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被看见的犹疑:对歧观与悖像的写生

2013-05-02李静晖

关键词:布面知识型油画

李静晖

被看见的犹疑:对歧观与悖像的写生

李静晖

如果要将向庆华两年来绘画实践的主要特点看作是通过一种歧异的观看方式开展的再观看活动和悖反的图像绘画所得——即歧观方式与悖像所得的话,那么,什么又是正确的观看方式和正确的图像所得呢?

实际上,在向庆华的绘画作品中缺席但又处处想要显形的真正所指对象,即那个正确,其实就是常识的观看方式和常识的图像所得,再说清楚一点,就是知识型的观看方式和知识型的图像绘画所得。

向庆华想要恢复的,是一种经验型的观看方式和经验型的图像绘画所得:是在一个前“理性”的时间和空间经验中去开展的再观看活动,是以一种前“透视”的观看方式得到的绘画再现。作为一种能够被具体经验的方式,它已经被视为错误,以科学的名义,被知识的正确取代和掩蔽,我们被,后来是被我们忘记了,这就是向庆华两年来的绘画改变想要揭示和再建立的真正所指。

所谓正确的知识型观看方式和依此再现得到的图像绘画又所指何处和有什么问题呢?对绘画而言,其实正是通过工具,构建了一个点、线和色彩的抽象体系,被作为科学实践的透视学,正是由此出发,绘画被认为已经完成了一个观看的理想或找到了一种理想的“再现”观看的方式,以工具的名义,这种观看的方式及其所得被认为是对绘画的观看对象经过测量、计算、思考、分析后分类、归纳成的抽象、进而是人造的真实。问题恰恰是在这一科学化的抽象过程中,经验的、具体的绘画对象却被搁置了起来,而与这些经验和具体相关的其他观看方式就被过滤和屏蔽掉了。透视作为一种唯一正确的知识观看方式,最终使绘画成为一种抽象的、不可经验的实体和一个关于“眼睛”的神话,再现观看本身而不是观看方式成为绘画唯一的起点、方法和目标。

图1、乡愁 150×150cm 布面油画 2011

图2、海报 450×900版 0420

图3、词——虚空 40×60cm 布面油画 2010

图4、海报 60×90版 0420

图5、柿子 150×150cm 布面油画 2011

图7、圆满 150×150cm 布面油画 2011

图9、马克思 150×150cm 布面油画 2011

图10、词——枪手 40×60cm 布面油画 2010

图11、厨房 150×190cm 布面油画 2012

图12、想葡萄 120×150cm 布面油画 2012

图13、瘦长人 150×150cm 布面油画 2011

图14、张春桥 120×150cm 布面油画 2010

图15、无题 150×190cm 布面油画 2012

图16、球洞 130×180cm 布面油画 2012

图17、月亮和镜子 150×120cm 布面油画 2012

图18、无题 160×120cm 布面油画 2011

图19、聚会 150×120cm 布面油画 2012

图20、皮鞋 150×80cm 布面油画 2011

图21、借境 150×190cm 布面油画 2012

如果将向庆华两年来的绘画看成是一系列的歧观与悖像,它们歧在何处?又悖在何方呢?这歧与悖就表现在当向庆华没有用经验取代知识(就像反过来发生的常识那样),而是借助于对知识型观看方式从个体出发的再观看和再经验,相对其正确,将两者以缺席和在场的方式邀请到了一起,互相反应,以其他、荒谬的观看方式将两者纠结在了一起,再现成了一个个新的非此非彼,但却可以被同时、具体经验的的悖论图像。

其悖论在于,一方面,相对于那个被知识型观看方式和图像所得宣称的公理:所见即所得,向庆华通过从其个人出发的再经验,将其绘画对象偏移再现为所见非所得或不一定所得:所见不所得即为所得;而另一方面,这些作品是对知识型的观看方式和图像所得本身再经验的再现,是已经无法抛弃通过知识认识对象却又必须抛弃对知识的依赖,但仍需借助知识才能经验的个人再经验。

这就是向庆华的两年来的绘画可以被看做是一系列歧观与悖像的根源所在。

这样看,相对于其所指的正确,向庆华的歧观与悖像就并不是一次破坏,但也绝不是回头和怀旧,而是一次次被看见的犹疑,不只是产生了怀疑,更是对其所指的正确表现为行动的犹豫与疑问。这一系列的歧观与悖像,是从其个人经验出发,发生在他处,表现为其他的观看方式的经验再现。

目前可以明确的是,向庆华的绘画实践表明它们依然归属于这个所谓的“眼睛绘画”传统的大家庭,但两年来的绘画活动却已经使他进入了这一传统隐秘的中心地带,那么,发生在那里的实践是否会泄露出斯处“风景”的一些隐秘踪迹呢?

猜你喜欢

布面知识型油画
本期名家 |魏鲁安作品
一张油画
王秋莲
詹克兢布面油画
油画《塬下》
油画
中小企业知识型员工工作压力与对策建议
《岁月长又长》(油画)
张方白艺术作品
知识型新移民城市生态融合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