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资本中强弱关系产生作用的机理分析

2013-04-29安素霞

中国外资·下半月 2013年5期
关键词:同质性

摘要:强弱关系命题是社会资本理论中一对重要的理论命题。虽然强弱关系命题所述各异,但都遵循有一定的机理和路径。一是受相应的文化制度的制约,不同的文化制度背景命题的有效性不同。二是遵循人类交往的同质性原则,人们更多的时候是和自己相类似的人交往。三是“结构洞”的作用,占据桥梁位置的人具有更显著的控制性。

关键词:社会資本 强弱关系 同质性 结构洞

1.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项目:社会资本对不同领域就业影响的差异性——基于关系强度命题的调查研究,编号:201203047;2.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科学项目: 终身教育提升创业者综合能力的作用研究,编号:SZ2011395;3.科研立项:邢台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社会资本对就业影响的差异性—基于关系强度命题的研究》,课题编号:XTSK039。

社会资本作为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资源,能够为人们的目的性行动提供帮助。对于一些重要的稀缺工作岗位,并且被聘个体的个人能力比较模糊时,强关系就显得至关重要。而对于一般性的技能或经验方面的工作,弱关系能提供足够的帮助。对于就业谋职到底是强关系更管用,还是弱关系更有效?自从格兰诺维特提出弱关系假设以来,这种争论和试图证明的尝试就没有停止过。纵观强弱关系作用的差异性,笔者试图从一个更大的背景,对不同的学者所做的研究作一尝试性的分析。

一、制度文化环境的制约

林南认为“社会关系网中的个体行动者获取社会结构中嵌入性资源的机会是不同的……至少其部分获得是由规范的互动原则或者说所提供的机会结构而定。”也就是说,行动者能够使用的社会资本是不同的,并且规范的互动原则限定或者提供了我们如何使用社会资本。两个社会关系相似的行动者,其行动结果可能不同,这取决于他们的选择行为。林南的阐述表明:个体所拥有的社会资本是社会结构所限定的;运用社会资本的可能和机会是由社会规范、原则所支撑的;行动的结果因不同的行动者采取的不同行动路径而异。

同时也说明:不同的社会结构下,人们可以动用的社会资本是不同的;不同的社会文化规范对于社会资本的使用有支持或限制作用;行动者习惯的行动路径也会影响最终社会资本的效用。

从这个角度,我们大体可以说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假设”最适合的制度文化环境是那种更自由、更公平、更加彰显自我的社会,而不是重视家庭和亲属关系的社会。在美国这样的制度健全、完全依靠法制的国家,工作和职务与私人生活基本没有交集,甚至总统退休后也如平民,以权谋私的愿望及客观可能性都比较小,职权是受到监督和制约的,权钱交易或者把公权作为可以交换的“人情”也几近不会发生。在这样的制度文化背景下,弱关系而不是强关系对于个体谋求合适的岗位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二、人类互动的同质性

社会学中的似我假设表明:社会互动倾向于在有相似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特征的个体之间发生。互动倾向于在占有相似的或邻近且稍微不同的社会位置的个体之间发生。人类互动更经常的是同质性互动,异质性互动较少发生。异质性互动不能促进感情分享或者说情感不能导致异质性互动。并且异质性互动要求付出努力,因为互动参与者意识到行动者对资源运用的控制是不相等的、存在差异的,需要评估每个人参与交换的意愿……参与双方都要比在同质性互动中付出更多的努力。所以异质性互动相对较少发生,即便发生,付出的代价也比较高。

边燕杰通过城市拜年网的分析认为:无论哪个阶层的家庭和个人,都倾向于同本阶层的人相互拜年,尽管有“阶层间互相渗透”和“阶层间的梯次交往”,但更多的表现为“职业阶层相互隔离”。

我们看到我国的农民工、下岗职工,甚至很多大学毕业生也都是通过强关系,而非弱关系寻找工作。对于农民工和下岗职工来说,他们多数处于社会的底层,虽有向上流动的愿望,有寻找更好的社会关系帮助的意愿和需求。但是,这些处于弱势群体的人所接触的都是同质性资源,若要寻求更高职位人的帮助,很多时候没有机会。即便有条件,由于自身文化等条件的限制,谋求更好社会资源帮助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异质性互动所要求的代价和成本是很多弱势群体无法承担和付出的。

行动者为了增进目的性行动的效果,通常需要寻找异质性的资源。其中更高社会位置的人不仅控制和操纵着更多的资源,而且对结构中的其他位置也拥有更多的控制和更大的视野。接近更高位置的人可能会带来借取其控制或视野的可能性。但是,要想从这样的异质性互动中获取有用的社会资本,通常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也就是说在异质性互动中,行动者需要更大程度的主动性和对规范的克服。虽然异质性的互动代价较大,但是为了目的性行动的达成,跨纬度、跨层级的交换不仅可能,而且在大多数社会中是很易见、并被期待的。

三、桥梁下的“结构洞”控制

相对于格兰诺维特弱关系的桥梁作用,伯特更强调关系中的结构控制。关系桥梁可以为行动者带来不同的或许是高质量的信息。伯特认为,弱关系的理论强调了关系提供的信息利益,却削弱了结构洞的控制利益。他说“用结构洞这个词来描述非重复关系(弱关系)人之间的断裂,非重复关系人通过一个结构洞联系起来。结构洞是指两个关系人之间的非重复关系”。伯特认同弱关系的理论,不过他更加侧重这种关系中的因果动因,他认为“桥梁”有两层意思,它既是一个有一定跨度的裂口,也是这个跨度本身。结构洞关注的是“控制”,结构洞的控制利益有时候比它带来的信息利益更重要。也就是说,获得某个信息并不一定能得到某种相关利益。结构洞的真正控制者才可以提供或使用相关资源。

总之,社会资本的存在和运用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虽然在不同的制度环境和文化背景下强弱关系所起的作用有显著差异,并且在不同的就业领域会显示出各自的力量和功用,但是大致都遵循一定的路径和机理。

参考文献:

[1][美]林南著,张磊译.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和行动的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

[2][美]边燕杰著.张文宏译.找回强关系:中国的间接关系、网络桥梁和求职[J].国外社会学,1998,2.50-65

[6][美]罗纳德·伯特著,任敏等译.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

作者简介:安素霞(1965—)籍贯、职称:河北灵寿县、副教授,研究方向:社会资本、老龄化。

猜你喜欢

同质性
新媒体社群门槛设置的特点与功能
关于发挥高校学生群体同质性的积极作用探究
乡土田园牧歌的同质性与异质性
汽车广告的同质性与个性化
媒介文化同质性和独创性之间的矛盾审视
同质性和社会影响对混合型社交网络形成的仿真分析
基于同质性审视的高职应用型本科工程教育研究
理性程度的异质性: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考察
高等工程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同质性
上海地区银行理财产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