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高中地理新课程若干知识疑点
2013-04-29秦永
秦永
摘 要: 高中地理课上有这样一些知识点,教材上往往一带而过,没有作深层阐述,教师难以讲清、讲透,常使学生感到纠结与困惑。它们有的是地理成因上的误导,有的是地理概念上的混淆,有的则是地理结论上的偏差,作者根据教学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对这些疑点进行辨析。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 知识疑点 解惑
一、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最大值出现在赤道吗?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两部分:一是太阳以平行光线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称为太阳直接辐射;二是经过散射后自天空投射到地面的,称为散射辐射,两者之和又称太阳总辐射。太阳总辐射随纬度的分布一般是纬度愈低,太阳辐射越大,反之就愈小,这是因为影响太阳总辐射强弱最主要的因素是太阳高度角。但根据实际测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最大值并不在赤道,北半球出现在20°N[1],这主要是考虑了大气和云的减弱之后得到的实际数值。因为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中,云层的反射作用最为明显,赤道附近云层多且厚,太阳辐射减弱得也较多。又如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高地区在西藏,青海、新疆和黄河流域次之,而长江流域与大部分华南地区反而减少,这是因为西北、华北地区晴朗干燥天气多,总辐射也较大。长江中下游云量多,总辐射较小,西藏本身海拔高,大气稀薄,总辐射量也大,足见大气透明度对太阳辐射影响之大。
二、青藏高寒区能用“高处不胜寒”来解释吗?
在对流层中,总的情况是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这首先是因为对流层空气的增温主要依靠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因此离地面愈近获得地面长波辐射的热能愈多,气温乃愈高,离地面愈远,气温愈低。其次,愈近地面空气密度愈大,水汽和固体杂质愈多,因而吸收地面辐射的效能愈大,气温亦愈高。愈向上空气密度愈小,能够吸收地面辐射物质愈少,气温亦愈低。对于山顶(下垫面小),主要因为海拔高,距地面(热源)较远,气温较山脚低,这就是古人所谓的“高处不胜寒”。然而对于宽广的青藏高原面(下垫面大)而言,本身就是热源(特别是夏季)。到达高原面上的太阳辐射虽然多,但投射到地面的太阳辐射并未完全被地面吸收,其中一部分被地面反射,尤其高原面上多积雪、冰川反射率很高。另外,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干洁,大气逆辐射弱,对高原面的保温作用较差,这才是形成我国青藏高寒区的真正原因。
三、青藏高原为何不能完全挡住夏季风?
夏季青藏高原对南来暖湿气流的北上,有一定的阻挡作用,不过暖湿气流一般具有不稳定层结,比冷空气易于爬越山地。且这里发育着著名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南来暖湿气流的风向刚好与这大峡谷的切口垂直,季风可以通过峡谷而不受山脉的阻挡,流入高原南部,直至冈底斯山脉和巴颜喀拉山脉。
四、喜马拉雅山南坡雪线为什么比北坡低?
山区的雪线分布,主要看气温与降水两方面对其影响的强弱对比。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但降水条件的影响超过了气温条件的影响。喜马拉雅山南坡面向印度洋,夏季西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年降水量在2000~3000毫米,在同等气温情况下,南坡空气易达到过饱和,形成降雪,雪线高度在4500米左右;北坡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受喜马拉雅山的阻挡,印度洋的水汽难以到达,年降水量一般只有600~800毫米,空气要达到过饱和,必须升高海拔,气温继续降低,才可能形成降雪,雪线高度大多在6000米左右,个别地区达6300米。因此,降水量丰富的喜马拉雅山南坡比干燥少雨的北坡雪线高度要低。
五、阿根廷潘帕斯地区为什么形成草原,而不是森林?
这是南美洲比较独特的地方,从分布的位置来看,它占据着30°S以南大陆东部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应该发育着森林,但实际上除沿河两岸外,基本为无林草原,草类中占优势的是硬叶禾本科,如针茅属、早熟禾属、三芒草属、臭草属等[2]。在人教版的高中地理新教材中,用“气候温和,草类茂盛”描述其景观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在南美,由于陆地面积较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如亚洲东部显著,因此季风性气候面积较小。同时由于这里的年均温较高,蒸发较强,降水量也不如我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而要形成森林,降水至少要在800mm以上,否则就是森林草原。潘帕斯草原的东部和北部,在地势较低的河谷,还是发育着森林,有角豆树、胶漆木、棕榈等且呈岛状、带状分布;在其西部,由于距离海洋越来越远,地势逐渐升高,仅在山地迎风地带发育着森林;在其南部,逐渐进入西风带,受西面安第斯山脉阻挡,水汽很难进入,降水更少,温度也有所降低,已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森林自然不能生长。还有一个原因,当地居民19世纪后过度开辟牧场,大量砍伐乔木,使得草原上的林木更加稀少。
六、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什么冬春多雨,夏秋少雨?
