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2013-04-29陈晓明
陈晓明
记得大发明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人若没有疑问,就没有研究、创新而言。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问得多,自然想得多;问得深,必然想得深。因此,在每一节课结束之时,我总是让学生们问自己这么一句:“今天,你问了吗?”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可以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其发表独特见解,标新立异,甚至于“异想天开”,会促进学生主动、创造性的学习,拓展思维,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但如何培养学生“敢问”、“乐问”、“善问”以及能够长久保鲜的“常问”呢?
1. 营造愉悦氛围,善评价,使学生“敢问”。现在的课堂教学中,不难发现,大部分教师都已经在有意识地让学生先观察情景图后提出问题,但是会懂得提问的学生很少,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为什么会这样呢?个人认为,还是受长久的传统教育模式影响,习惯性地听老师提问后回答问题,没有养成提问的习惯,特别是第一阶段——“敢问”,但,如何鼓励学生敢问呢?
我们应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不管孩子提出的问题是否扣紧主题,只要他们敢问,咱们就要给予肯定,保护他们提问的欲望。如,“你说得很棒,如果你能……就更棒了!”“你的声音真响亮,如果你能……方面来观察,那就更棒了!”等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应当把学生的提问,特别是个别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当作很难得的宝贝加以珍藏,使学生产生成功感和自我满足感,从而引导学生敢于大胆提问。
2. 创设问题情境,激兴趣,使学生“乐问”。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需要咱们创设更多的问题情境,迎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创设一些新奇古怪的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提问题。如,教学《10的认识》时,我先播放了一段孩子们熟悉的歌曲——《拔萝卜》,让孩子们边听边观看小白兔拔萝卜的动画场景,大部分孩子都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了起来。萝卜终于在大家的帮助下拔出来了,学生们跟着欢呼着,个个脸上都乐开了花。我说:“小兔拔萝卜这一过程你们看到了,小猴子也看到了,小动物都说小猴子最聪明,可老师觉得我们班的小朋友最聪明。现在你们想不想,提出一些问题难倒小猴子?”话音一落,学生都兴奋地高举小手,还不停的叫“我我我”。“来了几个帮小白兔拔萝卜的”“拔了几个萝卜?”“地里还有多少个萝卜?”“拔萝卜的一共有多少个?”“10像什么”,“10怎么写”,“10用多少个圆片表示?”“10比谁大?”“10前面的数是几?”“老爷爷前面有几个?”“小花狗排在第几?”……
情景的创设,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比较自然地进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之中。由于一年级学生的语言缺乏连贯性,这就要求咱们要给学生充足的提问时间,要耐心听其发言,不要随意打断他们,有时还要对其的叙述加以补充和引导。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对于能够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学生,采取夸张式地表扬,树立其自信心。
3. 教给质疑方法,巧引导,使学生“善问”。首先,要运用多种手段创设良好的氛围保护好学生的好问和好奇的天性。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天性好奇,喜欢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但是他们的模仿能力却极强,咱们在课堂上就应该给他们一些表率及榜样的作用。如,教学《统计——最喜欢的水果》时,我精心设计了7个问题引导学生有目的、有系统的深入思考和有序的活动。
(1)想一想:在这四种水果当中,你最喜欢吃哪种?
(2)难题:每一种水果该各买多少呢?
(3)猜一猜:吃哪种水果的人最多?吃哪种水果的人最少?
(4)这个统计图能给我们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5)从统计图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6)根据统计图和统计表,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7)哪个组表现得最棒?你是怎么知道的?
在一一解决这些问题之后,我让学生数数,我根据一幅图提出了几个问题?如果也给你一幅图,你也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吗?甚至更多?这时我又出示了相似的题型,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想要提问,整节课问味浓浓!
其次,咱们要善于利用儿童这份天性,教给质疑方法,使学生乐于质疑,从中能享受到质疑的乐趣,而不是把它看作是苦差事。也就是说,“乐在其中,才会有吸引力和产生内趋力。”
第三,要让学生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如,教学《位置:左右》时,我放了一段视频(学生下课时上下楼梯),我问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下课了,同学们上下楼梯!”“如果老师让你们嘱咐他们一句话,你们会怎么说?”“小心点,别掉下来!”“上下楼梯靠右走!”“哦!他们都是靠右走(我用手势指了一下两边),你们有问题吗?”就有一个孩子眼尖,大喊:“怎么右边有两边?”我马上肯定了他的发现,并大张旗鼓地表扬了他:“你的发现太有价值了!待会儿我们再来研究这个问题,还有谁能把这个问题说得让全班同学都明白!”接下来就有很多孩子都有了方向,知道该问些什么了,纷纷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4. 加强家校配合,促落实,使学生“常问”。“今天,你问了吗?”成了家长们在家检查的必要项目;“今天,你让学生问了吗?”也成了我课后反思的重点项目。家校配合,共同努力,加强了孩子们“问”的意识,增加“问”的次数,延长了“问”的保鲜期。
但“敢问不难,常问不易”。一个人的手指也有长短,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水平各不相同,所提问题质量也就高低不同。但是,学生提问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那么,学生的提问能力从何而来?不是当“观众”看来的,也不是当“听众”听来的。同任何事情一样,能力是从实践中来的。勤于实践,能力必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