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穴埋豆对促进阑尾术后胃肠蠕动恢复的30例临床观察

2013-05-06钱娟娟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肠蠕动耳穴大肠

钱娟娟

耳穴埋豆对促进阑尾术后胃肠蠕动恢复的30例临床观察

钱娟娟

阑尾炎术后腹胀是折磨患者最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由于手术刺激、麻醉抑制使胃肠道蠕动减弱或消失,导致腹胀、腹痛、肠麻痹等。阑尾炎术后胃肠道的蠕动功能暂时处于抑制状态,手术创伤愈大,持续时间愈长,术后1~2d内患者常出现腹胀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胃肠道蠕动功能在术后24~72 h逐渐恢复,随着胃肠蠕动功能的恢复,肛门排气后,症状可自行缓解。如肠蠕动不能及时恢复,肠内的气体不能正常排出体外,肠腔就会积气,形成腹胀。但只要进行积极有效的技术干预,就可以降低腹胀的发生率。通过30例耳穴埋豆对阑尾炎术后肠蠕动功能影响的观察,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30例病人来源于2012年2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外科腰骶麻下行阑尾切除的患者,其中18例为男性,12例为女性,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对15例患者进行常规术后体位及早期适当下床活动的知识指导。

2.2 治疗组对15例患者进行中医护理技术干预——耳穴埋豆。选择药物为王不留行籽,主穴:胃、大肠、小肠、阑尾,配穴:内分泌、三焦。操作方法:选择耳穴,进行穴位探查,找出阳性反应点,并确定主辅穴位。用酒精棉签擦拭消毒,左手手指托持耳廓,右手用镊子夹取割好的方块胶布(胶布不过敏者,过敏者可用抗过敏胶布或透气胶带),中心粘上准备好的王不留行籽,对准穴位紧贴压其上,并轻轻揉按1~2分钟。每次以贴压5个穴,每日按压3~5次,隔1~3天更换1次,两耳交替贴用。

3 疗效观察

3.1 评价方法a、肠蠕动评估:手术6小时后开始听肠鸣音,每2小时听1次,每次3分钟,听到肠鸣音即为肠蠕动恢复,记录肠蠕动恢复时间。

b、肛门排气的评估,询问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并做好记录。

c、手术后开始进流质饮食的时间,根据主管医生的医嘱记录。

表1 两组患者术后为肠蠕动恢复时间(h)

4 体会

阑尾炎术后,因为手术的创伤,气血双亏,气滞血瘀,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又因手术后气血两虚,气虚则大肠传导无力,血虚则津液枯少,不能滋润大肠,致使患者术后出现腹痛、腹胀,甚至恶心、呕吐。根据耳穴理论,耳廓上“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路,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于空窍。”人体五脏六腑皆有相应的穴位,故采用耳穴埋豆疗法能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阴阳的作用。通过耳穴埋豆治疗,可对肠道产生良性刺激,并通过经络的传导,促进肠蠕动的恢复,从而有利于肠内气体的顺利排出。

R459

B

1673-5846(2013)02-0488-01

河北石家庄市中医院,河北石家庄 050000

猜你喜欢

肠蠕动耳穴大肠
针灸联合耳尖放血、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耳穴埋豆+腹部拔罐对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排便自觉通畅率的影响
大肠变懒了
大肠变懒 了
雷火灸干预直肠癌根治术后肠蠕动恢复45例
穴位注射联合艾灸在腹部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芒硝敷脐促进大肠癌术后肠蠕动的临床研究
有的便秘只是药物的副作用
从肺肠ERK信号转导通路的变化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
越鞠十味丸联合耳穴压贴治疗代谢综合征17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