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后高纳血症及预后研究
2013-05-06陈健
陈 健
江苏南通市通州区第三人民医院外科,江苏南通 226311
重型颅脑损伤是严重暴力作用于人体头颅所引发的损伤,常常出现在神经外科和重症病房,严重伤后持续昏迷直至死亡。同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往往会并发高钠血症,高钠血症病症复杂,对患者预后引发严重的负面影响[1]。在不同程度高钠血症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研究上,我国医学界还未引起重视。本文通过对我院2009—2012年期间收治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钠的变化及高钠血症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并讨论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高钠血症对患者机体功能的影响以及高钠血症产生的原因和对高钠血症发生的应对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其中男性76例,女性44例,年龄范围22~70岁,平均年龄45.6岁。
1.2 方法
收集每一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详细临床数据,入院时间、性别、年龄、评估GCS、主要诊断过程、诊断过程及过程中血钠变化情况、临床治疗后的病情发展、预后情况等。每日记录患者血清变化持续10d或至患者死亡。根据科学标准,人体正常血钠值为135~145mmol/L[3],有不少研究者在临床分析中将血清钠≥150mmol/L作为高纳血症的诊断标准,本次研究将血清钠>149mmol/L的患者列入高钠血症组。将高钠血症组患者死亡率和非高钠血症组患者死亡率进行对比。患者都经过1次以上的CT检查确诊。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结合手术后高纳血症组和非高纳血症组诊断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死亡率的。统计学处理和作图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共有例并发高钠血症,统计结果显示:非高钠血症组,血钠清≤149mmol/L,62例患者,其中5例死亡,死亡率8.06%;高钠血症组,149mmol/L<血钠清≤159mmol/L,28例患者,死亡16例,死亡率57.14%,血钠清>160mmol/L,30例患者,死亡26例,死亡率86.66%。经统计学数据分析,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表1 120例患者血清钠浓度及死亡率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一般在1~7d后并发高钠血症,并发时间的不确定,导致高钠血症纠正很难对患者预后有积极影响。特别是血钠清>160mmol/L 的患者预后很差,患病死亡率为86.66%,生存的4例也由于后期病情恶化成为植物人或死亡。
3 讨论
高纳血症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患病死亡率极高,且合并高钠血症患者预后不理想。本文研究的高纳血症组58例患者,149mmol/L<血钠清≤159mmol/L 28例,死亡16例,血钠清>160mmol/L 30例,死亡26例,患病死亡率72.41%与国内文献报道死亡率53%~71%、国外文献报道死亡率42%~75%接近[4]。对于高钠血症并发的原因,医学界研究得出的结果是由于医源性处理不当及患者自身疾病引发。本文研究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时均得到恰当的补液搭配,一经发现患者出现高钠血症,医护人员会停止含钠液体注入并采用低渗盐水补液等方法进行及时纠正,纠正效果不明显。我们研究的结果是医源性的高钠血症易于纠正,高钠血症在短时间内就能纠正的情况下,不会导致结果恶化。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伴随出现的情况,高热、中枢性尿崩症等,说明了颅脑内原发损伤可能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高钠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钠作为一种电解质维持着人体内血浆渗透压,各种病因引发的高钠血症都会使得细胞脱水收缩,特别是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最大。神经原细胞脱水收缩不断被牵拉使得膜电位变化从而导致神经功能紊乱,如果情况严重的话会导致患者体内细胞桥接静脉受到牵拉和破坏,诱发蛛网膜下腔溢血。因此,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不但会并发高钠血症,而且高钠血症还会加重患者的脑损伤。通过对血钠水平的测定可以有效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预后情况。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高纳血症则表明预后很差,同时对高钠血症采取诊断措施很难纠正血清钠的浓度[5]。
[1] 漆松涛,陈状,方陆雄,等.颅咽管瘤全切除术后钠代谢紊乱及处理[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9(03):173-175.
[2] 叶贤伟,温步优,曾晖,等. 床旁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高钠血症[J]. 实用全科医学,2008(5):411-412.
[3] 廖光查,吴海春.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25例的诊治体会[J].广西医学,2009(7):1082.
[4] 冶玉虎,马越.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钠血症清水鼻饲的疗效分析[J].青海医学院学报,2010(2):119-121.
[5] 张冀军,程尉新,张春民,等. ICU内高钠血症病因及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0(12):750-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