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材料在科学探究中的有效运用

2013-04-29黄海燕

知识窗·教师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钟罩教学材料脚印

黄海燕

在科学探究中,看、听、触摸往往不是探究的目的,通过进一步认识来解释某个问题、某种现象才是探究的目的。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第五单元安排了《解释》这一课,课题组孙老师设计的教学环节令笔者印象深刻。

一、在科学探究中教学材料的选择

孙老师说:“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杯喝的东西,谁愿意尝一尝?”

(学生们纷纷举手。)

孙老师请一位学生分别品尝了两杯无色透明的液体,然后问其他学生:“你们能告诉我刚才看到了什么吗?”

学生甲回答:“他喝第一杯时,表情难看极了。”

学生乙回答:“他的眼睛和鼻子全皱到了一起。”

学生丙回答:“他喝第二杯时是笑眯眯的,好像这一杯很好喝。

……

孙老师分别让学生品尝的是盐水和雪碧,它们看起来都是无色透明的,但味道却相差甚远。学生品尝两杯透明液体后不一样的表情,引发了其他同学的猜测,课堂气氛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

二、在科学探究中教学材料的出示

这时,孙老师继续说:“我不光带来了喝的,还带来了一幅我画的画,你们想看吗?”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想。”

孙老师出示了一幅脚印图的一半,问:“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甲回答:“我看到了小脚印和大脚印。”

学生乙回答:“我觉得大脚印应该是小脚印的妈妈。”

孙老师提示学生:“你们观察一下每一个脚印之间的距离,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丙回答:“前面紧,后面松。”

孙老师问:“从脚印的方向上,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丙回答:“它们都是朝着同一个方向。”

孙老师说:“同学们,你们观察得很仔细。这两个脚印之间还发生了一段小插曲,你们想知道吗?”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想。”

接着,孙老师出示了另一半图画,问:“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甲回答:“两个脚印乱成了一团。”

学生乙回答:“最后只剩下一个动物的脚印。”

孙老师问:“你们估计,这两个动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学生乙回答:“这两个动物打了一架,一只动物被吃掉了。”

学生丙回答:“可能一只动物会飞,打输了就飞走了。”

……

孙老师把这幅两个小动物的脚印图分成了两部分来出示,避免了学生观察的盲目性,而且通过细致的引导,降低了教学难度,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在科学探究中教学材料的使用

孙老师说:“下面,我们来做一个蜡烛燃烧的实验。我先点燃水槽中的蜡烛,左手拿起钟罩,右手拿玻璃塞,沾点水,起到密封的效果。将钟罩盖上蜡烛,同时立即将沾水的玻璃塞塞上,旋一旋。你们说说,在实验中观察到了哪些现象?”

学生甲回答:“火苗越来越小,最后熄灭了。”

学生乙回答:“钟罩里的水上升了。”

……

这一环节是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经验来解释实验中的现象。蜡烛在玻璃钟罩里燃烧的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蜡烛熄灭、钟罩模糊、水位上升等都是显而易见的实验现象。

孙老师认为,解释不一定就是事实,它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为了做出正确的解释,我们需要充分的证据和合理的思考。

孙老师说:“现在,人们已经知道地球只是宇宙中一颗微不足道的星球。但几千年前的人们可不这样认为,让我们来观看‘日心说的视频,看看人类对宇宙观的解释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明白了许多科学结论是令人信服的解释,但解释还需要不断地完善、修改。“日心说”的视频难易适度、图像清晰、解说生动,使学生体会到正确的解释离不开科学家们长期的观察、调查、实验、分析、思考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

对科学课程来说,材料的选择、出示和使用都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解读和细致分析。选择更有效的探究材料,是每一位科学教师不懈的追求。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坛市金城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钟罩教学材料脚印
潜水钟罩
The cultivation of English interest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巧用推理法
似“简”非“简”
可口、避开、脚印
20L钟罩式气体流量标准装置及其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奇怪的脚印
钟罩灸对20例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万事俱备,胜券在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