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孩子的错
2013-04-29计宇彭新苗
计宇 彭新苗
儿童的生活是新奇而富有意义的,他所有的外在表现都以他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一个善于思索和教育有方的老师不必是一个能够构造或控制孩子每种可能体验的人,但看到一些现象后,应该学习去探索儿童的生活世界和经验世界,一切其实都不是孩子的错。
一、我所看到的一个教育现象:一个不招人喜欢的爱打架的学生
一天,我正在讲课,忽然有人敲门,推门看时,我的目光一下子落到一个男孩的身上:他个子不高,圆墩墩的,皮肤黝黑,体重足有100多斤,如果说他长得可爱那一定不是发自内心的评价。他叫郭xx,从小在农村奶奶家生活,入学后在姑姑所教的班级上学。由于爷爷、奶奶的溺爱,他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上课扰乱课堂,老师不在时他的喊声能把房盖儿掀起;下课在走廊里横冲直撞,一点点小事就能大打出手;作业不写,弄得班级同学没人敢靠近他。无奈他母亲才给他转了学。
于是这个男孩便走进了我的视野、我的生活。从那以后,每天在我耳边告他状的声音便不绝于耳。一次他又打了一位女同学,我气急之下拿起电话将他的父母找来。第二天,我才发现他的脸是肿的,左眼眶青紫。看孩子被打了,我心中的惭愧之情油然而生。
从那以后,我开始观察这个孩子:班级的水桶没水了,他抢先去换,结果水桶摔碎了;中午去食堂取饭,毛手毛脚的他将菜洒了;劳动时最脏的活是他干的,弄得衣服脏了,弄到了同桌的书上;想给老师盛饭,结果将碗打了等等。虽然每一件事他都没做好,但却让我看到了他内心深处的“善”。
他的生活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是什么样的生活经验使他成为这样一个人?我开始探索他的世界。
二、对孩子世界的探索和解析
(一)家长“散养”的教养方式造成他自我约束能力差,这不是孩子的错
郭xx的父母是跑车的,早出晚归,没有时间照顾孩子。他从小是在农村奶奶家长大的,农家的小院里什么都是散养的,因为是平房,出门就跑也没人管,孩子自然也是无拘无束。所以,上学后孩子常在走廊里跑跳吵闹,上课时常开小差,自我约束力极差。
(二)家长“以暴制暴”教育方式造成孩子不能与人和谐相处,这不是孩子的错
小时候,孩子跑出去玩,有的时候难免就和邻家的小朋友闹别扭,奶奶就告诉他有人欺负你就告诉奶奶,奶奶帮你,有人打你你就打他,打不过奶奶帮你!老人心疼孙子,可能是一时说的气话,可在孩子的心里却扎下了根,所以在学校里,每当和同学有冲突,他经常会选择大打出手的方式来解决,不会包容、忍让,难以和别人和谐相处。
(三)家长过度的“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养成孩子自私霸道的性格,这不是孩子的错
孩子从小就在奶奶无微不至的照顾下长大。一日三餐精心地伺候,想吃什么就买什么,餐桌上他想吃的菜必须放在他面前,任他吃个够。他想要的玩具不给就闹个没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要是孩子要的,奶奶就满足。这样过度以孩子为中心的方式,使孩子认为只要是我想要的,就应该得到满足,让孩子养成了自私、霸道性格。上学之后,孩子经常得不到满足,他想要的同学不给;他想玩的游戏,同学不听。所以,常因此和同学打架。
另外,通过和他的聊天及和他家长的沟通,我发现他也明白家长的辛苦,尤其是奶奶年纪大了,还要照顾他,他也想多帮奶奶做点事,但由于年纪小,能力不足,有时做不好,但是他的本性是善良的,有帮助别人的愿望。
三、我的解决策略
(一)懂孩子
通过对郭xx生活世界的探索和研究,我发现他不是所谓的 “无药可救”的孩子。他有他的痛苦和追求,他也想多做点事,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肯定;他也想交朋友,也想得到好成绩,只是不懂如何做到这些。另外,在和他聊天的过程中我还知道因为他太胖,走路又有点踮脚,所以好多学生看他总指手画脚的。因此,他才经常和同学吵架。弄得自己连个朋友都没有,谁都不和他玩,只要他参与同学就告状。倾听之后才觉得他的内心很孤独。
从此以后,看到他做事,我会教他如何去做,如怎样打水、抬饭时注意什么;开主题班会让同学们学会尊重彼此,并和学生们进行个别谈话,引导同学们不要嘲笑他的缺点;还在课后和他的家长多次谈话,让他们懂得孩子的需求。
(二)让孩子明白规范
小学阶段是学生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阶段,他们需要明白在集体生活中要遵守规范和原则,不能只关注自己的需求。因此,每当他做错事的时候,我问过原因后,让他明白错在哪里,应如何承担后果。有一次,他看到同学拿了本漫画书,就想借来看,同学不借,他就打了同学,还把书撕坏了。我没有找他家长,而是把他叫来,问明原因后,让他自己说有没有错,他刚开始说同学小气、看不起他,后来我问他:“如果你不借别人东西,别人就打你,你怎么想?”“别人把你的东西弄坏了,你会高兴吗?”最后他终于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向同学道歉,并买了一本书赔给同学。我又让他父母也买了一些书给他,让他学会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件件事情过后,他了解了集体生活的规则,也交到了朋友。
(三)善于等待
小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个体,因此一些错误一定会有反复,教师要善于等待,抓住最恰当的时机进行教育,这样才能起到最好的教育效果。郭xx在一段时间内还是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还会和同学有冲突、弄坏东西,但我每次都会和他进行沟通,给他充分的时间来思考、改正自己的错误;同时在他顺利完成了班级的事情或帮助同学后,我马上表扬他,让他得到肯定和满足。这种尊重和亲切、信任和宽容,让他知道我对他的珍视,他在学校的一切表现慢慢地改变了。
作为一个教师,在与学生交往时,不应该总是试图把自认为正确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念强加给他们,尽管学生本身并不完美,没有人是完美的,我们也一样不完美。真正有效的教育需要教师全身心地投人到孩子的生活世界中去、需要教师建设一种平等、关心、爱护、尊重的环境,让教育成为“绿色教育”,教师应该带着对儿童的尊重走入到学生的生命之中,积极关注他们的生活世界,通过给心灵的共震,唤醒他们对美好人生的追求,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唤醒、一种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