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学习参与 促进有效课堂教学
2013-04-29王长青
王长青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能使学生参与是教师的最大过失。”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一切目标的达成或是学生学习收获的多少最终由学生决定,教师只是目标达成的促进者、引导者。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通过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来实现。
一、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促进有效教学
学生从情感上愿意不愿意参与教学,可以说是有效課堂必备的前提条件。从情感上愿意学习就是积极学习,积极的情绪状态下学习效果最佳。
1. 创设情境,使学生愿参与。课堂教学中创设恰当情境,能唤醒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自然合理地提出富有趣味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激发创造思维的火花,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例如,学生在学习“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时,教师首先出示一张自己较小的照片,学生反映看不清楚并一致认为要放大后,教师又出示了三幅变大后的图(分别是长变宽不变、宽变长不变、长和宽都按一定的比变化),这时针对学生的疑惑教师适时提问:“和原图相比你觉得哪一张没有变形?”学生很自然地从我们生活中通常所说的“放大”过渡到数学中图形的放大,使学生初步感悟图形缩放的基本特征:大小变化而形状不变,从而引出新知的教学。这样寓抽象的知识于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应用性,学生自然会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2. 联系实际,使学生乐参与。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的存在。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实际生活的渗透,让学生亲身经历、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教育与心理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习才会是有兴趣的。
如,在教学“元、角、分”的知识后,我开展了一次模拟购物的活动场景,让学生轮流做售货员和顾客,开展“买卖东西”这一生活实践活动。我将老师、同学带的文具、玩具、日用品等物品贴上价格标签,放在布置好的“商店”柜台上(讲台)。每组派一个同学做营业员,其他的同学当顾客,去购买物品。“顾客”应该说一说自己买了什么物品,价格是多少,给了“营业员”多少钱,“营业员”找了多少钱等。“营业员”应该说一说“顾客”买了什么物品,单价是多少,付了多少钱,找了“顾客”多少钱等。在“购物”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识别商品、看标价、付钱,运用元、角、分去进行换算找钱等活动,懂得了要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的道理,既加深了对人民币的认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3. 因材施教,使学生能参与。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度,是对全体学生而言的,不能只是部分学生参与。因此,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拥有同样的课堂参与机会,不得不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在课堂上必须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分层次教学是实现让不同学习水平学生都有平等机会参与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它应运用于教学过程的各个基本环节,包括制定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实行分层次的课堂训练、布置分层次的作业、进行分层次的测试评分等,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特别是对于那些性格内向、参与意识不强的学生,更要多加鼓励,对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要及时肯定、赞扬,促使他们积极参与,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如,我在教学中经常会将一些思维难度不高的题目专门留给后进生回答,并抓住机会对他们进行表扬和鼓励,以此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面,保护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保证学生的行为参与,促进有效教学
1. 加强动手操作,提供参与机会。研究表明:人们在学习时,如果是仅靠听和看,最多能吸收30%的新知,如果是动手操作的话,可以达到90%以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凡适合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我们尽可能的要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
如,“圆的认识”中有关半径、直径的特征及相互间的关系的教学,如果教师直接让学生在画好的圆中量一量半径、直径的长度,然后得出结论,这样的教学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听听而已,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未发挥出来。教学中,在学生认识圆的半径、直径后,我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讨论:“一个圆中的半径与直径有什么特征,它们的长度又有什么关系呢?你能想到不同的方法证明自己的猜测吗”这个带有挑战性的问题,促使学生在无框架的约束下,积极进行创造性思维。有的学生采用了“折”的方法,有的学生通过“画一画、量一量”进行验证,有的组则是推理的方法……虽然同学们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各不相同,但都能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和群体间的交流,最终归纳出了正确结论。这样的操作活动既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愿望,有利于挖掘学生潜在的创新潜能,同时也加快了学生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进程,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学习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表现,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发言、表现、交流,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获得成功的自信和喜悦,真正实现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的目标。
