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河山一寸血——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新认识》教学设计
2013-04-29谭雯
谭雯
【关键词】国民党正面战场 新认识 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B-0044-01
一、背景分析
1.关于如何看待国民党正面战场,以往有过一些论断。我们应对此进行分析,有的论断可能是符合历史事实的真知灼见,有的论断未必尽合事实。近年来,学术界也有很多新的观点。
2.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而本节课试图“还历史真相”,注重学习过程的探究,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本节课属于研究课范畴,其观点较新,学生平时很少接触,也比较感兴趣。对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问题,近年来有很多与以往不同的观点。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
二、教学过程
课前,教师给学生布置课题任务,要求学生自己去寻找有关抗战的资料,开展相关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制作成PPT。具体教学过程分为导入新课、教授新课和总结新课三个环节。
1.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讨论有关抗日战争的问题。一提到抗日战争,大家首先会想到什么呢?有的同学会想到‘淞沪会战,有的同学会想到‘南京大屠杀……老师发现,大家所想到的基本上是教科书上的内容。而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到的是课本以外的知识。下面我给大家展示一段视频《一寸河山一寸血》。看完这段视频,大家是不是会有不同的感受?当年,在正面战场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手段了解历史?这就是本节课要探讨的问题。”
2.教授新课
请四位同学展示其研究成果。
第一位同学展示的PPT主题是“还历史一个真相”。她首先指出“抗日战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接着她用朗诵的形式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7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蒋介石动用70万国民党军队发动了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未能阻止日军占领上海,却改变了日军在中国战场的战略部署,还为上海资本向重庆转移赢得了三个月的宝贵时间……”。
第二位同学展示的PPT主题是“正面战场”。他首先通过展示若干图片向大家介绍了国民党军队和日军的实力对比,然后,以在历史上颇有争议的“花园口决堤”事件为切入点,分析了当时国民政府的战略意图(同样辅以图片)。
第三位同学展示的PPT主题是“淞沪会战”。她同样是通过图片向大家展示这段历史。接着,教师也向学生展示了自己所收集的珍贵的老照片。
第四位同学展示的PPT主题是“持久战战略”。这位同学通过大量引用原始资料,证明蒋介石并非所谓的“速胜派”,而始终是“持久战”的坚持者。
教师总结:“四位同学的研究成果提示我们,我们可以通过原始材料、老照片、文献资料等了解历史。”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承认历史,尊重历史,认为社会必然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这是如何看待历史的问题。尊重历史有很多表现:承认历史的真相、承认曾经的错误、承认先人的功业和成果、承担应有的历史责任、享受应有的历史权益等。
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我们应该以何种态度对待这段历史?”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最后,由两位同学进行总结:“蒋介石是反共的,但同时他也是抗日的。我们不能因为阶级立场的不同而掩盖历史的真相,国民党在八年抗战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为保卫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总结新课
教师引用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中的一段话:“历史,是人类集团生命的活动行程。没有人能够自外于这一条来自太古的滚滚长河。但对当下而言,历史毕竟是属于过去的,所以,我们尽可以去开创未来、缔造未来,却不能无视、扭曲甚至篡改过去,因为历史无论是对的、错的;你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都已成定局。真诚面对历史,有助我们敞开心胸以更宽阔的视野去面对未来。”由全班学生集体朗读来结束整节课。
三、教学反思
最近几年,随着《亮剑》《我的团长我的团》等影视作品的热播,很多人对国民党在抗战时期的表现有了新的认识,这其中也包括高中生。教科书对这方面的描述较少,平时教师也很难有机会向学生进行详细介绍。而这节研究课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和遗憾。
这节课的内容是教材上没有的,因此“如何上”“怎么上”成了教师最头疼的问题。抗战涉及的内容太多,而一堂课仅有45分钟,怎么才能抓住亮点呢?授课教师在课前开展了学生调查,总结出学生最感兴趣的几个问题,据此搭建该课的“骨架”,这种做法值得借鉴。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从搜集资料到上台演讲,几乎都是自己独立完成。可见,教师在教学中“放权”,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这样做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该研究课的主题为“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新认识”,实际上,其中有些观点并非是新的,将其改为“再认识”会更贴切一些。
(责编 雷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