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2013-04-29王新昊姜慧王影
王新昊 姜慧 王影
摘 要:本文在回顾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并主要针对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模式及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革和创新的建议。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计算机 教学模式 改革
1.专业概况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成立于1998年,由国家教育部将原分属于不同学科领域的经济信息管理、科技信息学、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学和林业信息管理等5个专业整合而成,是一个新兴的综合性前沿学科。伴随着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蓬勃发展,目前,我国共有4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该专业。
根据专业所处院校背景的不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
(1)信息资源管理类
以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为代表,专业结合了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等专业背景,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基础、计算机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并掌握信息管理理论和方法的高级专门人才。
(2)经济管理类
以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为代表,专业具有较强的工商管理、管理科学等背景,将信息技术与经济管理紧密结合,培养具有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系统管理能力,熟悉企业管理模式,掌握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和设计开发方法的高级专门人才。
(3)信息技术类
以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为代表,专业以信息技术为导向,培养具有综合的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知识,具有扎实的信息系统设计与维护、信息分析和开发应用的技能,熟悉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相关应用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
2.计算机类课程体系的现状分析
根据教育部明确规定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专业的计算机类课程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知识层,信息技术层和系统应用层。基础知识层主要介绍计算机文化和计算机软硬件的基础知识,包括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程序设计基础等课程;信息技术层主要学习经典的计算机语言,数据库的管理及应用,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包括各类开发语言(C、Java、.NET)、数据库管理系统(SQLServer、Oracle)、网站建设(Dreamweaver、ASP、JSP)、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而系统应用层主要涵盖了项目管理、知识管理、决策支持、电子商务等综合应用,包括IT项目管理、软件过程管理、知识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等课程。
目前专业的计算机类课程体系不尽完善,存在下列问题:
(1)计算机类课程宽度有余而深度不足
计算机类课程本身涵盖的范围很广,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而言,既需要学习计算机专业的传统课程,又需要重视对计算机软硬件和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水平,难免占据专业课程体系中较大的比重。但是,由于受专业本身和课时的限制,很多课程都不可能实现理论上的深究和实践上的深入,从而造成学生对很多计算机类课程囫囵吞枣,不能体会其中精髓。
(2)课程的学时分配不合理,实践机会少
实践教学是促进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手段,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笔者在对多所高校进行调研时发现,大部分高校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都形成了课内实验+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的实践教学体系,而课内实验主要是指计算机类课程的上机实验和课程设计。计算机类课程大多与软件平台或工具关系紧密,理论知识的学习以教师上课演示为主,上机实验和课程设计是学生实践巩固的良机。但目前高校的上机实验课时与理论授课课时相比仍然较少,单独开设的实验课程所占比例较低,这对学生自主学习和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不利的。
(3)课程衔接欠流畅,重复知识较多
以信息技术层的计算机语言为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统专业往往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多门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其中的语言基础、语句结构等知识点存在较多的共同点和相似性,容易造成教学内容的重叠和课时的浪费。另一方面,计算机类课程涉及较多领域,体系中各门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需要认真思考并合理设置。在调研和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高校在此方面仍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
(4)计算机类课程设置滞后于IT的发展
伴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新的程序设计思想、语言、模式、软件产品等层出不穷并对信息处理的各个环节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周期性难免会使得计算机类课程的设置滞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在理论上对原有知识体系的更新和扩充,并适当增设实践环节,力求保证学生所学知识的与时俱进,不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3.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模式
大部分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计算机类课程通常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理论教学是历来注重的传统教学模式,业已建立了较为成熟的课程体系,而后期增设的实践教学模式仍不尽完善。
对于理论教学,考虑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身的跨学科性和重应用性等特点,应该侧重于对学生应用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工作能力的培养,以信息分析能力的培养和计算机技术在管理中的综合应用作为教学的核心,并合理利用新技术和新手段提升教学质量。
计算机类课程的实践教学可分为课程实验、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三类[2]。
(1)课程实践包括课内实验和课程设计。课内实验与理论教学结合最为紧密,通常是针对理论教学内容而设计的验证性实验,往往与理论教学同步循序渐进,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并灵活应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课程设计是在一门或多门课程的理论教学结束后而开设的综合实践环节,强调的是对相关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应用,其复杂性和综合性相对课内实验显著增强,全面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专业实习是对课程实践的扩充,通过让学生直接参与相关活动以获得对本专业所从事的实际工作的感性认知,具体可分为认知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认知实习可根据所学课程和实际情况在特定时间集中安排在校企合作的实习基地完成,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往往在大四时合并在一起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是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既是对四年来所学知识的检验,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促进,做好“最后一公里”的衔接工作。
(3)社会实践是社会调查和服务、社团活动、公益活动、假期支教等各类课外实践活动的统称。这类实践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对于学生认识社会和了解专业大有裨益。
4.改革与创新的几点思考
针对目前国内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类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模式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笔者认为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重构计算机类课程体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在社会的信息化建设中会充当不同的角色,完成不同的职能,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应该能够敏锐捕捉社会需求的变化并做出快速反应,调整课程设置,更新课程内容,扩充知识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增强实践教学的比重,力求适应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重构的计算机类课程体系更具专业自身的特征,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2)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而言,传统的板书和PPT演示等教学手段远不能满足多样化的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需要。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和场景引入等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興趣,营造主动思考和求解的学习氛围;灵活运用电子教室、网络课程平台、远程控制和教学、数字化多媒体授课软件等先进技术和手段打破时空限制,改良教学效果,提升教学效率,有利于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模式中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整合[3,4]。
(3)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
[JP+1]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是由教师主导的,学生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完成教师指定的内容,缺乏积极主动性,也很难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可以考虑在学生的第二课堂、创新学分等环节中增设更多的实践环节,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术、科技、创业等活动,变被动为主动。另外,可以考虑推行本科生导师制,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发表学术论文,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竞赛,吸收学生参与教师自身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并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这样必然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对理论教学模式的调整和改进。
(4)扩充实验资源,加强实验室建设
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模式的革新需要以实验室建设和实验资源建设为基础。将教师科研项目的成果进行系统化规范化处理后,可以转化为教学资源,并与多门相关课程的知识结合打造为综合性的教学案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高校应该积极推进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和开放,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利用社会资源培养学生,服务社会,实现双赢。另外,实验室建设时应多选用仿真实境和通用软件替代之前的模拟软件,使学生能更贴近企业的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王学颖,黄淑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4(3):371-381.
[2]张戈,刘位龙,张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4(17):151-153.
[3]陈江涛,秦丹.电子教室软件在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大众科技,2009(11):159-160.
[4]梁昌勇,顾东晓,李兴国,杨善林.信息管理类专业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31(1):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