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确引导,绽放人文光彩

2013-04-29何桂红

考试周刊 2013年54期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人文性

何桂红

摘 要: 初中作文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体现人文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教师适当指导、适时点拨、适时引导,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和生动活泼地学习作文。

关键词: 初中作文教学 人文性 立足教材 人文资源

何谓作文的人文性?简单地说就是真、善、美。何为真呢?真,就是我手写我心,作文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何为善呢?善就是要表现出人性的积极方面,贬恶扬善。何为美呢?美就是指作文行文、结构、故事情节要给人以美的感受,要有意境,要有实质性的东西。作文教学是反映学生意识的特殊教学形式,只有让作文教学沐浴着人文的阳光,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切实完善学生的人格,才能让学生在参与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获得能力。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性,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一、去伪存真,提高认识,健康立意

一般拿到一个作文题,学生都会产生丰富的联想:或者是人,或者是事情;或者是课本里的人物事情,或是生活中的人物事情;或是自己的事,或是他人的事。但这些联想获得的只是粗糙的材料,如果不能感悟出其包含的意义,就不可能写出优秀的作文。因此,当想起与题目相关的事情或者片段情景时,就要思索:里面有什么意义?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对意义的感悟和追寻,一定要体现与时俱进,有时代意义,避免庸俗的不健康的思想。要思考作文的立意是否独特而有深度,避免人云亦云,避免思想的幼稚,要尽量挖掘有深度的思想内涵。

同时要关注时代,关注社会热点,时常看报看电视新闻,多读一些时文,善于从社会现象中体察人生,在放松精神的同时,思考一些学习之外的事情,在思考过程中,提高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认识,力争在文章中表现出卓尔不凡、健康向上的思想和立意。

二、吸收营养,引发共鸣,借鉴模仿

文学名家作品中有很多“普通人”的形象,所谓“普通人”是指学生熟悉了解、感同身受的师长亲友形象。课文中的名家名作,语言或朴实凝练,或隽永情真,或自然清新,字字珠玑,形象感人。以散文教学为例,胡适的《我的母亲》、朱自清的《背影》的写作借鉴在于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挖掘亲子之爱,品味生活细节,使之成为自己人生的有益滋养。学习这些文章时,可以适时加以写作方面的引导,使学生认识到作文时,只有找准叙事、描写的角度,才能引发读者的心灵共鸣。

三、增强教学语言的感染力,潜移默化

“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是叶圣陶先生为作文做出的最好的诠释。精彩的语言是作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统一。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充满魅力的语言,为学生撑起一片绚烂的天空,让学生感受内心深处的感动,激扬文字、滋养生命、净化心灵,抒尽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与大气。

语文课堂更是一个能够张扬个性、交流情感,充满智慧与灵性、充满活力与艺术的场所,是一个动态的、双方的、发展的过程。教师的语言魅力主要在于有激情,“言为心声”,教师在课堂上将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对学生的热爱、对专业的精通体现在语言中,他的声音必然充满热情,必然富有感染力,必然具有吸引力,必然具有号召力,必然能穿越时空、情感、文化等阻隔,必然让学生享受课堂,享受语文,得到人文性的教育。这样,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用精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感染学生,让学生在作文过程中接受教师日常教学的影响,接受教师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在作文中自然体现教师的语言风格。

四、生生、师生交流互动

中学生普遍有争强好胜的心理,那么老师就要为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之间有更多的机会交流碰撞,在交流碰撞中相互激励、相互促进。

对自己的作文反思后学生的一种普遍心理是渴望与别人比较,希望在比较中发现自我。作文是学生思想情感交流的阵地,那么,在课堂上就要让他们小组交流。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更重要的是在与别人的比较中,学生自己的优势因被别人欣赏而得到强化,自己的劣势也在比较中更清晰、更明了,同时强化学生写作的竞争意识和表现欲望。

老师要善于发现并欣赏个性作文,从为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慎重写好评。人们常说,不怕有缺点,就怕无个性。对成功者指出不足,以免滋生骄傲情绪;对不足者尽量发现其闪光点,保护自尊心,帮助树立自信心。老师要尽量做到“哪壶先开提哪壶”,以鼓励为主,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若发现某同学有思想问题,则采取与学生谈心、悄悄话的形式,让学生有“老师和我是亲人”的亲切感。有人说,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心灵即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心灵的感动中。总之,老师要尽情挥洒溢美之词,避免批评之语。

丘古尔说:“你要别人有怎样的优点,你就怎样去赞美他。”美国教育家巴士卡里雅说:“把最差的学生交给我,只要不是白痴,我都能把他培养成为优生。”他教育的绝招就是“鼓励”。可以说爱心和耐心,是专治“差生”的“特效药”。如此,以生为主,生生、师生、师生与作文多向交流,是学生写作之不竭的动力源泉。

五、吸取优秀文化营养,实现作文与做人的双赢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对历史人物的书写应该成为人文写作的闪光点。卡莱尔说:“伟大人物总是像天上的闪电,普通人只是备用的燃料。有了伟人这个火花,他们才能燃烧发光。”探求伟大人物的思想和灵魂是测量人性深度的一个重要途径,要鼓励学生理性思索伟大人物,在克服庸人共性的过程中形成独特人格魅力的审美意义,因为伟大人物在完善自我的历程中,心灵世界应该是真诚和朴实的。学生将经典诗文、感性体悟和理性思索结合起来写历史人物,才是真正的有感而发,才能实现作文与做人的双赢。

六、引进生活活水,提供适合写作的源泉

语文来源于生活,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处处皆作文。陶行知先生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无处离不开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一切真知来源于生活,来自实践,作文教学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生活经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必须转变观念,提高素质,真正让语文教学走出狭窄的课堂,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只有这样,才能让学习的主人——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才能赋予语文真正的生命和活力,让学生的作文真正绽放迷人的光彩。

总之,我们要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正确引导,让他们实实在在地参与作文教学全过程,尽可能地让有亮点的学生受到表扬,得到赏识,让更多的学生有展示个人风采的机会,掀起他们情感的涟漪,激发他们主动写作的兴趣,这是作文的人文性的体现。

猜你喜欢

初中作文教学人文性
浅议初中形象化作文教学的成效
初中作文教学浅探
探究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及问题探究
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
生活教育理念下的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教育教学
让语文课堂充满感性的阳光
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俄语专业实践教学
由《星际穿越》看科幻电影的人文性