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工作坊的建设实践与启示
2013-04-29李德燕
李德燕
【关键词】特级教师工作坊 教师培训启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B-0005-02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社会性需求日趋强烈,教师培训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以理论讲座为主的传统培训模式,缺少与一线教师和新课程的沟通及衔接,已不能适应教师培训的需要,探索教师培训与培养的新途径成为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学校的当务之急。“广西特级教师工作坊”是广西教育厅为更好地发挥特级教师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提升其专业化的发展空间,促进所有教师的共同发展,形成良性的教师互动机制,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城乡教育快速、健康、均衡发展,于2010年9月起实施的项目。2011年10月,笔者有幸成为“广西特级教师工作坊”的一名主持人,成立了“象·燕之志”特级教师工作坊,开始对“工作坊”这一教师培训模式进行探索实践。通过实践,笔者对特级教师工作坊的模式、特级教师工作坊建设的原则以及如何抓好特级教师工作坊建设有了更深的理解,并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一、什么是特级教师工作坊
特级教师工作坊指某一区域内由一名特级教师主持、多位不同层级的教师参加的,具有共学、导教、引研性质的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辐射面广、组织性强的学习共同体。它既是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又是一个高层次骨干教师培养的平台。它由指导者、主持人、帮扶者、参与者四个层级的角色组成,其中指导者1名,由熟悉中小学课堂、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突出的研究能力的专家担任;主持人1名,由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深厚的学科知识功底以及较强的教育教学、科研、组织能力的特级教师担任;帮扶者10名以内,由地方教育教学名师或园丁工程优秀学员担任;参与者10名以内,是与主持人同一地市、同一学科、不同学校的教师。主持人与参与者的学科背景相同,其中参与者是重点培养对象,帮扶者与指导者可以跨学科交流。
二、特级教师工作坊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平等参与,共同合作
特级教师工作坊的学习活动均属参与式活动,每类角色、每个成员都是活动的参与者,应彼此尊重,平等参与,共同合作。
(二)互动、互惠
成员间通过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群体互动生成智慧,实现互动性与互惠性的统一。
(三)理论联系实际
根据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和成员的实际,以主题研究为主导,激发、探讨、解决问题,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下组织学习和活动。
(四)重视体验和过程,注意生成,促成改变
成员通过参与学习和实践,“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不断体会、验证教育教学理念,利用已有经验,自觉构建新知识,促进理念的提升和行为的改变。
三、特级教师工作坊的建设
(一)做好工作坊建设的准备工作
一是做好工作坊建设预设,初步构建行动方案,搭好架子。二是制定相关的工作制度,建立相应的机制,工作坊才能有序运行,学习活动才能深入开展。三是联系有经验、有一定影响力的教育专家或教授作为工作坊的指导者,使工作坊工作获得专业支持。四是争取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的支持,如申请专用资金购买手提电脑、摄像机等工作设备;申请政策支持,为工作坊开展工作开绿灯,使工作坊有良好的硬件、软件基础。五是依据自愿原则,按程序和要求遴选工作坊成员。
(二)构建团队文化,凝心聚力,突显特色
建设有特色的团队文化,能使工作坊成员对建坊的目的、目标等有认同感、归属感,增强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如笔者参与的工作坊设计了富于内涵的特色名称——“象·燕之志”特级教师工作坊;有灵动、创新、含义饱满的团队标志;有明示目标、积极向上的团队口号和团队宣言;有较为完善的工作制度;有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版面整齐美观的工作坊网页,力求做到以文化吸引人、以文化凝聚人。
(三)以课题研究为主导,以案例为载体,构建实体与虚拟相结合的研修平台
1.以课题研究为主导
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前导,科研成果在教育的变革与跨越中发挥着理论支撑与指导实践的作用,它深刻地影响教育者治教的思想与行为。一些工作坊的部分教师来自农村学校,而大部分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活动开展不正常、不规范,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开展过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为主导开展工作,可以增强成员的科研意识,通过亲历“设计方案——获得科学事实(取得相关理论经验)——进行思维加工——实践验证——建立新理论——推广应用”的科研历程获得体验,从而促进科研能力的提升。如笔者参与的工作坊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并将此主线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2.以案例为载体
