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策略

2013-04-29茅胜卫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犹太民族主问题于勒

茅胜卫

一位教师针对毕淑敏的《素面朝天》,用做摘抄的方式设计课堂教学,分为四个板块:收获佳词、收获美句、收获手法、收获哲思。对这篇文章的处理颇有创意,可惜从第二个环节开始,问题出现了。第一环节,教师提问:“初读课文,看看记住了哪些词语?”学生对词语识记的比拼兴味盎然;第二环节,教师提问:“再读课文,找出比喻句,说说你的理解。”学生对比喻句的解说不得要领,花时很多,效果不大。这样一来,“收获手法”、“收获哲理”两个环节不得不一带而过。

整体来说,这节课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原因主要是流程设计缺少对文本的整体感知,板块是割裂的,文本解读难以到位。我不由想到了“主问题”这个关键词,应该说,上述板块式教学能简化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条理清晰,只不过,互不相连的问题不能称之为“主问题”。余映潮老师提出,在阅读教学中要用尽可能少的关键性提问或问题,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更集中、更深入的思考。这是针对课堂上的随意连问,简单追问和习惯性碎问而言的。“主问题”指的是阅读教学中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提问或问题。阅读教学中设计“主问题”,我们的课堂才精彩纷呈,活力四射。那么,如何设计“主问题”呢?

一、深入解读文本,优化主问题设计

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高度,教师只有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从而收获到课堂教学的美丽风景。

主问题设计需要教者精细阅读课文和精心思考教学。阅读教学要“潜心会本文”(叶圣陶语),于永正老师也说:这法那法,读不懂教材,没法。教师要依据自己的阅读经验,揣摩解读文本的每一个细节,预想学生阅读文本时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从而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进行主问题设计可从如下方面入手:扣住课题,因为标题能概括中心,往往是内容的浓缩,情感的出发点;找准文眼,品味、体悟文章中的重点词句,感悟作者的情感;根据文章结构,任何文体都有一定的行文思路,教学时若能抓住作者思路自能悟出深意;联系文章背景,有助于深入地解读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

比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我从标题入手设计了如下问题:

1.我的叔叔于勒是什么样的人,请做于勒的简历;

2.对叔叔于勒应持什么态度?我们一家对叔叔于勒是什么态度?

3.菲利普夫妇对亲兄弟于勒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揣摩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变化的语句,说说他们是什么样的人?

这样的设计改变了传统教学一律从小说三要素入手,概括情节,分析人物、明确环境描写作用的不变教法,设计有递进性,由浅入深,问题之间有逻辑性,可以激发出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揣摩教学目标,优化主问题设计

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必须讲求教学效率,所以,每一堂课必须围绕明确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面面俱到式的教学,只能导致教学目标不明,课堂教学没有重点。

一位老师这样设计教学铁凝的《生命与和平相爱》。设定的教学目标为:通过分析文章所描写的戴维这一人物形象,探究其具有优秀才能的根源,从而了解犹太民族珍惜生命,祈祷和平的感情及犹太民族重视文化教育,重视培养生存能力的情况。针对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了这样几个主问题:

1.犹太民族中的优秀青年戴维是怎样的形象呢?请捕捉有价值信息为戴维设计一份全面、别致的小档案,档案中必须包含评语这一项。

2.如此优秀的犹太青年,其优秀才能形成的根源是什么呢?请阅读课文,并结合对犹太民族的了解,探究其中的原因。

3.有人认为,本文题目“生命与和平相爱”可以换成“个人——家庭——民族”,也有人认为不能换,因为这三者之间相距甚远。你认为呢?请结合课文内容,具体阐述理由。

这几个教学问题,目标指向非常明确,第一问解决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本,而设计小档案及评语的形式,比形象分析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第二问探究“优秀才能形成的根源“,旨在揭示戴维这一形象背后蕴含的社会意义,引导学生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民族精神等方面分析,从而达成“了解犹太民族珍惜生命,祈祷和平”这一目标;第三问解决对文章主题的理解,通过设置对矛盾问题的选择回答,巧妙地把教学引向深入。

这几个问题成了支撑此课的骨架,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到对文章思想内涵的把握,逐渐达成教学目标。

三、考虑学生学情,优化主问题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说:“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战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所以在课堂问题设计上应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以学定“问”。

有位老师为《天上的街市》这样设计课堂问题: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诗人描绘出的“天上的街市”;诗人是通过怎样的写法创造出这样美好的境界的?你能分清哪些是诗人的联想,哪些又是他的想象吗?课堂至此晦涩不畅,气氛沉闷。

究其原因,在于问题设计背离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能力状况。初中生兴趣广泛,思想活跃,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课堂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但概念定义下的内容理解,对于学生的思维训练意义不大。更何况 “联想”、“想象”的手法是本单元学习目标,直问哪些诗句运用了联想,哪些诗句运用了想象,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难于理解。

根据学生的学情,相同的内容,不同的问法,效果可能就会大大不同。我们不妨这样设计《天上的街市》:

1.诗人描绘的“天上的街市”是个怎样的世界,请用一、两个词语概括。

2.诗人描绘出的“牛郎织女”的生活与民间故事中的有什么不同?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请圈出体会。

3.诗人为什么要对民间故事作这么大的改动?他的用意是什么?这种写法叫什么?

对学生来说,天上的街市特点容易概括,“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也耳熟能详,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诗歌背景,思考改动民间故事的用意,在明确主旨的同时,介绍“想象”手法。这样,在学生的积极主动思考中,既能水到渠成地理解文章主旨,又能自然引出写作手法,符合学生思维由感性到理性的习惯,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

通过“主问题”设计和引导,创造出活动充分的激情课堂,有效改变教师满堂讲读的局面,有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语文课堂的品质,进而实现学生生命质量的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东洲中学(226100)

猜你喜欢

犹太民族主问题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缩写)
虚构的犹太民族?
犹太文学中的“施勒密尔”形象与中国“阿Q”式人物之比较
“主问题”设计:课堂活动的牵引机
提纲挈领,有效设计阅读“主问题”
论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别人的玩具,我可不管(一)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