美国东南部两面临大西洋和墨西哥湾,海洋影响更大。北美中部没有高山,冬季北方冷气流长驱南下,与来自墨西哥湾的暖湿气流相遇,容易形成锋面,形成降水,另外田纳西河流域在阿巴拉契亚山南部西坡,容易形成地形雨。夏季首先受副高影响,降水稍少(类似于我国江淮的伏旱),其次北美大陆面积比亚欧大陆小,且大部分分布在30°N以北,其季风现象不明显且处于夏秋季节从海洋上吹来的东南风的背风坡,属于焚风区,降水更少,综上所述,使得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冬春季节降水比夏秋季节的降水多。
七、盛行西风为什么在北半球形成的是暖流,而在南半球则是寒流?
0分南半球这一纬度带上没有能够将大洋分割的大陆分布,海水在盛行西风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自西向东形成绕地球一周的西风漂流。由于洋流的主体是南极冰架周围的冰冷海水,所以洋流性质表现为寒性的。北半球这一纬度上的大洋被大陆分割,不能形成类似的西风漂流。同纬度的北太平洋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的主体是北赤道暖流在受到大陆阻挡、地转偏向力和盛行风的作用转向后的延续,洋流性质表现为暖性的。
八、秘鲁渔场的形成与秘鲁寒流有关系吗?
秘鲁寒流是西风漂流受到南美大陆的阻挡,部分海水折向西北(低纬度)流动而形成的,它大致沿着南美大陆西海岸自南向北流动,受地砖偏向力的影响,到了南纬4°附近折向西行,补偿南太平洋赤道暖流流走的海水。因此,秘鲁寒流属于水平方向上的补偿流,这与秘鲁附近海区的上升流是不能等同的,而秘鲁渔场的形成主要是受上升流的影响而形成的。秘鲁附近海区地处东南信风带,强劲的东南信风和地砖偏向力将该地区表层温暖的海水输向偏西方,于是底层较冷海水便上升补偿流失的海水,形成一股强大的、源源不断的上升流。上升流把海水深处的磷酸盐、硅酸盐等营养盐类带到海水表层,供给海洋浮游生物生长需要,大量繁殖的浮游生物又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因此,该海域成为世界著名的大渔场。与秘鲁渔场相似的还有非洲西海岸的大西洋渔场、北美洲西海岸的太平洋渔场等。
九、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有何区别?
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概念。环境承载力多用于研究某一种资源与供养人口数量的关系,资源不同,环境承载力的评估值也不同,如土地人口承载力,就是在保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土地为居民提供的食物能健康地供养的最大人口数。如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为16亿左右,就是主要据土地承载力做出的估计;环境人口容量,主要研究的是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它是随时间变化的。根据木桶效应,往往取最小环境承载力为环境人口容量。因为考虑的范围、时期、条件和目标不同,所以环境承载力和环境人口容量也就有了它们的内涵的不完全相同。
十、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都很低吗?
城市化水平并不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唯一指标,因为城市化水平仅仅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所以它并不能直接反映城市居民的工作状况和生活质量,也就难以全面地反映该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如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十年前当地总体的城市化水平已达到76%;有些国家的城市化水平甚至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据2000年世界发展报告,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阿根廷为89.6%,巴西为79.9%,墨西哥为75.4%,乌拉圭为93.7%。仅从城市人口的统计数字上看,拉丁美洲的发展水平似乎不在西方发达国家之下。但是,如果仔细观察拉丁美洲的城市化过程和客观状况,就会发现拉丁美洲的经济一直依附于西方国家,拉美的城市化水平远远超过本国的工业化水平和相应的经济发展阶段,其背后隐藏着种种危机,且已成为拉美现代化持续推进的阻力和障碍。拉美的过度城市化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首先,由于拉美各国的国家重建之路异常曲折艰难,国家制度建设尚不完善,导致在面对城市化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时,政府宏观政策无法应对这一挑战。其次,传统文化对人们产生了很大影响。印第安时代和殖民时代的历史遗产深深植根于拉美社会,一些人向往并盲目模仿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再次,拉美农村土地改革不尽如人意,农村无法吸纳过多的劳动力。农村人口迁移之后,由于不能实现相应的职业转换,造成严重的“城市病”,这是不利于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畸形城市化。
参考文献:
[1]周淑贞.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刘德生.世界自然地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