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长在参与亲子活动时的一些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3-04-29唐晓晨
唐晓晨
摘 要:亲子活动是幼儿、家长与教师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由于家长的一些问题,导致亲子活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探讨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亲子活动;缺乏认识;不良影响;解决策略
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年轻的父母大多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工作及不断学习、提高中。曾几何时,亲子间的接触不再像往日般频繁,与孩子共同游戏的时间更是明显减少,幼儿园就为家长和孩子们提供了机会,经常会举办亲子活动。
亲子活动,就是由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相互合作进行的一系列以游戏为主的活动。首先,它有利于增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促使亲子关系健康发展。其次,亲子活动让家长走进幼儿园,使他们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能更好地配合老师的工作。第三,在亲子活动中,家长能更直接地了解到自己的孩子在集体中的表现,正确评价孩子的发展水平。而这些也正是我们开展亲子活动的目的,它能使孩子们变得更优秀。
在这两年幼儿园举办的亲子活动中,我们可以发现前来参加的家长越来越多,在大家热情的参与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正是这些问题,让亲子活动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反而让参与其中的孩子得到了负面的影响。
一、亲子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家长对“亲子活动”的价值缺乏认识
近些年来,随着亲子教育的普及,家长们的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转变,他们大多认可亲子活动的意义,对亲子间沟通的重要性基本上表示赞同,懂得并能做到尽量抽出时间来陪孩子。虽然对于幼儿园组织的亲子活动大多数家长都持认可态度,但在参与活动时大部分家长还是“有空才参加”,甚至直接是“没时间参加”,普遍存在着认识与行动不统一现象。很多幼儿园组织的亲子活动,家长都以工作忙没空参加为由而缺席,或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替代,这就违背了“亲子活动”的初衷,自然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虽然家长的工作有时的确很忙,但同时也反映出家长对亲子活动的教育价值缺乏足够的认识。
2.参与活动时,家长错误的言行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
今年我园举行“亲子游园会”时,由于参与人数较多,在参加游戏时需要排队。在我负责的游戏点,有位家长看到长长的队伍,显得特别不耐烦,他便偷偷走到了队伍的最前面,就在这时他的宝宝说:“爸爸,你不能插队!”“你懂什么,这样才会很快轮到你玩啊!”我看到这一幕,马上上前制止这位爸爸的行为,可是这位爸爸还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与老师和其他家长争吵起来,这种行为肯定会对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
3.家长不顾孩子兴趣,干涉甚至代替孩子选择游戏
游戏活动时,孩子们第一次感受到可以到全园各个教室玩了。孩子们看到好玩的游戏,有自己的选择,可是有的家长自己不感兴趣,往往拉着就走,“这有什么好玩的。”有的孩子看到不喜欢的游戏,可是家长却感觉很有意思,非要拉着宝宝去玩。这样的拉拉扯扯,相信每个游戏点上都有,胜利方有时是孩子,有时是家长。我想孩子肯定想问:爸爸妈妈,能让我自己选择吗?
二、针对以上三个问题,可采取的策略
1.作为幼儿园,我们应该加强宣传,创设条件,提高家长对亲子活动教育价值的认识和参与
家长观念的转变、更新是先决条件,只有让他们对“亲子活动”有正确的认识,他们才愿意多花时间参与到亲子活动中来,才能使家长真正成为幼儿活动的合作者与支持者。我们应以多种途径向家长传递最新的有关亲子活动的信息,向他们介绍亲子活动的目的、意义,让家长们体会亲子活动的意义、价值,提升对亲子活动的认识,从而愿意“走近”亲子活动。因为只有家长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孩子才会去模仿家长也积极参与活动。同时,我们在开展亲子活动时也应尽量选择周末或节假日,让家长没有负担,更愿意参加。
2.作为家长,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孩子的榜样
孩子天生就有很强的模仿能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都是孩子学习的榜样。身教重于言传,父母想要孩子具有怎样的行为,首先就得起到表率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父母的言行举止对于孩子就是一所最好的学校。在这所学校里,父母在孩子的心中种下什么,在今后的岁月中就会长出什么。
3.家长应尊重孩子对游戏的自由选择
孩子自己选择的游戏,他们会玩得尽兴,学得开心,家长千万不可横加干涉,而且家长对于这种行为应该给予肯定、鼓励和适当的指导,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总之,亲子活动以其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为幼儿与家长、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对孩子与家长而言是百益而无一害的。我相信在家长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发挥亲子活动的意义,从而达到我们共同的目的:让我们的孩子更优秀、更上进,最终成为真正的新世纪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鹤琴.家庭教育[M].中国致公出版社,2001.
[2]郑福明.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05.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太平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