工作坊应选择针对性强、具有启发意义的真实案例组织研讨。如主持人为成员提供自己的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结合课堂教学情境大胆剖析自己的课堂,在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的组织、学生学习方式的培养等方面,为成员提出值得参考的意见和值得思考的问题。组织观看名师课堂,讨论、研究这些课堂教学中的理念、观点、策略的价值及其可行性,在教学理论、教学方法上予以引领和示范。当成员认同教学理论的价值,便会激活其自我反思、自觉学习和参与实践的热情,进而自觉借鉴经验,学以致用,研究和共享案例,从而进行更深层次的反思和策略的改进。以案例为载体的形式,针对性强,实效性高,可以促进成员的学习从理论层面自觉向实践层面延伸,最终实现教学行为的改变,达到促进其专业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构建实体与虚拟结合的研修平台
构建“虚”“实”互补的学习研修平台,能切实提高工作坊的研修实效。
(1)构建实体的学习平台。自主研修是工作坊最基本的学习方式,而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可使参与者加速成长。实体平台主要采用自主研修、同伴互助、主持人引领与专家指导相结合,集中学习、会课、专题讨论、行动研究与成果展演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如主持人和帮扶者深入参与者的课堂,了解参与者的工作和相应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问诊”,以课例为依托、以问题为核心,组织集中会课、专题讨论、送教下乡、异地教研交流等活动,对参与者的工作进行引领与帮扶。虽然实体的真实情境可以刺激人的神经,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是面对面集中学习的形式灵活性欠缺,常常受到时间、人力、财力的局限。
(2)构建虚拟的研修平台。在信息化大背景下,构建虚拟网络研修平台,可以发挥其交流便捷、省时、省财、高效的优势,提高研修的效益。如我们在工作坊建立了两个虚拟的研修平台,一个是工作坊网站,另一个是QQ群。我们利用“广西特级教师工作坊”项目支持网站提供的空间,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网站介绍了工作坊及其成员,开辟了坊主专栏、团队预想、理论共享、实践与历练(含“工作动态、教案反思、案例分析、教学课件、教学实录、小晒成果”等)、复习与检测、学生展台、好书推荐、休闲小屋等八个栏目,此外还设置有工作坊活动花絮(活动图片及相关说明)。网站由主持人把关,统一协调,按主页的区域内容指定成员进行管理和建设,定期更新网页的内容,既增强管理者的责任,又保持网页内容的鲜活。网站还开设有论坛,以便成员在线交流。随着研修工作的开展和不断深入,工作坊各类角色都在行使自己的责任,围绕主题开展学习、实践与研究活动,成员们利用工作坊网站呈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包括学习体会、教案与反思、论文等,实现了成员间的学习、交互与共享。
在网页及论坛上学习交流,有空间隔离的局限,存在回应滞后、不利于发起话题、不利于同步互动而导致交互不足的问题,建立QQ群学习平台可以弥补这一不足。通过创建QQ群,鼓励成员发出自己的声音,如提出自己在学习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与大家探讨,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分享学习、实践的体会和经验;专家、主持人、帮扶者在线指导等。还可以在QQ群边观看教学视频边发起话题,或利用视频对话的方式来缩短成员间的距离,丰富网络表达的形式,增强临场感,提升成员投入沟通的积极性,将沟通、交流、研讨引向深入,实现学习共同体的全面交互。
(四)引领、辐射,助人自助,共同提升
在主持人的组织下,各成员分工合作,开展学习与研究,发挥引领、辐射的作用。指导者从专家、研究者的眼光和视角审视课堂,通过多种方式指导工作坊建设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使工作坊形成个性化的教育教学理论。主持人、帮扶者一方面可以以理论、具体的案例、真实的情境为示范引领,对参与者进行指导和帮扶,另一方面可结合自身的工作身份,扩大指导和帮扶对象,增强辐射功能。如有些帮扶者在所在学校成立新的科研团队,自己作为主持人组织团队开展工作;有些主持人组织地方教师进行学习方式训练、教学技能培训,对地方课堂教学改革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参与者积级学习、实践,执教各级教研课,参加各级赛课,成为学校及地方教研的中坚力量,在各自的学校中发挥了示范、辐射的作用。
工作坊成员在学习与交流、实践与历练、培训与指导、协作与合作的过程中不断地成长和成熟,教学思想、理念、行为和科研态度、合作态度等方面发生改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关注学生的发展,对如何根据具体的时间、空间、资源等条件科学组织课堂教学有了更深的思考;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更强烈,更重要的是学习所获得的体验和经验促进了教师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所带班级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增强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主动性。工作坊的积极影响,吸引更多的教师参加到教学科研中,享受教研带来的成就和快乐。
实践证明,特级教师工作坊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集成学校教育文化,成为教育变革的隐性力量——师资培训的新途径。这种形式的培训,目的性强、针对性强,学习时间、地点、组织形式灵活,费用较低,成效大,最突出的优势是理论与实践统一,成员间平等互助、突出参与,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能有效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其人员的组成有层次、有特色,高层级人员的引领更有利于低层级的人员走向更高的层次,达到更高的境界。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学校在教师培养与培训的过程中,可以借鉴特级教师工作坊的建设经验,根据教师的特点和发展需求,以工作坊的模式开展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责编 周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