动开展内容与组织形式 课余篮球活动的开展内容主要有课余训练、课余比赛和开放性篮球活动,见表2。活动方式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学生主要是半场比赛为主要锻炼手段,特别是三人制半场比赛为学生课外篮球活动的主要方式,而开展内容是以开放性篮球活动为主,三所学校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篮球活动的次数不多。开放性篮球活动很少有学生遵守规则,三人制半场对抗激烈,学生大多不懂规则,动作粗野,而教师又很少与学生共同参与课余篮球活动(表4),使得学生缺乏监管。由此可以看出,不合理的活动内容、激烈的活动形式和缺乏老师的监管是造成学生运动损伤的因素之一。

表2 学校课余篮球活动的内容 (n=193)

表3 中学生参加课余篮球活动的行为方式 (n=193)

表4 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课余篮球活动 (n=193)

2.1.3 太原市中学生参加课余篮球活动的时间调查与分析 调查显示,三所学校学生参加课余篮球活动每次30分钟以下占56.6%,30分钟—60分钟的占18.4%,1小时以上的占25%,表明学生参与课余篮球活动时间较短(见表5)。

表5 参与篮球活动的时间 (n=193)

2.2 太原市高级中学课余篮球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2.2.1 太原市运动损伤发生情况调查与分析 调查显示,三所中学学生参加课余篮球活动的过程中,偶尔受伤的占65.2%,经常受伤的占12.5%,表明三所中学学生在参加课余篮球运动中运动损伤的几率非常高(见表6)。

表6 在参加课余篮球活动的过程中,你是否受过伤 (n=193)

2.2.2 太原市中学生课余篮球运动损伤部位的调查与分析 中学生参加课余篮球活动受伤的部位也有所不同,对三所中学学生参加课余篮球活动受伤部位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手腕受伤占19.7%,手指受伤占21.8%,腰膝受伤占17.1%,踝受伤占17.1%,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三所中学学生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手指、腰膝和踝关节,手指受伤的原因可能是技术动作不规范或防守队员动作粗野所致,腰膝和踝关节受伤原因为准备活动不充分(见表7)。

表7 参加课余篮球活动受伤的部位 (n=193)

2.2.3 太原市中学生参加课余篮球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部位调查 目前中学生参与课余篮球活动受伤现象非常普遍,受伤的部位和种类也非常多,为此对三所中学学生受伤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显示(见表8),准备活动不充分导致受伤者占34.7%,技术动作不规范导致受伤者占26.9%,动作粗野导致受伤者占的16.7%。说明中学生在思想上对准备活动不够重视,基本功不够扎实,对规则的了解也很少。

表8 参加课余篮球活动导致受伤的原因 (n=193)

2.2.4 太原市中学生损伤后的恢复方式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9),中学生参与课余篮球活动受伤后的救治和恢复主要有以下几种:自行休息者占45.1%,按照医生指示者占11.9%,带伤参与运动者占22.8%,其他占20.2%。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三所中学学生很少有人按照医生嘱咐停止活动,带伤坚持篮球运动,这样不但不利于恢复,而且很容易使运动损伤更加严重。

表9 受伤之后选择怎样恢复 (n=193)

2.2.5 太原市高级中学校医室配置情况调查与分析 校医室是学生受伤后的主要医治场所,为此对三所中学校医配置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三所中学均配有校医室,但能及时得到医治者占34.7%,不能及时医治的占22.8%(见表10)。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三所中学校医室并不能够及时处理学生的运动损伤,说明校医室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表10 学校校医室能否及时对损伤进行处理 (n=193)

3 小结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参加课余篮球活动中,受伤的部位主要主要集中表现在是腰部、膝关节的、踝关节和手指。损伤的原因主要是准备活动不够充分,因此,要在以下方面引起重视:

(1)保护与预防。在平时训练是要加强力量练习,学习正确合理的技术动作,增强预防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学生参加篮球比赛时最好带上护膝,保护膝盖,以防受伤。

(2)做好准备活动。参加篮球运动前,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做好准备活动,特别是在天气寒冷的季节更要重视准备活动,尤其应加强膝关节和腰部的准备活动,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3)科学对待损伤。在得知学生受伤之后,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治疗。同时也要求学生受伤之后对自己的伤病引起重视,不要再坚持运动,待伤病好以后,循序渐进的进行有必要的恢复运动。

(4)宣传与监督。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如广播、板报及科普宣传栏等。加大对预防运动损伤的宣传力度,普及篮球知识,推广预防处理运动损伤的知识。另外,学校还应加大对校医室的投入,提高学校校医室的医疗水平,使得学生在受到损伤之后能够得到积极的治疗。

[1]姚鸿恩.体育保健学[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张路萍,陈国耀.运动创伤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耿晓伟,郭戈.篮球运动损伤的预防[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4(1):76 ~79.

[4]袁志斌,时霖.篮球专项学生运动损伤原因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9,17(1):90 ~92.

[5]张新定.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规律及原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31 ~32.

[6]丁健,程礼洛,孙淑萍.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5,27(1):53.

[7]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体育学院普修通用教材:篮球运动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8]卢义锦,姚士硕.人体解剖学[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校医课余太原市
太原市为农村寄递物流补“短板”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太原市园林绿化植物选择及分析
太原市六家药茶企业获省级授权
浅析学校医务室的建设与管理
昆明市中小学校医(保健教师)队伍现况调查研究
校医皮青年
从体能角皮谈中学课余三级跳远训练
抓好中学生乒乓球运动员课余训练应注意的几点
咪咪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