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课堂环节 打造高效课堂
2013-04-29周德波
周德波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构建高效的小学课堂教学已经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追求。高效课堂应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追求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发展的最大化。“关注每一个,激活每一个,发展每一个,快乐每一个”应是小学语文高效教学遵循的教育原则。经过不断的探索,笔者认为,课堂教学必定要以生为本,一切都是为学生服务的。那么,怎样才能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呢?我觉得应该抓好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本人现结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望月》的教学,谈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环节如何把握。
一、抓好新课预习环节
在教师授课之前,学生必须做好新课的预习,没有预习是不行的。预习是课堂的预热阶段,没有预习,高效课堂是不可能实现的。本着“先学后教”的原则,应由原来的“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变为“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首先,教师要在学习前一天将预习提纲发给学生,给学生设立好预习的目标,并且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实际教学中,尤其是对中、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预习方法:一是“不动笔墨不读书”,并通过课堂反馈提高预习质量的达成度;二是有针对性地提出某些预习题,比如熟读课文,学会生字词等,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节省课堂上宝贵的时间;三是进一步重视预习的课堂检查,教学即可以从预习人手,以学定教;四是指导学生学会采用不同的方法,收集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与运用能力。如,在教学《望月》这篇课文前,我布置学生根据上面的方法预习课文,学生在认真预习的情况下,读正确生字词的读音,读通顺课文,通过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词的意思,用符号标出自己疑惑的地方等。这样,在教学中就能轻松、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二、用心预设,构建诗意课堂
在进行《望月》一课的教学预设时,我充分挖掘文本的情味、韵味和趣味,同时充分利用教师自身诗意语言风格的教学特色,努力构建一个诗意的语文课堂。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弄清课文的脉络——“我”眼中之月,诗人眼中之月与小外甥眼中那充满奇妙幻想之月。教学“我”眼中之月时,重在朗读、感悟文中语言的美,在读中渗透品词的训练,体会月的安详、月的恬静、月的灵动……教学诗人眼中的月,重在积累与吟诵,从一首首嵌着明月的诗句中感悟出月亮在诗人眼中充满着丰富的情思,体会月光中蕴育着诗人的惆怅之感、诗人的身世之叹、诗人的爱慕之情……沐浴在《春江花月夜》幽雅、古朴的曲调中,师生共同有感情的吟誦有月的诗,不只是让学生体会到了写月亮的诗多如繁星,也创设了月下对诗的意境,用诗与音乐滋润着课堂,滋润学生的心灵。在诵读小外甥想象月亮的句子时,引导学生品读“忍不住”、“偷偷的”等多情而富有意趣的词,体会小外甥的聪明可爱和他那丰富奇妙的幻想。然后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读出诗的韵味,感悟出课文那充满诗意的文字美,同时也让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想象自己眼中的月像什么?从而进行月的儿童诗创作。最后,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同一轮明月在不同人眼中会不一样呢?”认识到有一颗什么样的心,就有一轮什么样的月,眼中的月就是心中的月。
三、探究新知,让课堂更精彩
作为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既要放得开,又要统得紧,要不失时机地创境设疑,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活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始终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锻炼,获得提高。
在教学中,我注意把握两点:一是营造开放、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探究、质疑中学习。二是巧设疑问,激发联想。注意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启发学生思维。
1. 质疑问难,激趣读文。《望月》一课上课伊始,我利用课题质疑:“见到‘望月这样的题目,通常我们认为它会写些什么?”学生的大脑迅速活动起来,思考与课题相关的问题,同时质疑:“这篇课文作者欣赏月亮而想到什么?”这也正是课文所要了解的相关内容,学生在读课文时也能更有目的地去读。长此以往,学生由不敢问到大胆问,再到善于问,他们的思维会随之活跃,学习的兴趣也会高涨。课堂实践告诉我们,及时发现学生课堂阅读的认知冲突,并创设相应的阅读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紧紧围绕阅读已知与未知的联结点进行探究,可以促进学生在积极情感的帮助下自主地、能动地阅读。
2. 品读课文,讨论解疑。在学生汇报交流中可能有多种答案,或学生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没有达到深度时,老师要适时指导,帮学生把理解引向深入,点在要害处,引在关键时,让学生交流学习方法,这样学生在自由、轻松的情绪中自主合作学习,阅读的兴趣就会更浓,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教授《望月》一课时,在品读体悟中感受“我”眼中月亮的安详,通过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月亮的多情,在迁移想象中放飞小外甥幻想中月的奇特,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命体验,培养学生懂得欣赏美的情怀和学会表现美的能力。此外,通过诗句积累、品析研读重点词句等,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由“感”而“悟”,由“悟”到“读”,到“背”。
四、课外拓展,延伸教学
同一阅读问题,从不同角度去分析理解,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活读是指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从课文、作者或别人的言谈中产生自己的想法,或对阅读的内容给予合理的补充和扩展或大胆地设想一个问题的多个方面。本着“预习先行,展示为主,少讲多练”的原则,练习的设计要难度适宜,题量适中,题型具有代表性。在进行《望月》课堂练习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课外阅读描写与月亮有关的诗文。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李白的《月下独酌》等等。观察月亮及月光下的景物,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一段话。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语文教学的迫切需要,每一位教师都应重视这方面的思考,只要我们用心去思考,用行动去挖掘,用爱去育爱,会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加精彩纷呈,扎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