2. 加强合作学习,搭建参与平台。合作学习是学生在教师引领下共同讨论、交流的方式。在数学课堂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既可使学生从多角度看问题,也可使学生通过对比,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形成立体交互的思维网络,往往能产生1+1>2的效果。
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在新知理解的难点处、在思维容易发生碰撞处、在学生动手操作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搭建参与学习、交流想法的平台。
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我安排学生讨论交流“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交流,有的说“百分数就是父母为100的分数”,有的认为“百分数表示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百分之几,后面不能带单位”,有人又补充道“分数不仅能表示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分之几,还能表示具体的数量”……学生们在争论、交流中逐渐加深了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让学生先进行充分的独立思考后再进行交流。交流时要引导学生学会虚心倾听同伴的发言,特别要认真思考和自己想法不完全一致的意见,在发表自己的意见时,要以理服人,要有理有据。这样不仅能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同时也能使交流的内容逐渐走向深入,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要知道每个人交换一件物品,每个人得到的只是一件物品,而如果交换的是一种思维,那就会产生新的有更丰富内容的思想。
3. 加强生生互动,提升参与效率。“生生互动,”指课堂上不只教师一个人跟学生发生联系,而是几十个人形成师生间、生生间纵向和横向的多元反馈评价网。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思维灵活性、语言表达能力以至个性特点等方面都会得到长足发展。如,在进行试卷分析时,有些老师会把试卷从头至尾认认真真讲解一遍,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果也不理想。究其原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单向交流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我们不妨改变策略,让学生参与试卷讲评。即先让自我更正后,找出自己没有弄懂的题目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小组内解决不了的再向全班提出问题,请求帮助。任何一个学生,只要他会做、只要他愿意,都可以主动请缨上台当小老师。在小老师上台讲解时,其他的学生可以对小老师的讲解进行评价,或是自主上台讲解新思路。这样就真正达到了全员参与,各取所需,各展所长,有时他们迸发出的创造性思维火花也会令我们大为惊喜。
三、引发学生的认知参与,促进有效教学
数学课要有数学味,关键就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体现思维训练,要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
1. 设置认知冲突,引发思考。现在不少课堂表面上热热闹闹,学生说得多,想得少,思维表面化,缺乏应有的深度,这也就是被人们所批评的有“温度”没有“深度”的现象。这种课虽然让人感到热闹、活跃,但实际学生思维没有恰当的负荷,课堂缺少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学生究竟获得到多少真正的发展不得而知。事物总是在矛盾冲突中不断发展的,学生的认知由于受旧知影响,有时新知的学习仍然停留在旧知的基础上,新旧知识之间就产生了一定的矛盾冲突,产生不平衡,同时也唤起学生对新知探究的欲望。例如,在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我先让学生大胆猜一猜3的倍数的特征。学生受到2和5倍数特征的影响,都认为个位上是3、6、9的数一定是3的倍数,这时我举出了13、12、26、18、49等数让学生判断是否是3的倍数。学生在简单的判断后,这时个个面带不解的神情,无所适从,正处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愤悱”状态,都想早点知道“谜底”,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活跃,自然而然地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2. 质疑与探索同行,激发深度思考。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要打造的高效的课堂必然是思考的课堂、是探索的課堂。高效课堂需要教师最大限度地创设浓厚思考和探索的氛围,让学生一直处在一种积极主动的思考状态氛围中,让他们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去质疑、去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加以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去深入探索、去研究,无疑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率。如,我在教学“商不变的规律”时,引导学生通过猜测—举例验证初步得出商不变的规律后,我让学生再看一看书中的结论,学生很好奇地问道“为什么0要除外呢?”这时,再次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相互交流其中的道理,对于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当然,学生自主质疑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我们要逐渐培养学生学会猜测—验证—实践—得出结论的思考方法,学生对于自主提出的问题,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必将更加深入,课堂学习的效率也必将更高。
总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激发学生情感参与、保证学生行为参与、引发学生认知参与来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