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写好作文“四会”
2013-04-29金丽娟
金丽娟
摘 要:写作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从引导小学生从小做一个有心人,学会观察谈起,随后说到注重积累,学会诵读与复述;接着解读了写作要全面发展自己的综合素质,要学会循序渐进;最后借看历史剧写观后感阐述交流。旨在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启发小学生写作的灵感,提升写作的兴趣,达到写好作文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四会;观察;复述;循序渐进;交流
文章千古事,妙手善为之。有的人提笔著文,文思泉涌,倚马千言,一挥而就,文意俱佳;有的人,三纸无驴,离题万里,或者搜肠刮肚,含毫渺然。究其原因是写作不得法。下面对写作技巧的获得、写作技巧的“四会”逐做例举。
一、引导学生做一个有心人,学会观察
有心者花草在心间,无心者日月不入眼目,教师要引导学生做一个有心人。日常生活日复一日,新旧交替岁月轮转,冬去春来,花开花谢,北风啸歌,白云擎伞,“争妍花开风有味,伤心泪落脸生痕。”处图书大厦叹书海茫茫,游高山顶端觉风雨凄凄;小鸟喁喁歌唱,雄鹰展翅悠悠;小草咬破禁锢它的硬土才能露出尖尖的绿意,生命驱除笼罩它的黑云才能显示出熠熠的阳光……
稍微一留心就会发现世界原本是这样的多姿多彩:行住坐卧,哲理璀璨纷呈;万物万形,千人千面;百鸟百鸣,一花一果。正所谓:美无处不在,只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而已。怎样去发现?做一个有心人!处处用心,时时留意,认真思维,勤加总结,多做笔记,眼观口读,所谓有心艰难能成事,无心顺境不成材。
二、注重积累,温故而知新,学会诵读、复述
清代文学家孙洙深有体会地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充分说明了积累在学习古代诗词中的重要性,学生年纪尚小,没有什么文化积淀,中国古代诗词如此珍贵,作为教师,最主要的就是引导学生下苦工夫去积累,将这些优秀的文化转变为自身的无穷的财富。
积累的过程当中,最主要的就是反复阅读,久而久之,耳熟能详;其次,要让学生学会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对古代诗词进行完整、优美的描述,如果能够用押韵的文字写成现代的诗歌更佳。小学生思维敏捷,观察敏锐,如果能够把很多名家的优秀作品都倒背如流,那么学生就拥有了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写起文章来就会文字锦绣。当然要想达到这一点还需要下苦工夫。古人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学习就必须有这样的精神,不仅仅要充分利用课堂的时间,还要在课下不断地学习,长此以往才能取到良好的效果。
三、全面发展,有条不紊,学会循序渐进
在读书过程中,我一开始鼓励学生摘抄好词好句,但是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学生只是积累,在习作当中根本不会运用,或者是原文不动地照抄,在引导使用上也下了不少工夫,但仍是不尽如人意。我不得不改变方式,让学生写读后感,而且写读后感是循序渐进地呈梯度上升,也就是说学生每处于一个阶段我都会有不同的要求,低年级只是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通过读童话、演童话、补编童话来激发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中年级阶段通过写读后感及自己的三言两语的感言,让学生学会把读书和自己生活中的事情联系起来,会写完整的故事,把读书和习作联系在一起。随着年级的增高,我会让学生简单概括内容,主要在联系实际写事上下工夫,在分析写作方法上下工夫,在运用修辞手法上下工夫等等。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习作能力。尤其是高年级阶段,学生能够根据自己读的书来判断生活中自己做的事对还是不对,也能够应用书中的具体事例来评判自己和别人,这能让学生明白是与非,明辨美与丑,怎能不提高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呢?同年级的老师问我:“你班的学生为什么分析能力那么强呢?”我轻松一笑:“那还不是学生爱读书的结果呀!”而且通过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的分析,学生会灵活应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来,可谓两全其美。
四、看历史剧写观后感,学会交流
学生在写作学习方面不喜欢交流。我利用自习时间播放视频《龙且的失败》,楚汉之争中项羽的大将龙且一意孤行,不听田横之言,最后自刎而死,从而给项羽造成重大的损失。看完后,我让学生写观后感,题目自拟。学生兴趣浓厚,基本上表达了正确的观念:要听取他人意见,否则下场难以预料。读书、写作之后亦复如是,听取他人意见,多和他人交流,借此更能够提高自己的感悟。交流非常重要,让学生明白别人的好文章也是作者反复修改、反复交流而来的,这样一步步把学生引到他自己的文章上来,养成好的写作习惯,别把自己圈到一个狭窄的思想圈子里。
通过《楚汉之争》的观看,学生认识到:要多交流,多借鉴,治理国家如此,管理军队如此,写作文更是如此。
综上所述,写好作文、成为“小作家”的方法也并不是没有,诸如以上“四会”,也并不很难。关键是养成动笔的好习惯,有浓厚的写作兴趣,学会洞幽察微、一闻千悟,能够明辨慎思、如理作意,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一定会笔下生辉、一定能勾勒出想象中的未来世界,从而热爱生活,认识自我,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李丽,王佳.小学生写作技巧谈.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12-03.
(作者单位 福建省浦城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